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晏几道(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比如,写给小莲的《破阵子》: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晏几道常年纵情声色,父亲积攒的那点家底很快被他挥霍一空,毕竟风花雪月是很费钱的,但他从小养成的挥金如土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家庭经济逐渐陷入困境。

三十七岁那年,晏几道摊上了一场官司。

起因是王安石变法,朝内新旧党争,晏几道的一个朋友因反对变法被拘押,办案人员在案犯家中搜出一首晏几道写的诗: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在讥讽新政,反对改革,便以同党之罪将晏几道逮捕下狱。

亲戚朋友一看,赶紧找关系救人,上下疏通,最后花了不少钱,总算把人给捞出来了。

经过这场变故,晏几道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家境雪上加霜,自此以后,晏几道彻底落魄,几乎到了穷困潦倒的程度。

说来也奇怪,晏几道出狱之后,他的那些女朋友一个个都联系不上了,让他备受打击,一蹶不振。京城风月场中从此缺少了晏公子的身影,颜色顿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后期的诗词,基本上都是对从前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昔日女友的相思。学者郑骞在《成府谈词》中说:“小山词境,清新凄婉,高华绮丽之外表,不能掩其苍凉寂寞之内心。”

晏几道常常陷入沉思,当年那些围着自己飞来飞去的小蜜蜂,你们如今都去哪儿了?

好友黄庭坚这样总结晏几道的一生: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就是说小晏这个人啊,家里那么深厚的背景,他都不知道利用,这是第一痴;诗词文章写得那么好,却不去参加科举考试,这是第二痴;风月场上挥金如土,花费千百万,导致家人最后饥寒交迫、穷困潦倒,这是第三痴;得意时那些女人都在骗他的钱,他自己还不知道,觉得那就是爱情,这是第四痴。

总之一句话,这就是个超级大傻瓜。

多年以后,晏几道辗转收到昔日女友小莲的一封信,激动不已,到底还是有人想着我呢,捧着信笺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当年两人恩爱的场景在眼前一一浮现,不由感慨万千: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小莲,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你好想再见你一面。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还会想起从前?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已经有了太多改变?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将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此刻,月朗星稀,万籁俱寂,长夜难眠,我是如此想念你,还有们。

晚年,晏几道整理编辑《小山词》,在序言中写道:“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一一一○年),晏几道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许多人为晏几道感到惋惜,觉得他的一生从春风得意到落魄潦倒,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晏几道似乎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你并不是我,又怎能了解我的快乐,我就是要执着地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这是错还是对,就算是深陷,我不顾一切;就算是执迷,我也执迷不悔。

功名利禄在我眼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就算获得了世俗眼中的成功又能怎样?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一生一世荣华富贵?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朋,眼见他楼塌了,待繁华散尽,尘归尘,土归土,能被后人记住的,恐怕只有那些诗词。

正所谓:“功名如粪土,文章千古事。”

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