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去与来(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郭向前一个愣怔。眼下使用“专利费”三个字的人,还非常之少,连郭向前这样见多识广的后生,都感觉十分生疏。村医郭俊国只是因为救助懒汉郭大贵,引起过郭向前的关注。以前他曾听到村民们反映郭俊国看病收费过高,不如其他村便宜,尤其不如黄召庄的白玉簪。现在他又讲出“专利费”问题,是刁难村委会,还是维护合法权益?现在他打算进一步了解一下郭俊国。谁知,一经了解,还真让他感到郭俊国也非等闲之人,其所作所为足以令人赞叹。

郭俊国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郭家堡,和郭尚民、郭山河以及郭向前自然都是一个老祖宗。但郭俊国的祖上是个自学成才的郎中,多年来救死扶伤惠及乡里,口碑极好。郭俊国见郭向前前来了解自己的底细,便将妥善保管的祖上自明代以来得到的乡亲们写的褒奖辞亮了出来。哈是一个民国时期的黑黢黢的牛皮箱,皮带扣已经掉了,皮箱也多处龟裂,打开来,便见到了里面厚厚一沓文书,哈是各式各样的纸张,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参差不齐,乃至有的早已破旧不堪的一沓文书,但郭向前小心翼翼地一一展开以后,方见哈是多么珍贵的医术与人品的记载!要么后来人讲究“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单是一个方面好,还不足以让人由衷赞佩与崇拜,只有“双馨”和“兼备”,方才更让人宾服,是白?

“俺为么收费比别人高咧?因为俺把哈两亩地种了草药了,没种庄稼,不收费高些,俺一家老小吃么哎?”郭俊国摊开两手。

郭向前开始脸红了。他感叹自己对郭俊国了解太少,误解太多,自己能够千方百计帮助大许和其他人,为么不能帮助郭俊国?遂问:“你最拿手的医术是么哎?”

“是俺祖上传下来的医治‘肺气肿’的独门绝技。”

“治疗鼠疫症只是业余爱好?”

“谈不上爱好,只是触类旁通。”

“你能顺口说出治疗‘肺气肿’的偏方昂?”

“当然,否则俺怎么服人?——假如你这种身体条件的年轻人患了肺气肿,俺就给你开这样的方子——当归、苏子(包煎)、沙参、瓜蒌皮各十二克,五味子六克,沉香三克(刮为末,分3次冲服)。制作和服用法:水煎服,年龄稍长而且痰涎壅盛型,再加莱菔子,白芥,半夏,茯苓各十二克;年龄稍长阴虚肺燥型,加太子参十五克,麦冬,杏仁,芝麻(包)各十二克;年龄稍长肾不纳气型,加肉桂六克,胡桃肉十二克,怀山、龙骨各三十克。俺这些年来依靠这个偏方治愈肺气肿病人达到七百三十一人,俺有记录,哈年哈月哈天,有招有对,你若不相信,可以马上找一个肺气肿患者来,俺让他一个月恢复正常。”

郭向前看这个郭俊国确实在业务上十分熟稔,是个难得的村医人才,而且过去一直干着赤脚医生,条件比现在还艰苦,也是真不容易,遂进一步询问:“你为么总说‘年龄稍长’四个字?”

“因为年龄不同,药量就不同,而且可能还要加药或减药。”

郭向前不再问了。回家后和沙荆花商量了一下,又找到郭来福商量,最后决定,再给郭俊国拆兑两亩地,专门栽种中草药。尽管郭家堡的土地十分紧缺!而且,鉴于郭俊国生活拮据,由毛纺厂出钱,每个月给郭俊国补贴一千块钱。郭向前在郭俊国家宣布决定的这天,如果不是郭俊国比郭向前大一辈,他也要给郭向前下跪了!哈天正说着话的时候,郭俊国的两个二十来岁的儿子和闺女——他们都跟着郭俊国自学医学,帮忙干村医这活儿——此时,他们拎着两只已经被拍死的狗獾子回来了。郭向前接过来掂了掂,约摸七八斤一只,狗獾子的眼睛两侧有两道白毛,看上去挺俊。郭俊国见儿女逮来了狗獾子,急忙要就着狗獾子身体尚软来剥皮熬獾油,就对郭向前下了逐客令:“镇长,这种事你就不看了白?”

不是前面说过“专利费”的事昂,郭向前自然明白郭俊国是想“保密”,不愿意将自己熬制獾油的手法甚或还会佐以配料被外人知悉。郭向前有些讪讪地退了出来。他感觉自尊心有些受不了。自己刚刚为郭俊国解决了家庭困难问题,咋就——但他迅即打消了怨气——你是一镇之长,管着哈么多人和事,村里有个一心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只要他不违法,咋就不行咧!

而因为郭向前的鼎力支持,郭俊国也成为郭家堡最早富起来的一类人,虽然他并没有对郭向前有丝毫感谢的表示——郭向前也并不需要这个——但假如郭俊国拿来礼品或红包,郭向前必然会百般推辞给他退回去,肯定是一分钱都不会收,但哈会让郭向前脸面上好看很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有点“乌漆麻黑”的意味。仿佛郭向前从来没帮过他。过去村民们常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吃水不忘挖井人”。但这一切在郭俊国面前不灵了。

……

黄大想死了以后,村子里半年没选出书记。这时,一个叫黄大军的转业军人回村务农,引起郭向前注意,便来黄召庄召开全体党员会,一举将黄大军选为村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大军也是早先县大队的后人,是部队的一名连长,时年三十有三岁,转业时原本有希望安排到城里吃商品粮,但他没去,他看到家乡干得风生水起,村民们渐渐富了起来,便一头扎进村里。但他对黄大想在村里组织的皮革加工、皮毛加工存有不同看法,感觉很多污水乱排是个大问题,便一直在与黄大想争执,希望黄大想换个经营项目。还找来一沓资料让黄大想看,黄大想一见文字资料就脑袋发胀,道:“你说说就行咧,俺不看。”

黄大军便如数家珍般诉说起来:“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这时开始起步,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有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去年底今年初,国家召开了第二次环保会议,提出‘三同步、三统一’原则: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俺们对这些事不能置若罔闻。眼下上级部门没来找你,并不意味着你做得对。”

黄大想说:“要换项目也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才行,现在时机不成熟。”话说完没几天,黄大想去了。黄大军还好一阵子伤感,原本他要随同黄大想开辟新项目的。

黄大军回村的时候,到镇上报到,见到了郭向前,两个人曾经进行过简短的谈话。

郭向前问:“大军哥,在部队干得好好的,咋回来咧?你这个岁数正是大展宏图之时咧。”

黄大军道:“咱镇现在红红火火,名声在外,俺在部队心里长草,待不下去咧。”

郭向前哈哈大笑:“回来就回来,回来就研究回来的干法。是白?”

黄大军道:“俺的志向也跟你老弟亮一下:当农民就当陈永贵式的农民,当工人就当王进喜式的工人,当干部就当焦裕禄式的干部。此外,别无奢望。”

郭向前一下子愣怔了,这种话他已经久违了。这是部队干部战士的语言。郭家堡没人说得出,就是整个河川镇,他也从来没听哈个人说过。现如今人们思想活跃,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典型都要质疑,说起陈永贵,就说老陈只适合耪大地,根本不适合干副总理;说起王进喜,就说这个铁人不会活着,你要不玩儿命,不是还能多活几年,多为国家干几年?说起焦裕禄,也是说这样的干部是苦行僧,当干部的咋就不能吃点偏饭,你哈么艰苦,谁愿意跟着你,水清不养鱼,是白?总之,专捡消极丧气话说。此时,黄大军的三句话让郭向前一下子将他引为知己。

黄大军上任后,向郭向前谈了村里经济项目污染环境问题,郭向前共鸣颇多,便帮他贷了款,引进了设备和技术人员,盖起了服装厂。而皮革、皮毛加工,渐渐隐退,一点点消失。黄大军说:“现在咱们农民的衣服太老旧、单调,咋就不能光鲜一点?你嫌贵,俺就把价格降到你能承受。行了白?”他组织技术人员研究了很多适合农民穿衣习惯、历史沿袭、民间风俗的服装样式。在厂子的宽阔前厅摆得满满的,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震撼。

这时,郭向前就找到哈个赤脚医生小丫头,与她谈了话。这个小丫头长相少性,其实也已经二十八九了。她叫白玉簪。按照前不久的话说,是一个属于“四旧”的名字。据说,在她落生七天“抓周”的时候,一不抓书本,二不抓脂粉,三不抓金钱,单单抓了一根白玉簪。恰巧老爸姓白,就叫了“白玉簪”。运动中曾经有人起哄:“你还不赶紧改名字?”她看了看对方,撇撇嘴没说话。心说,俺改不改名字与你何干?可见是个有个性的姑娘。早先她是真想与黄晋升瓜葛上,然后“鲤鱼跳龙门”,谁知遭到拂逆。而多年的乡下生活,又让她学到很多生活知识与教训。尤其男女之事造成的悲剧实在太多,让她逐步警醒起来。村里也有像模像样的小伙子追她,给她送好吃的,赚了钱送红包,总之是献殷勤,但她固守住底线,绝不轻易解开裤腰带。她也曾听到这种风言风语:有的村的医务室,改革开放后的女大夫成为人们送钱的首选,比村书记还厉害,迅速就有了钱,只因为女大夫把医务室变成了“**站”。白玉簪毕竟来自城里,对此自然取了嗤之以鼻的态度。用最丑陋的语言警告自己:煞紧裤腰带!

“前几年知青都回城了,你咋没走?”

“俺在跟一个人打赌。”

“打么赌哎?”

“看看俺在农村究竟有没有前途。”

“和谁打赌?”

“一个老同学,他考上大学了。现在是大城市的机关干部。”

“你说的是小项白?拿一辈子打一个这样的赌,值昂?”

“这种事关键看自己的感受,俺认为值,就值。是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