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飞出初心来(第1页)
信鸽飞出初心来
山东泰安作家许胜勤
山东作家许胜勤评长篇小说《鸽王》
《鸽王》是一部在中国读书出版界难得一见的个性色彩鲜明的行业探秘小说。
笔者对鸽子的认识,仅存于儿时庭院里“行走”的两条腿的小鸟,迈着颇具大将风度的双腿,瞪着圆圆的眼睛,脖颈一伸一缩,或觅食,或预防外来侵略。再就是墙上挂着的一幅画,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抱着鸽子,也知道鸽子代表和平,所以也叫和平鸽。长大以后就是在屏幕上看到国庆等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上放飞的和平鸽。
拜读岩波先生的长篇小说《鸽王》,方增长了很多关于鸽子的知识,知道了作为大自然生灵的鸽子,到了社会人手里,也就赋予它了社会属性。
开篇,作家就把读者引入一个童话世界,塞纳河畔巴尔扎克的呼喊:“请遵守诺言,这和保卫你的荣誉是一样的!”转而到长江黄河,作家程红缨,对信鸽大赛进行采风,感受到信鸽就是“遵守承诺”的动物,而操纵它的人,则不然。接下来是两位作家会晤,程感叹,由“信”、“信鸽”延伸开去,欲写一本大书,将与“信鸽”有关联的养育、观赏、大赛以及企业、投资商、爱好者、专家学者等收入其中。并画龙点睛,“赛鸽就是赛人,就是展现人性的各种层面。”程作家的话开启了“我”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便深入这个“圈里”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把信鸽赛事、赛事中的“人事”面面观,像一尊尊鲜活的“雕塑”,展现给读者、社会。
鸽子不是人类,但被人操纵着。笔者也是在《鸽王》中,知道了鸽子通人性的一面,从而对信鸽热爱起来。信鸽亦有爱情,亦有“夫妻”间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请看邹长军王格格夫妻的参赛信鸽,小雌和小雄参加千公里大赛,邹长军给它们装上了微型监控仪,将赛程状况看的清清楚楚。在赛程飞行中,小雄(丈夫)一直照顾着小雌(妻子)。小雌也小鸟依人,借助小雄翅膀扇动的气流,前后飞行。当鹰隼出现伤害小雄的时候,小雄奋力扑打,小雌奋力帮助丈夫。当信鸽夫妻抵挡不住,双双下滑以后,还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最后双双归巢。可是,归来的小雄因伤重即刻死去,令人唏嘘感叹。
岩波先生描述的信鸽千公里大赛惊心动魄,尤其是小雌小雄的比翼双飞感人至深。但他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告诉人们:“鸽子在飞行之中的那种甘苦,那种拼搏,如果不是通过摄录仪,你怎么可能完全知道?”“人们利用了信鸽恋巢、有定位功能的特点,组织各种大赛,博取巨额奖金……人类是不是依仗自身的聪明才智危害到各种生物了?”“信鸽被人类利用,忠诚、虔诚、赤诚,一门心思排除万难地完成一次次大赛的充满危险的飞行,从而实现了自身价值……其它禽类,有哪个享受到这种殊荣呢?”(P102)读到这些,笔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人啊人,把不会说话的信鸽“逼”到毫无选择的地步,是怎样想的呢?
《鸽王》尾声,两种优质信鸽——李种和杨阿腾,在两千公里大赛中一举夺冠,它既是人类养育的信鸽的成功,更是两类生灵的生物进化。信鸽,你们了不起!你们辛苦了!
文学就是人学,写信鸽其实也是写人——养信鸽的人。由《鸽王》故事情节的几条线索,通过人物对信鸽大赛的初衷态度及其活动轨迹、命运结果,看其各类角色在信鸽大赛中的位置、性格特点及其表现。知其作家的匠心和社会使命感。以下是主要人物面面观。
一,围绕信鸽大赛,主线索当属刘一卓与邹长军之间的关系。
说白了,是同窗同学不是同一路人在同一行业的升迁沉浮。是参加、组织信鸽大赛的目的不同而选择的行为方式不同,当然是谁选择谁买单。最终结果是在行为中显现出不同的生活轨迹,以及不同的人品,不同的命运。
刘一卓“是一个复合性格的人”(p63)他一边骂社会不好,一边又为了挤进信鸽协会而使尽浑身解数,向时在信鸽协会干具体活兼秘书的邹长军套近乎、送礼、“挖坑”。最卑鄙的一件事是他向邹长军的办公桌抽屉里放了一张五千元的银行卡,当东窗事发,领导调查的时候,刘一卓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把经常给邹长军送礼、银行卡的行径和盘托出,并说成是“被迫的”。自此过程,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刘一卓利用邹长军的关系被借调到信鸽协会,邹还嘱咐他好好干,以工作成绩争取正式调过来。邹长军因为刘一卓的恩将仇报蒙在鼓里,以至于被炒了鱿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去落实追究,结果被刘一卓取而代之。接下来是失去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邹长军为生存问题陷入窘境,靠老婆维持生活。而刘一卓走马上任春风得意,紧锣密鼓地组织信鸽大赛。这一阶段,给读者的印象是邹长军被刘一卓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
这里,落魄的邹长军为了生存而倾其所有,养鸽、训鸽、赛鸽,本该夺冠军的优良品种、训练有素的鸽子却在参赛时被刘一卓等卑鄙之人偷着炖吃了。继而,刘一卓暗箱操作、左右输赢,把个本来高雅文明的赛事弄得乌烟瘴气,完全践踏了广大养信鸽人的期望,践踏了信鸽大赛的性质,践踏了这种社会活动的伦理道德。
这里,邹长军孤注一掷再赛再败,以至于付诸自杀的行为,要不是妻子王格格回来及时实施急救,他就呜呼哀哉了。这个情节表现出了邹长军性格的怯弱、窝囊,给读者以既同情怜悯又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里,刘一卓以“吃、睡”见长,把优良的信鸽变为口中的美餐,把以“自卖自身”的黄淑玲变为自己身下的“鸽子”,当然也为此“惟命是从”,黄下命令他不得不从,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黄淑玲后来嫁给了体育局长,局长不久又上马上任市级领导呢?于是该领导的儿子在信鸽大赛中获了奖。看他这个奖获得的,市级领导的爹、“卖身投靠”的后妈、爱吃这一口并有这个能力操作的刘一卓,三位一体鼎力相助,人为制造了一个非他获奖莫属的态势。
这里,邹长军峰回路转,得益于裴教授的接纳。他面对裴教授程门立雪,堪称“三顾茅庐”。裴教授养鸽、赛鸽,既帮助又依靠(能干粗活)的是郭叔和杨晓燕,还有高层的研究者,对中间人物不感兴趣。起初,他求引荐,撰写研究信鸽的文章被市晚报发表,教授无动于衷。他复印了文学作品《飞过蓝天》转呈给裴教授,教授看过,美文感动了这位半路养鸽人,念及邹长军的诚意,裴教授吸收他来“信鸽沙龙”。邹长军又以教授养训的李种鸽种为重点,购买李种鸽,又被马小六炒作,掀起了一个李种热,也成就了信鸽市场。那里,刘一卓由于接受贿赂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让谁赢谁就赢。他长期沉浸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多个性伙伴搞得他也大伤精气,潜意识里诚惶诚恐,一度精神兮兮。笔者理解,这是一个腐败分子的典型,尽管他不是什么官员,但他信鸽大赛的实权在握,助力赢家不只是一张证书,而是证书背后不菲的奖金。这就是权钱的有机结合,是作家的独具匠心。
最后,邹、刘同窗俩各有所成。这里,邹长军的信鸽凭实力获得两千公里信鸽大赛的冠军,这对于爱鸽、养鸽人,也就功成名就了。那里,刘一卓也因为组织大赛有影响而提前转正,但是,他的贪腐、乱性也纸里包不住火。可是,民不告官不究,在当时环境下,官方也不会主动去“究”,还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所以,他还是在信鸽协会安然无恙。但是,马小六寄给他的带血的匕首一直使他心惊胆战,这种诚惶诚恐的惊弓之鸟还能掩耳盗铃支撑多久?
启示感悟——看看同窗俩,邹长军性格怯弱,还有些窝囊,但爱鸽、养鸽初心不改,持之以恒,不损人利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是必然结果。刘一卓表面上也算春风得意,但良心深处,踩踏别人成全自己,如同善恶相报的一粒种子,说不定什么时间就生根发芽。再说,腐败的犯罪、乱性的龌龊,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进入新时代,早晚会东窗事发,受到法律的惩罚。早晚会应了那句经典论断——多行不义必自毙。
二,郭叔和杨晓燕,一个是诚信到“一根筋”,一个是初涉世事、面临生存的大学生。
他们起初养观赏鸽,实际上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养家糊口。萍水相逢的爷俩,由于共同的诚信基础和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境遇,合作在一起。以后杨晓燕遇到伯乐裴教授,这位教授相马人率先成了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