关灯
护眼
字体:

文化大事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从2000年开始,由于环球考察在海内外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国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逆反刺激”的市场效应而发起诽谤。先由北京大学一个学生误信了一个上海极左派文人的传言进行颠倒批判,即把当年冒险潜入外文书库独自编写《世界戏剧学》的勇敢行动诬陷为“文革写作”,并误植了笔名“石一歌”。由此,形成十余年的诽谤大潮,并随之出现了一批“啃余族”。余秋雨先生对所有的诽谤没有做任何反驳和回击,他说:“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2003年7月,由于多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的文化栏目中主持“综合文史素质测试”而成为全国观众的关注热点,上海一个当年的造反派代表人物就趁势做逆反文章,声称《文化苦旅》中有很多“文史差错”,全国上百家报刊转载。10月19日,我国当代著名文史权威章培恒教授发文指出,经他审读,那个人的文章完全是“攻击”和“诬陷”,而那个人自己的“文史知识”连一个高中生也不如。

·2004年2月,由于有关“石一歌”的诽谤浪潮已经延续四年仍未有消停迹象,余秋雨就采取了“悬赏”的办法。宣布“只要证明本人曾用这个笔名写过一篇、一段、一节、一行、一句这种文章,立即支付自己的全年薪金”,还公布了执行律师的姓名。十二年后,余秋雨宣布悬赏期结束,以一篇《“石一歌”事件》做出总结。

·2004年3月,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设计、研讨和审核。

·2004年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社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文化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2005年4月,应邀赴美国巡回演讲:

1)4月9日讲《中国文化的困境和出路》(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

2)4月10日讲《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所在》(在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3)4月12日上午讲《空间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在马里兰大学);

4)4月12日下午讲《君子的脚步》(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5)4月13日讲《时间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在耶鲁大学);

6)4月15日讲《中国文化所追求的集体人格》(在哈佛大学);

7)4月17日讲《中华文化的三大优势和四大泥潭》(在休斯敦美南华文写作协会)。

·2005年7月20日,在联合国“世界文化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利玛窦的结论》,论述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引起极大轰动。演说的论据,后来一再被各国政界、学界引用。收入书籍时,标题改为《中华文化的非侵略本性》。

·2005年11月,应邀撰写《法门寺碑》(含书法),镌刻于陕西法门寺大雄宝殿前的影壁。

·2006年4月,应邀撰写《炎帝之碑》(含书法),镌刻于湖南株洲炎帝陵纪念塔。

·2005年至2008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健全人格教育奠基教授”,每年在香港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

·2006年,在香港凤凰卫视开办日播栏目《秋雨时分》,以一整年时间畅谈中华文化的优势和弱势,播出后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2007年1月,发表《问卜中华》,详尽叙述了甲骨文的出土在中国文明濒临湮灭的二十世纪初年所带来的神奇力量,同时论述了商代的历史面貌。

·2007年3月,发表《古道西风》,系统叙述了中华文化的两大始祖老子和孔子的精神风采。

·2007年5月,发表《稷下学宫》,对比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将两千年前东西方两大学术中心进行平行比照。

·2007年7月,发表《黑色的光亮》,以充满感情的笔触表现了平民思想家墨子的人格光辉。

·2007年8月,应邀为七十年前解救大批犹太难民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撰写碑文(含书法),镌刻于湖南益阳何凤山纪念墓地。

·2007年9月,发表《诗人是什么》,论述“中国第一诗人”屈原为华夏文明注入的诗化魂魄,分析了他获得全民每年纪念的原因,并解释了一些历史误会。

·2007年11月,发表《历史的母本》,以最高坐标评价了司马迁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理性和历史品格。

·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参加救援。见到遇难学生留在废墟间的破残课本,决定以夫妻两人三年薪水的总和默默捐建三个学生图书馆,却被人在网络上炒作成“诈捐”,在全国范围喧闹了两个月之久。后由灾区教育局一再说明捐建实情,又由王蒙、冯骥才、张贤亮、贾平凹、刘诗昆、白先勇、余光中等名家纷纷为三个学生图书馆题词,风波才得以平息。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决定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赠建办公小楼。

·2008年12月,为妻子马兰创作的中国音乐剧《长河》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受到海内外艺术精英的极高评价。

·2009年5月,应邀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题词“中国由此迈向大唐”,镌刻于石窟西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