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兄妹也会阋墙(第2页)
“你会被判刑,甚至被枪毙的!”
“好啊,咱们一报还一报,以你的两条腿换我的监狱20年。”
王者兴完全气馁了。他一时间便想到了前些天的情景,三个戴口罩的大汉,将他绑住,他们的手劲极大,如果掐他的脖子,只怕用不了三分钟,他就会一命呜呼。唉,妹妹几时变成亡命徒了呢?一个人如果被金钱蒙住了眼睛,真的就会忘乎所以,铤而走险!
王者兴非常无奈地连连摇头,从抽屉里拿出纸笔,说:“妹妹,这样吧,我说你写,我已经把《养鸽秘笈》全背下来了,你会得到这本小册子的全部内容。”
王格格疑惑地看着王者兴,沉了半分钟,方才开口问道:“既然不怕泄露内容,你为什么要烧掉小册子?”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你看着办。”
“那好。我如果不烧掉这本小册子,就总会有人盯着,危险总是围绕着我。而且,这本小册子里面也有无法见人的东西,比如给鸽子喂壮阳药、兴奋剂等,这是违背赛鸽的体育精神的。因此,这本小册子不能随便面世。而如果以我的嘴说出来,大家可以将信将疑,还可以与我展开争论。我是无名小卒,不是历史人物,诟病我是无所谓的。”
“可是,你毁的是历史文物!”
“我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比这本小册子更科学更先进的办法,这本小册子早就应该淘汰了。从年份上讲,刚刚一百多年,也没有更深的历史渊源。在一些观念的表述上,也已经完全落伍了。”
王格格拍拍茶几上的纸笔:“那么,你是让我记老祖宗的教诲,还是记你的养鸽体会?”
“听你的吩咐,你要什么,我就说什么。”
王格格眉头紧锁,让王者兴讲述《养鸽秘笈》的内容,王者兴便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说起来,王者兴在不够仁义之中,也有几分仁义,王格格为争夺这本小册子,多次对他下手,眼下他竟然肯于对王格格披露秘笈,也算尽了兄妹之情。似乎他还是懂得血浓于水的道理。王格格一边记录,一边许诺:“等你讲完,我请你们两口子去‘渔夫码头’吃鲍鱼。”
蓝海市的海鲜馆很多,各类海鲜基本都是当天从海边运来的,如果吃清淡的口味,可以选择使用海水清煮,一点佐料也不放,这样的海鲜吃起来别有风味,往往更加清香可口。王格格说出要请客的话,也算缓解了他们多日以来剑拔弩张的状况。
王者兴也顺便接过话来:“我只吃海水煮螃蟹。”算是接了王格格的球,冰释前嫌。
待王者兴将《养鸽秘笈》内容都讲完以后,王格格得寸进尺,要求哥哥把他多年的体会也讲出来,尤其要讲超越了秘笈的部分。王者兴带着几分成功者的自信,在对秘笈进行肆意评点的同时,讲了自己的体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需要什么,鸽子也需要什么,要把鸽子当人看。这么说,也许小题大做,但是可以以小见大,然后再以大见小。就是说,孔夫子的“食色性也”,对人类是根本之道,对鸽子同样是根本之道。具体怎么操作,需要自己细心揣摩,循序渐进。但并不是没有止境,而是见好就收。譬如鸽子爱吃裹了葡萄糖的豌豆,你就无限地喂它们,结果,它们吃腻了,以后再也不理会这种味道了,你怎么办?
王格格猛地一个激灵!“葡萄糖裹豌豆”!这个概念如同一道闪电,倏忽间照亮了她的所有脑细胞。自己的夫君邹长军这些年来按照老办法规规矩矩喂养鸽子,训放鸽子,几时动过给鸽子加营养药的意念?我的夫君,你太死板、僵化、因循守旧了!人需要营养,鸽子也同样需要。这一点自己的哥哥能想得到,而你邹长军为什么想不到?人和人的差距,其实就那么一点点,问题是,那么一点点的差距,就让你名落孙山。
王者兴说,他不同意祖上给鸽子喂食壮阳药和兴奋剂,但太爷那时候没有信鸽大赛,他那么做只是为了让鸽子千公里能飞回来,可以说,即使无所不用其极,但只要不是为了比赛,便情有可原。而类似这样的“秘笈”,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但给鸽子加营养药,就与之不同了。加任何营养药,都是不违规的。只要不把鸽子喂得长成畸形。
王者兴说,蓝海市真有新鲜事,有一位鸽友参考马俊仁的经验,常年给鸽子喂食甲鱼汤,结果把鸽子喂成了“大架条”的体型,虽是信鸽,还是在参赛时被信鸽协会的专业人员检查出来,淘汰出局。这个人据理力争:“我的鸽子明明是信鸽,凭什么不让参赛?”工作人员说:“你把鸽子喂成畸形,自然不能参赛。没什么道理可讲,你的鸽子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信鸽了。”是啊,你的鸽子翅膀比别人大出三分之一,你肯定会在大赛中占优势。
这个人不依不饶,告到市消费者协会,还告到了体育局,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那些部门最后还是要听信鸽协会的“专家意见”。
离开王者兴以后,王格格走在路上,满满消化哥哥的话。感觉受教多多。喂食甲鱼汤可以让鸽子的翅膀变长,那肯定是喂食过多的缘故,我如果减量,只是适当喂食,不是正可以达到让鸽子强身健体的目的吗?
王格格带着满腔喜悦,回家将记录的《养鸽秘笈》和王者兴养鸽体会,全部交给了邹长军。两个人细细研究。他们要下真功夫了。他们不信王者兴能做到的事,而他们做不到。
王格格首先买了三只王八,杀死以后剁成小块,开始熬汤。熬到两个小时的时候起锅,倒进不锈钢的饭盆晾起来。晾凉了以后,就倒进鸽子的水盆,让鸽子喝。但鸽子似乎嗅出了异味儿,喙部呡了呡就离开了,根本不喝。邹长军把水盆端起来,仔细闻了闻,并没有异味儿,鸽子为什么不喝呢?他又再三看这水盆,蓦然间发现甲鱼汤略呈暗黄色,想必这颜色让鸽子起疑了?
两口子便开始研究过滤问题,不然怎么脱色?王格格想给王者兴打电话,问问应该怎么脱色,被邹长军拦住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请教,我们是不是太弱智了?这不是明摆着让王者兴看不起我们吗?”
邹长军跑到药店,问哪里卖过滤纸。药店营业员说:“当然是过滤纸厂有这种东西,我们药店从来没卖过。”那么,蓝海市哪个造纸厂生产过滤纸呢?王格格又帮他在网上搜索,结果查出蓝海市第二造纸厂生产这种产品,该厂门口的小门脸批零兼营。邹长军骑上自行车就尥到了这个厂家,买了厚厚的一大包过滤纸。因为,他准备打持久战了。
买回过滤纸以后,邹长军就对甲鱼汤进行了过滤,过滤了三遍,汤汁果然变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他便又拿去喂食鸽子。但鸽子看了看仍然不喝。怎么回事呢?他猛地下了狠心,不再给鸽子水喝,让它们干渴一天,晚上它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将甲鱼汤喝下去了。于是,他就耐心捱到了晚上。邹长军喂养鸽子的习惯是每天喂食两次,上午八点,和下午四点。但因为甲鱼汤的问题,他一天没给鸽子喂食喂水。他是个从骨子里爱鸽子的人,特别是真爱他的小雌。所以,他不喂鸽子,就经常心疼地站在门后偷看鸽笼里鸽子的表现,尤其看着小雌有什么特殊反应。事实是,其他鸽子饿了,都走出鸽笼,在门口咕咕咕地叫,叫一阵子再回去。隔一会儿再出来叫。似乎是提醒主人,我们该开饭了。但所有的鸽子都出来叫过,唯独小雌一次也不出来。她似乎对主人不会亏待她胸有成竹,抑或敢于接受考验,忍得住饥渴。
晚上八点的时候,邹长军把鸽粮盆喝水盆都端了出来。鸽子们纷纷出笼啄食。但仍然对甲鱼汤品尝一下便不再喝第二口。怎么回事?难道王者兴骗人?想一想也真是,谁会把自己养鸽子的看家本事无偿地告诉别人?如果不是脑子进水了,聪明的王者兴断然不会这么做!
王格格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她又要去找哥哥打架。邹长军急忙拦住了她。因为,此时他的一位鸽友给他发来一段微信,他举着手机看完,感觉很受鼓舞。要不要和王者兴打架,似乎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他把手机递给王格格,让她也看看。王格格气哼哼地读了起来。
鸽王马文亮一赌气3天狂赚50万:
日前,500公里外的103国道天津武清区路段附近,突然不同寻常地出现了很多来历不明的人。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信鸽大赛。
这次连国外人也来参与的民间信鸽大赛甚至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高度关注。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派出所所长陈义志说:“共有500多人,来自七个国家和国内十几个省市。”
这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人都是那些鸽子的主人,此时正等待着那些鸽子的归来。这是一场国际性的鸽赛,鸽赛的组织者是天津的马文亮。像这样的比赛他每年要举行3次,每次比赛前后只有3天,马文亮却能从中赚到三十到五十万。这些人都是带着钱过来的,马文亮怎么会有如此的号召力,吸引他们蜂拥而至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和天津等地陆续开展信鸽比赛,养了30年信鸽的马文亮,在国内比赛中屡屡获奖。很多鸽友都喜欢来找他取经,他都毫无保留地和鸽友们交流。
1995年,马文亮的信鸽又在一次1000公里赛程比赛中得了冠军。一位叫齐宝力格的内蒙鸽友慕名来找马文亮,要看他获奖的信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