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译(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上德”主张无为,所以不表现作为。

“下德”主张无为,所以要表现作为。

“上仁”主张有为,却不表现作为。

“上义”主张有为,也在表现作为。

“上礼”主张有为,也要表现作为,得不到回应,就会伸出胳臂要人服从。

因此,失了道,然后有德;失了德,然后有仁;失了仁,然后有义;失了义,然后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起点。

另外还有自称先知的所谓“前识”,也不过是道的虚华、愚的开始。

总之,大丈夫要立身敦厚,而不居浇薄;要立身朴实,而不居虚华。取什么,去什么,要分清楚。

第三十九章

(道有很多代称,此章以“得一”代称“得道”,本于“道生一”。)

从来所谓“得一”,是这样的:

天,得一而清明;

地,得一而安宁;

神,得一而显灵;

河谷,得一而充盈;

万物,得一而滋生;

侯王,得一而天下公正。

推而言之,

天不清明,怕是要崩裂;

地不安宁,怕是要地震;

神不显灵,怕是要消失;

河谷不充盈,怕是要枯竭;

万物不滋生,怕是要灭绝,

侯王不公正,怕是要败政。

由一联想,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根。

侯王自称“孤”、“寡”、“不穀”,

不就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

因此,过多的美名就会失去美名,

不愿要琭玉的高贵,宁肯要落石的坚硬。

(“不穀”即不善,古代帝王自贬式的自称。)

第四十章

反,是道的运动。

弱,是道的作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而“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问道,赶紧实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