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如此尴尬的生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者兴头前走了,杨晓燕紧紧跟随,他们先走到阳台(刚才打架的那个女人怒气冲冲地盯视着王者兴,看样子等他卖完鸽子要继续和他揪打),从阳台上的一个楼梯,爬上了宽阔的阳光灿烂的露台。这里是另一番天地,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然而整整齐齐十分考究的鸽笼,此起彼落、进进出出的各种鸽子,“咕嘟嘟、咕嘟嘟”响成一片的叫声,角落堆着挺大一堆似乎刚刚归拢的鸽粪——这是鸽子的世界,是一个成功的养鸽者的殷实后院。

“王叔叔,我查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王者兴这个名字很有讲究,《孟子·公孙丑》里面记载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您父亲当初给您起这个名字,肯定怀有一腔抱负。”

“咱们不谈别的,只谈鸽子好不好?”

“不,我对您特感兴趣,总想弄明白您的身世,因为您的一切太不一般了。”

“没这个必要吧——对了,谁介绍你到我家来的?如果不买鸽子,我可恕不奉陪。”

“是我们派出所的所长,拜托了市公安局的叔叔,才让我找到你家的。”

“你是有备而来?你仅仅是为了买鸽子吗?”

“对,我想了解你这个人,然后了解鸽子,最后才能决定买鸽子的事。”

“你想以买鸽子为借口,调查我的底细,套我的话?你究竟是什么人?干什么的?”

“我就是个养鸽者,也卖鸽子,但我总是赔钱,想跟你学个三招两式的,最起码保证不再赔钱。”

“想让我无偿培训?世界上会有免费的午餐吗?”

刚才打架的女人不知什么时候也爬上了露台,突然闯入他们之间,挡在杨晓燕前面,质问王者兴:“怎么不能培训?你脑子里除了赚钱、赚钱、赚钱,还有其他事吗?你还有亲情、友情吗?难道这个世界只有赚钱最有意义,是你的人生目标吗?”

“赚钱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我愿意这么做。我赚了钱可以随便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物价涨得再高也不会影响我生活,我还可以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我还可以周游世界,我还可以买别墅,买豪车——”

“对,你还可以养小三儿,养小四儿,生一大堆私生子,国家再罚你几百万,让你臭名远扬!”

“这就是我的目标,我愿意这么干,你管得着吗?”

“人渣!垃圾!不可理喻!——走,姑娘,会养鸽子的人有得是,甭跟这种人套近乎!”打架的女人一把扯住杨晓燕,生生的把杨晓燕从露台上扯了下来,又扯到方厅,继而扯出了屋子,来到楼道里。身后的门“嘭”地被王者兴(或胖女人)关上了。

打架的女人闭着眼睛,脸色煞白,长长出了好几口大气,方才平息住激动的情绪。她又拉着杨晓燕往外走。杨晓燕急忙说:“我好不容易找到王者兴,我得问问情况,回去好向郭叔交待呀!”

“你跟我去喝杯咖啡,我先给你讲,然后我另外找个明白人给你讲。不要迷信什么王者兴、李者兴、刘者兴的。他要真是‘王者兴’还弄鸽子吗?不是早当国家主席了?”

“我不能走,我还没完成任务!”杨晓燕的一根筋的劲头又来了。

“姑娘,我实话告诉你,我是王者兴的妹妹,我叫王格格。王者兴的那两下子都在我肚子里装着,你跟我走没错,我不会骗你。你不是看见了——那王者兴是厚道人吗?你不交钱他会给你讲吗?”

杨晓燕不说话了。王格格说得没错。唉!这人怎么这样啊。杨晓燕马上就联想到郭叔,人家看到杨晓燕丢了鸽子失魂落魄,一分钱没要就赠送她一对点子。虽说点子属于观赏鸽,不如信鸽值钱,但以郭叔家里那样的经济实力,竟然做出这种举动,难道不让人感动吗?相比之下王者兴算什么英雄呢?当然了,现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多元化,只要不违法,谁也干涉不着。但助人为乐、雪里送炭、帮贫扶弱、救死扶伤总还是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吧?

法律可以强制人们不违法,但不能强制人们做个高尚的人。

杨晓燕十分气馁,乖乖地跟着王格格进了一家咖啡馆。王格格看出杨晓燕生活拮据,连商量都没有,叫来服务生“啪啪啪”就点了菜单上的一个系列。

天啊,服务生端上来以后,杨晓燕可开了眼界了。每人两杯卡布奇诺——从杯口看,牛奶沏在咖啡里,竟然冲成了桃状的心型的图案,太神奇了;两杯可可雪球,上面插着小红旗,旗子上写着祝您快乐;两杯七喜,里面不知兑了什么,气泡不停地翻滚,但杨晓燕闻到了酒味儿(她当然不知道,里面兑的是威士忌);两小盘抹好果酱的面包片;两盏红红的蜡烛,烛光摇曳,烛台是纯银的,雕工十分精巧……长这么大,杨晓燕也没见过、喝过、吃过这些东西。蓦然间她就满眼含泪了。王格格自顾自地端起卡布奇诺就呡了一口,却见杨晓燕一动不动,便说:“妹子,喝呀,吃呀,愣着干什么?”

杨晓燕两眼直瞪瞪地看着王格格,仍然一动不动。眼泪却汩汩而下了。王格格纳罕地看着杨晓燕:“怎么,触动你心事了?是不是我不该领你到咖啡馆来?”

“不不不,不是那意思,我的确是触景伤情了。”

“妹子,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伤感的事尽量少想。生活中不快乐的事情是多数,那么我们怎么办?就尽量创造快乐。喝吧,吃吧,不够的话我再要。”

“我想——”

“说吧,跟我不用吞吞吐吐的。”

“我想把可可雪球和果酱面包带回去。我只把咖啡和饮料喝掉。”

“怎么,家里困难、有卧床的病人?”

“不不不,是带给郭叔。他家里实在太困难了。”

王格格也不吃不喝了,开始刨根问底起来,郭叔是谁,干什么的,怎么回事之类,问了个底儿掉。最后说:“你喝你的,吃你的;临走咱们给郭叔单独买一份带回去,可以吧?”

“王阿姨,您真是太好了,我替郭叔谢谢您了!”

“你甭喊我阿姨,就叫我王姐就行,不然显得我都老了一样。”

王格格喝着卡布奇诺,间或吃一口雪球,就讲起刚才为什么打架,和王者兴究竟姓甚名谁。按理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我这个孪生哥哥实在让我不能忍受。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哥哥养鸽子为什么这么成功?是因为他手里有一份祖传的《养鸽秘笈》。那是我太爷留下的传家宝。我太爷原来是清政府的王爷,与光绪私交不错,但因为光绪主张变法,被慈禧囚禁了10年。我太爷也受到牵连,职务被罢免。他胸怀一腔大志,却不得重用,郁郁寡欢之余,钻研起养鸽子,结果10年间什么正事都没干,养鸽子却出了名。慈禧太后不知出于什么用心,给他赐名“大清鸽王”,亲笔给他题了字。他养的鸽子既能从天气炎热的长江以南飞回北京,也能从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兴安岭飞回北京。神了吧?没错。太爷晚年,就写了一本《养鸽秘笈》传给儿子,说:“你们要有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如果像我一样无法施展,那么,就养鸽子怡性怡情吧。这本册子会告诉你们应该怎么放养鸽子,最关键的,是怎么看待鸽子。”其实,我能读得懂太爷的心思,他就是以此嘲讽朝廷的无所作为和用人不当。想一想,清末慈禧太后干过多少利国利民的事情呢?一个一心打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八旗王爷去养鸽子,不是对朝廷的极大嘲讽是什么?后世人们编电视剧,演辫子戏,一口一个“老佛爷”,叫得那叫亲切。可知当朝人们对慈禧的憎恨吗?

我哥哥是个养信鸽的成功者,参加大赛屡屡得奖,又因为得奖使他卖鸽子的生意非常好做,这叫水涨船高。谁都认为他养的鸽子品质高,潜力大。一只鸽子卖个万儿八千的是家常便饭,于是,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但他还不知足。企图垄断蓝海市的鸽市。我这么说并不是夸大事实,他手里攥着《养鸽秘笈》不肯借给我用,就是证明。他怕我和老公两口子也学到真功夫,与他竞争把他顶了。其实,形成竞争并没有坏处,可以互相促进。再说,蓝海市那么大,根本谈不上竞争。但他说:祖上有话——《养鸽秘笈》传男不传女。这是什么逻辑?即使有这种话留下来,也早落伍、过时、失去意义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家家都是独生子女,难道女儿就不能继承祖上遗产了?那样的话,很多有价值的传统中国文化岂不是要断档了吗?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家还算有点家底,我老公邹长军家里可以说穷得叮当响。他爷爷是个老八路,身上伤疤十几处,按说应该得吃得喝,有房有车。但这位老爷子一生耿直,从没有多吃多占,家里唯一趁的东西就是一大堆奖状奖章。邹长军的父亲是个解放军的团长,牺牲在越南战场,那时候邹长军刚刚半岁。是啊,家里荣誉很多,可是,没钱。邹长军大学毕业后在体育局信鸽协会干得好好的,突然莫名其妙就下来了,领导说他贪污受贿。他根本就不是那种人,再说,他贪的钱给谁了?我怎么没见着?难道邹长军还有二奶和小三儿吗?他穷么哈哈的拿什么养二奶养小三儿?我对他从信鸽协会下来始终不明白,也不理解。但既然下来了,就得想办法谋生。他提出养鸽子。好吧,谁让你是信鸽协会下来的呢,你对鸽子有感情,我理解。想买好种鸽,我帮你凑钱。我找亲朋好友借了个遍,硬是凑了三十万,帮邹长军买了一鸽舍的好鸽子。他虽然既无权又无钱,却是个要脸面的人,让他养观赏鸽,养臭喽,那得羞死他!

可是,连连兵败,折戟沉沙,最后倾家**产。邹长军能不急吗?我眼看着他抽烟抽得嘴上起了一圈燎泡;天天睡不好觉,两个眼圈都是黑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儿子本来很听话,也老挨呲嗒,还老想动手打,没办法,我把孩子送到奶奶家。本来奶奶单身一个人生活,能够自理已经不错,现在又把孙子领跟前来了。我这个做儿媳的不能这么不懂事,我就天天往奶奶家跑,帮奶奶洗衣做饭。不然的话,把奶奶累着了,我这儿媳妇不是太不孝顺了?可是,我也有一摊工作呀,我还得照看着邹长军呀,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不是要悔青肠子?你说说看,我应不应该找哥哥要来《养鸽秘笈》学习一下?哪怕借用几天,马上就送回去呢,是不是?他硬是不给,我翻找,他就打我,气得我砸了他家的鱼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