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知与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郭向前道:“这么大的资金量,还是找制药厂拆借白。”

郭俊国面有难色:“俺们跟他们不熟悉。”

郭来福道:“一会儿俺带你去。”

郭俊国放心了,遂与各位推杯换盏起来。吃完喝完,结账的时候,郭五姑说么也不让结,说这顿饭算她请郭向前和村干部了。但郭来福也是不爱贪小便宜的人,绝不沾这个便宜,你推俺让地打咕半天,还是照原价结了。

两个月后,“晓国狗獾子养殖场”建起来了。因为郭晓国腻歪这个名字,在挂牌子的时候,删掉了“狗獾子”三个字,而注册的时候,执照上是写着这三个字的。郭来福知道后也不计较。年轻人好面子,他表示理解。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养殖场异军突起,短短三年就达到了年收入一百万的利润额度,让其他企业家刮目相看,赞叹不已。当然,村里所得的分成也就水涨船高。但此时郭俊国的一双儿女已经累得各掉了十多斤肉,两个人瘦得嘬了腮。原本合适的衣服也变得咣里咣当了。郭俊国反悔了,他感觉自己吃亏了。他还从邻县打听来了价码:租用土地房屋包括利润分成,都比郭家堡便宜,便想撕毁合同。他差遣儿子找到郭来福说:“来福叔,俺想修改合同。”

郭来福问:“么意思哎?”

郭晓国道:“合同签的是五年合作期,俺想现在就终止。”

“为么哎?”

“不为么。”

“怎么可能,你直说白!”

“俺爹感觉不合适,这纯粹是给村里打工咧。”

“俺们这些村干部,包括郭向前,不全是给村里打工?工资连你们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是白?不赚钱的事咱当然可以不干,可也不能眼里只认钱不认人,是白?”

“人们不都是这么干的?”

“谁这么干了?毛纺厂、制药厂,哪个像你们这样,来回拉抽屉?”

“他们实力大,俺们比不了,俺们是小门小户。”

“正因为如此,你们才应‘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你知道么时候遇到天灾人祸,你抵御不了靠谁?难道不是靠这些村民和干部?为这些人创造利润,咋就觉得吃亏咧?”

郭晓国对这些话非常反感,跟俺说这个,么意思哎?谁干经营不追求利润,咋就不“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了?郭晓国回家就向郭俊国学(xiao二声)了舌,一下子把郭俊国气个倒仰:“咱把狗獾子全卖了!不给狗日的们当这个长工!”

于是,二百多只狗獾子,越养越少,渐渐地就快没有了。郭来福问起上半年怎么没缴利润的时候,郭晓国就回答:“总是死,可能传上病了,哪有利润哎?——‘家财万贯,带毛儿的不算’,是白?”郭来福跟着他来到养殖场查看,也是没有脾气。确实不剩几只了。怎么谈得到利润?

郭向前得知情况以后,心里明镜似的,但他没说什么。这样的合作全凭自愿,他感觉吃亏,不愿意合作了,你能咋样,还好,他没放火烧了养殖场,他若真哈么干的话,你能查出来昂?“老同志遇到新问题”是个难办的事,眼下新同志遇到了老问题,同样是难办的事。他现在手上拿着两封举报信,一封是一位中学老师写来的,说镇上他侄子开的早点铺炸的果子用的是“地沟油”,因为店主是他侄子,所以,他了解内情;不仅如此,他侄子还把地沟油转卖给其他早点铺。他请求镇领导出面解决这种“无商不奸”、“为富不仁”问题。另一封是一个农民写来的,说他买的化肥是假的,今年的收成要泡汤了,他找到卖家,卖家说,谁让你想省哈两块钱咧。郭向前眉头紧锁,把拳头捏得嗞嗞响。

……

黄新桃来到县税务局工作以后,踏踏实实,殚精竭虑,很快被上级领导所赏识,按照县里对待下乡知青的政策,为她转了正,成为正式公务员。原本可以轻轻松松过好后半生,但她已经习惯了郭家堡的忙忙碌碌的工作节奏,主动提出做税务员到基层收税去。这是一般人不愿意干的活儿。因为收税有可能得罪人。恰巧此时税务局完不成全年任务,局长正着急咧,见黄新桃自愿下去收税,局长立即给她安了个职务“第三组副组长”,这是个副股级的职位,也就是说,黄新桃刚刚转正,就提了半级,由一般干部变成副股长了。

机关干部,在面临身边的人提职的时候,往往看不到人家的长处,而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看不惯黄新桃的恰恰是她的正股长尤可贵。这个人比黄新桃大两岁,已有对象,还没结婚。他是工农兵学员,已经在这个岗位干了七八年,去年刚刚提为正股级干部。他就对黄新桃“轻而易举”升为副股级气不忿。眼看就到年根底下了,距离完成局里的指标,还遥遥无期。怎么办?他虽然看见黄新桃就眼睛出血,却和颜悦色地笑吟吟对她说:“新桃,咱局的工作指标今年恐怕完不成了。除非你多跑跑,依靠你与郭向前的特殊关系,让河川镇做做贡献,是白?”

黄新桃是个实在人,便一口答应下来,说跑跑试试。尤可贵立即让她带上组里的肖晓琳一同前往。肖晓琳也是女同志,名字不错,长相较黑,在黄新桃站在一起,好像黄新桃没做过知青,她反倒有过知青经历。其实,她因为父亲是原局长,高中毕业后就分到税务局了。后来父亲退休,副局长、尤可贵的父亲接班,不久又退休,换了从外县调来的新局长。原本黄新桃有黄晋升罩着,也算“有根有叶”,可眼下黄晋升也退休了,在尤可贵心目中,你黄新桃与俺半斤八两,谁也甭说谁,谁在谁面前也甭摆谱,于是,俺该得楞你也就自然会得楞。谁让你进了这个圈儿咧。而肖晓琳则认为黄新桃这种真正的知青属于“半个农民”,是“低人一等”的。所以,从骨子里看不起黄新桃。

尤可贵的父亲当初有种癖好,就是照相,家里存了各式各样的照相机不下几十种。退休前得到出国机会,还买回一架微型手表照相机,只有手表哈么大。内存胶卷与“135相机”的相同,只是数量少,只是三五张。戴在手腕上,谁也想不到哈是照相机。尤可贵把这块手表借给肖晓琳,让她“侦测”与偷拍黄新桃与基层企业家的暧昧镜头。在他心目中,女税务员要想收上税来,不动点“真功夫”,是收不上来的。基层的企业家哪个是吃干饭的?哪个没有后台?凭什么让你把钱拿走?是白?

其实,黄新桃作为尤可贵的下属,两个人并无利害关系,怎奈黄新桃天天拼命工作,就让习惯于养尊处优的尤可贵眼里出血。他要坚决打掉黄新桃的锐气。因为他预感到黄新桃会慢慢蹿红,会在他之前越级提拔。这是最让他不能容忍的。

肖晓琳和黄新桃走在路上,就给她出主意:“新桃,俺对你说件内部掌握的事儿:有时候年底税务局还完不成任务咋办?采取一个缓解的办法,‘借税’,跟企业家谈妥,先把税钱拿来入税务局的账,待税务局应付完了上边,过完年再把钱给企业退回去。”

“还有这种事?”

“千真万确!”

两个人这么说着,就来到了郭家堡周滏阳的金板凳公司,黄新桃还没说话,早已结识了周滏阳的肖晓琳就说出了打算:找金板凳公司借一百万税钱,先填充税务局的账本,过完年再还回来。起初周滏阳不同意,肖晓琳就说:“你若同意,俺教你怎么‘合理避税’。”周滏阳大喜过望:“你是说偷税漏税也可以做得合理合法?”

肖晓琳十分得意:“别说这么难听,原本是技术问题,让你说成违法乱纪了!是不是不想学?”

“学,学,学!这么好的事儿为么不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