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第3页)
幸好有这首诗做凭证,王维逃过一劫。在写给朝廷的悔过书中,王维深深自责道:“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臣实惊狂,自恨驽怯,脱身虽则无计,自刃有何不可。而折节凶顽,偷生厕混。纵齿盘水之剑,未消臣恶;空题墓门之石,岂解臣悲?”
检查写得非常深刻,甚至在得知自己已经被赦免的情况下,仍上书皇帝,请求批准自己出家赎罪。
犯了错误,别人批评你的时候,要尽量辩解,往轻处说;轮到自我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说自己罪大恶极,罪该万死,拼命往狠处说。这样反而容易得到谅解,这是无数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
由于反省彻底,思想认识深刻,加上兄弟的力保,王维最终不但被朝廷特赦,还被重新起用,出任正五品太子中允,又迁中书舍人。
陆
大难不死,王维自然长舒了一口气,但从此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自己在两朝为官,文友们怎么想?同事们怎么看?自己的这段历史将来会被如何书写?
王维总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这种羞耻感和焦虑感深深地折磨着他。
经过这场变故之后,王维的意志逐渐消沉,开始痴迷佛学,青灯为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不论写诗还是作画,风格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从前写边塞诗,境界壮阔,气势雄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遣词造句何等豪迈。再比如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韵超凡,声情刺骨,被誉为千古绝唱。
而晚年的王维,醉心于空灵禅意、山水田园,追求淡泊自然、清静无为。比如这首山水诗《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晚年生活正如他诗中所说的那样: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完全是一副不问世事、淡泊名利的隐者形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简直就是当今“佛系”的开山鼻祖。
其实,每个人心里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哪有什么真正的佛系,不过是混得有点失意。表面的超然洒脱,终难掩盖内心的怅然落寞。
**残,满地伤,这是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后的无奈,现在的人有几个能做到真正的佛系?没有经历过风雨,哪有资格淡泊名利?
红尘滚滚,世事无常,每个佛系,都曾遭受过命运无情的暴击;每个佛系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正所谓: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