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不惜代价的女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这不算什么,回头找你老姨夫再要一对就是。再说,那对两头乌说不定几时还飞回来呢。话说回来,咱家也不具备养鸽子的条件,不养最好。”老爸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杨晓燕养鸽子这段时间,光是买红小豆和玉米粒已经花去了一百多元。够全家一个月的米面钱了。

杨晓燕突然推开了父亲,圆圆地瞪着两只泪眼,说:“就养,我偏养,我坚决养!”说罢站起身就朝小区外面走去。父亲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连连摇头。他没有去追女儿,他估计杨晓燕此刻一定会去找她老姨夫。

杨晓燕果真来到了老姨家。一进门就嚎啕大哭。老姨家一家人正在做饭,被杨晓燕吓个正着,急忙把她团团围住,问是怎么回事。待问清事情原委,老姨夫说:“别急,过两天我给你再弄一对。但丑话说在头里,是一对臭喽,不是两头乌了。”

杨晓燕说:“臭喽是什么意思?身上臭吗?”

老姨夫哭笑不得:“不是鸽子身上臭,是鸽子不值钱,因为不认家——也不是完全不认,是距离远了就不认家了。而且,很容易被别人家的鸽子卷走。”

“您给我的两头乌也是臭喽吧?”

“不,两头乌是观赏鸽,不是臭喽但也不是信鸽,认家能力也不强。”

杨晓燕沮丧极了。自己应该有自知之明,没有资格要好鸽子,连老姨夫不是也没养信鸽,是等而下之养了观赏鸽吗?她勉为其难地答应要一对臭喽。

一个星期以后,老姨夫亲自把一对灰斑子臭喽给杨晓燕送到家里。乍一看,这对鸽子还不错,身上深灰色和浅灰色的斑点有规则地均匀分布着,姿态也很欢实,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但细看,就感觉其鸽脑门小,眼睛小,鼻翼小,嘴却细长,像钉子。与那对两头乌简直没法比。杨晓燕想说不要了,但没敢说。聊胜于无不是?老姨夫知道她家生活拮据,顺带捎来半面袋玉米粒,告诉她喂鸽子以前先把玉米粒用清水泡一下,稍稍软了一点再喂。杨晓燕点头尊嘱。她猛地想起,喂两头乌玉米粒的时候从来没用清水泡过,该着两头乌跟别人跑了,自己虐待了它们啊。她把头埋得很低,简直无颜和老姨夫对视了。父亲要留老姨夫喝点酒,老姨夫婉谢,匆匆忙忙地走了。父亲也不好意思强留,家里实在没什么下酒菜,真要留下喝酒的话,总不能只是炒几个花生豆吧?

这对灰斑子养了三个月,杨晓燕又跃跃欲试了。她看到天空不时飞过一群群的鸽子,十分诱人,让她几乎没有能力控制自己想放鸽子的欲念。她站在马路牙子上,仰脸看着天上,听着诱人的鸽哨悦耳地从高空掠过,心里猛地一紧,回家了。她下决心了。

先是50米,继而100米、200米、300米直至1000米,两只臭喽都听话地飞了回来。杨晓燕兴奋极了。谁给这种鸽子起了臭喽的晦气的名字?本来还是很有记忆力的嘛。但是,好景不长,她在1000米这个距离上放第二次的时候,天空照例卷过一群鸽子,又把她的两只臭喽裹挟走了。这可怎么办?再去找老姨夫吗?自己没有这么厚的脸皮。她气馁极了。情绪最低落的瞬间,她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直朝着一辆黑亮黑亮的帕萨特撞了过去,打算一死了之。吓得司机猛地一个急刹车,导致后面“哐哐哐”一阵乱响,发生一系列追尾事故。这辆帕萨特的后备箱被后边汽车撞得拱起一个大包。司机跳下车,一把扯住杨晓燕:

“你作死啊!你赔我帕萨特!我那是新车!”

杨晓燕两眼一闭,任其推推搡搡,一言不发。司机火气正旺,抬手就给了她一个大耳光,她也只是睁了下眼,转而又闭上了。交通一下子堵塞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发出议论,有人开始谴责司机。但很快,好几个司机过来揪住这个司机要求赔偿。一个老大爷问杨晓燕:

“姑娘,你为什么往汽车上撞?有什么事想不开?”

“我的第二对鸽子又丢了。”

老大爷不再问了,朝地上吐了口痰,转身挤出人群走了。其他人议论纷纷,说这姑娘肯定精神不正常。马路被堵,远远近近响起汽车喇叭的催促声和很多司机的骂声。现如今马路上已经看不到交警,负责马路执勤的是“协警”,据说那是一些下岗工人被交管局组织起来维护交通秩序,他们的服装和交通警非常接近,不仔细看是分不清真伪的。其主要标志,是胳膊上的臂章写的不是警察,而是“协勤”。这个路段堵了足有五分钟,远处路口的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协勤才跑了过来,吵吵嚷嚷地问: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待问明情况,他便掏出手机,打了过去,想必是打给真正的交警。看起来,他没有能力或没有权力处理这种事故。果然,又过了五分钟,一辆执勤的警车远远地开了过来,跳下两个警察,把杨晓燕带上警车,留下一个警察处理那一系列的追尾事故。警车响起警笛,分开众人,走了。马路渐渐恢复常态。

“你是不是看了信鸽协会要举办有奖大赛的通告,所以训放鸽子?”在派出所值班室,一个老警察抽着烟问。老警察感觉这个姑娘非常“二”,估计是有精神障碍,故抽着烟问话,显得随意一些,免得姑娘再受新的刺激。

“我从来没看过什么通告,也不知道什么是信鸽协会。我就是天生喜欢鸽子。”

老警察沉思了一下,喷出一口浓烟,以他多年的人生经验,他感觉,凡是喜欢鸽子的人,一般性格都急躁、暴躁乃至暴烈,因为,人的爱好往往是与性格互补的,这样的人容易走极端。而且,以前这个地段确实发生过两个养鸽者因为鸽子被对方卷走而动刀子的事。所以,尽量不要刺激她。

“别急,回头我帮你弄一对鸽子,一分钱不要你的。但我弄来的也不是好鸽子,也是臭喽。好鸽子咱买不起。”

“可是,臭喽或观赏鸽都太容易丢了——您知道谁家养信鸽吗?我听说信鸽的认家能力超强。”

“派出所旁边的小区里有一家养信鸽,但你买不起,甭想了。下星期你来派出所找我,我把鸽子给你备好。记住,不要想入非非。”

杨晓燕向老警察鞠了一躬,满怀感激而又心情平静地走了。老警察把她送出门,看着她走了很远,没什么异常,才回屋。

杨晓燕回到家,从抽屉里拿出父亲给她的上雅思培训班的三百块钱——父亲说,想办法出去,也是一条路,到国外,只要你认干,应该有饭吃。她把钱装进裤子口袋,用手紧紧捏住,下楼走出小区,向派出所旁边的那个小区走去。她已经有了如何打上门去的经验,所以,很快就与对方见了面。

一敲开门,杨晓燕就差点被对方屋里的一股鸟粪味呛得脑袋发胀,想立马逃走,却强忍住,与对方搭了话。对方看上去三十五六岁,不修边幅,上唇留着黑黑的小胡须。两只眼睛贼乎乎地滴溜溜乱转。

“你好,很冒昧打扰了你,请问,你养信鸽吗?”

“养,怎么样,不养,又怎么样?”

“如果养,我想买一对。”

“真买?”

“真买。”

“进屋来说。”

杨晓燕情不自禁地捂住了鼻子。屋里的气味实在难闻。她也养过鸽子,屋子里没有这样的气味啊。小伙子引着杨晓燕来到阳台,阳台很长,约莫十来米,贴墙密密麻麻地全是鸽子窝,但横平竖直地非常规整。小伙子从一个窝里掏出一只,说这只鸽子三千一只,五千一对;杨晓燕摇了摇头,说没这么多钱。小伙子又掏出一只,说这只一千,两千一对;杨晓燕再次摇了摇头。小伙子又掏出一只,说这只五百,一对一千。杨晓燕说我只有三百块钱。小伙子将鸽子放回窝里,气哼哼地瞪着杨晓燕道:

“你拿我找乐?三百块钱打算买信鸽?”

“我只有这么多钱。”

“那就请你打道回府。你如果在别处花这点钱买来信鸽,那也是骗你的假信鸽。”

“我用小拇指换,行不行?”杨晓燕做了一个剁下小拇指的动作。

小伙子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又使劲眨着眼睛,根本不相信一个姑娘会说出这种话。莫不是精神病打上门来了吧?他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