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与下(第3页)
黄选朝只提倡深化和完善各村庄的地道,学习和普及山东县大队和基层民兵制作地雷的经验,在各村动员能工巧匠也干起来,同时加强农业生产,保护公粮。县委和军分区对此十分认可,把几件事笼统着说,表扬了黄选朝,没有挑明沙占魁是被谁除掉的,黄选朝也不做解释,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他安排的。于是,上级领导也将他评为了八路军方面的“希望之星”。这时县大队内部在悄悄流行“郭山河才是希望之星”的议论,于是,一场看不见的变化发生了。
郭山河身边的人相继得到提拔——到区小队或临县县大队去任职,郭山河原来配合默契并很得力的几个助手全部离他而去。身边剩下的是年龄偏大,或战斗力偏弱的队员。郭山河也不多想,心说,俺培养了好几位骨干,都成才了。还很高兴。但其中一个弟兄调到区小队去做队长,临上任黄选朝与他谈话,让他向组织“交心”,说咱们八路军的系统做人做事讲究襟怀坦白,这是对组织忠不忠诚的问题,你们把哈个沙占魁做掉了本是好事,干么藏着掖着而不报功?这本是一“诈”,有枣没枣先来一竿子。但这个弟兄感觉黄选朝的话有道理,既然是好事,有么个必要藏着掖着咧。便汇报了郭山河带领大家做掉沙占魁的事。
郭山河的驳壳枪被下了以后,五花大绑,金银戒指、翡翠手镯及相关细软收缴上来以后,黄选朝才走进屋子,一本正经地发表讲话。
“老铁,你擅自违抗军令,在不适当的时机杀了沙占魁,还杀了两个无辜妇女。”“哈是沙占魁的两个老婆和同伙。”“你有么证据她们是同伙?”“俺们的弟兄差点被她们杀死。”“你们不去杀她们,怎么会引起她们的自卫?我认识几个‘鼻等罐儿’,都是怂包软蛋,谁成想你却嗜杀成性!来人——”
似乎接下来要发生拉出去枪毙的事情,战士们一窝蜂般涌进屋子,纷纷跪下,为郭山河求情。哈个主动向黄选朝披露情况的战士抱住黄选朝的腿,哭求:“你杀了俺白,俺甘愿替郭队长去死!”战士们纷纷要求替郭山河受罚。
“下不为例!松绑,关小黑屋反省三天!”
郭山河躺在小黑屋的柴草垛上,两眼迷茫地看着黑黢黢的屋顶,终于明白,黄选朝很有水平,难怪上级领导让他当政委。只是这个“水平”让他有些瞧不起。
代理大队长的职务拿下,开除党籍留党察看一年,遣返回老家郭家堡,给你留点面子,让你做村民兵队长。感谢我吧,向我敬礼吧。我这人一向宽宏大量,爱护同志,培养年轻人,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为抗战事业付出了半生的心血和精力……哈天黄选朝来到小黑屋,背朝着郭山河喋喋不休地说着,完全没有理会到郭山河早已悄悄走了。既然你来开了门,俺当然要走。是黄选朝自己说累了,想返身回去喝口水时,方才发现小黑屋里只有自己,便对着一堆柴草嘶喊:“以后你给俺夹起尾巴做人,否则只要犯在俺手里,杀无赦——”他把“赦”字拖了很长很长,似乎不长就不解恨。
后人也有对黄选朝一类人感兴趣的,他老家黄召庄一个叫黄家驹的私塾先生曾经考证出他们黄姓是历史名人的后裔。他著文历数道:黄姓是个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列位第96,却是名姓。譬如战国时的楚相黄歇,因有功,被封为春伸侯,为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秦末兵法家黄石公,熟知兵法,曾于下邳圯(桥)上赠张良《太公兵法》;三国时吴国名将黄盖,与周喻用苦肉计,诱曹操受降,用火破曹;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元初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在海南岛居住多年,学习了黎族民间的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发明,晚年反归故里,把纺织技术传扬四方;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黄宗羲,所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哲学思想专著,开辟清代史学研究之风气,是该时期三大思想家之一;清代画家黄慎,善画人物兼工花鸟、山水,为名闻遐迩的“扬州八怪”之一……而咱黄家的黄选朝是黄宗羲正宗后人,俺们都是旁支。黄选朝祖上早年来北方发展,落脚在河川镇黄召庄。当时这个村一个人也没有,是黄选朝的祖上落脚后男耕女织慢慢形成一个村。黄选朝告知私塾先生,咱黄家家谱上记载:祖、祖上黄宗羲提出过“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与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思想一脉相承。黄宗羲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思想意义。于是,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家人为自己祖上做考证,当然是“为尊者讳”,只拣好事说。但客观效果却又无形中为黄选朝增色不少。乡下人喜欢讲古,喜欢捯家谱。捯着捯着,似乎黄选朝就是黄宗羲了。
郭山河回到郭家堡,沮丧透顶。在地道里躺了一天没挪窝。除了甩鼻涕,既不吃饭,也不和旁人说话。村人们不了解情况,只以为郭山河“犯事被贬”了,都对他躲躲闪闪,表现冷漠。他少年离村,原来相熟的人基本都已死去,剩下的一个半个也年老体衰,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走近他。
夜晚,地道里响起了各式各样的鼾声,人们入睡了。郭山河根本睡不着,想起了当年叔叔郭尚民引导他走上抗日之路的经过,哈个简单,哈个不同寻常:他在保定二师上学面临毕业的时候,与他交好的“班花”陈玉妮一只手背在身后,站在面前笑嘻嘻对他说:“山河,你猜俺手里是啥?”
“猜不着。”
“你连猜都不愿意猜,懒惰!猜着了有奖。”陈玉妮撅了一下嘴。似要“送吻”的意思。郭山河还是不猜,最后勉强应付道:“你家里又给你捎来好吃的白。”陈玉妮恢复了笑脸,将身后的手伸过来,把一封信举到他面前。
么人会给俺来信?老爸老妈已经过世,两个哥哥都没文化。陈玉妮一把抢过信来,毫不见外地撕开了信皮,取出信笺,扫了一眼,便又笑嘻嘻还给他:“喏,你自己看吧。”便无忧无虑地蹦着跳着走了。郭山河接过信一看,里面别的都没写,只抄有一首《毕业歌》的歌词: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落款:郭尚民。笔迹是熟悉的。歌词自然也是熟悉的。但在如此节骨眼别出心裁地出现,郭山河这样的热血青年不能不蓦然间浮想联翩,心情激**,热泪盈眶,于是,当即决定,回乡,回乡,回乡,没有二话!家乡是日伪军盘踞的地方,也是八路军冀中抗日根据地。抗日救亡用得着往远走昂,自己的家乡人熟地熟,正是杀敌的好战场。他毅然离开学校,连毕业证都没要,风风火火回乡找到了叔叔,加入了县大队。叔叔郭尚民拉下脸来怨怼:“二杆子了,二杆子了,也忒急了点儿白?毕业证咋能不要?”
“一纸毕业证能当枪还是能当炮?”……
陈玉妮是河川镇四十三村一带陈家沟的人,富家女,老乡咧。人漂亮,对劳动人民也富于同情,俺对她很有好感。哈一年学校组织下乡劳动,收玉米,俺在所有师生中拔了头筹;地下党来学校“飞行演讲”,俺到各班发动同学们去听讲,被国民党市党部点名通缉,是校方保了俺;而陈玉妮此时送俺一本《牛虻》,见俺总是甩鼻涕,接二连三地送俺手帕,让俺不要用手甩……
彼时彼刻,陈玉妮的二叔陈之谦正在学校担任副校长,是保定府有名的新儒家学派代表,因紧紧追随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钱穆诸名家,发表一系列论文,小有名气。陈之谦住在保定府金台驿街。这里杨柳依依,堂馆错落。陈家不远处便有一座大门,座西朝东,青砖灰瓦,黑色木门,中式院落,这便是远近闻名的“保定育德中学”。历史上曾多有名人在此聚集,发生过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这里还有朝阳寺、郭公祠、汪公祠三座祠庙。陈之谦对俺说过,郭公祠,是早年间为战国时燕国名臣郭隗而修。郭隗是保定满城郭村人,他辅佐燕昭黄,使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献给燕昭黄一系列治国方略,最有名的是“招贤纳士”。燕昭黄为他筑黄金台,拜他为师,以后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遂使燕国走向强大。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曾这样写道:“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李白以燕昭黄为郭隗筑台、招聘贤士的典故引发了牢骚。而“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生活在这里的陈之谦受到丰厚历史文化的滋养,能够不同凡响也全在情理之中。
但郭山河又想起了哈次“冀中大运粮”。县大队接到向冀西运粮的命令,已经身在县大队的郭山河带着陈玉妮参加了运粮活动,两个人为此闹了别扭分了手。此后再没见面。郭山河一想这件事心里就揪得慌,就疼得厉害。曾经“非她莫娶”的意念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感叹,只有回忆。还有遗憾。当然,还有期待。期待冥冥之中发生奇迹,发生变化,期待上天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归还自己。但等了很久,么都没有,么都没来。郭山河黯然神伤,暗自垂泪,却于事无补,乃至找不到排解的方式,每每想起,心里就揪得慌,就疼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