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邦彦(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春宵苦短,转眼到了三更时分,宋徽宗要起床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都三更天了,路滑霜浓,行人稀少,不如今晚就别走了吧。”

宋徽宗说:“不行啊,明天早上还有个会,必须赶回去。”

宋徽宗走后,周邦彦才从床下爬了出来,一板之隔,亲耳听到的那一幕,让周邦彦心如刀割:“我应该在车里,不应该在床底,看到你们有多甜蜜,这样一来,我也比较容易死心,给我离开的勇气。他一定很爱你,也把我比下去,他一定很爱你,比我会讨好你,不会像我这样孩子气,为难着你。”

李师师说:“我能怎么办?不如我们分手吧。”

周邦彦说:“其实我不想对你恋恋不舍,但什么让我辗转反侧,不觉我说着说着天就亮了,我的唇角尝到一种苦涩,我是真的为你哭了,你是真的随他走了,就在这一刻,全世界伤心角色,又多了我一个,我是真的为你爱了,你是真的跟他走了,能给的我全都给了,我都舍得,除了让你知道,我心如刀割。”

周邦彦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少年游》,再现了宋徽宗与李师师那一夜的情景,甚至包括两人的对话。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后来传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宋徽宗这才知道,那天晚上房间里还有一个人,不由恼羞成怒:居然敢跟朕抢女人!跟朕抢女人也就算了,还在床下偷听;偷听也就算了,还写出来到处宣扬,是可忍孰不可忍?!

换作别的皇帝,直接杀了周邦彦,诛灭九族都有可能。

但是,宋徽宗并没有这样做,生了几天闷气,只是借着官职调整的机会,把情敌降职调离了京城。

更难得的是,对于李师师的用情不专,宋徽宗并没有丝毫责怪。没几天,他就去找李师师,结果正碰见李师师才从外面回来,两眼哭得通红。

宋徽宗问:“去哪儿了?”

李师师说:“去送个朋友。”

宋徽宗立刻就明白了:“是去送周邦彦了吧?”

李师师坦然承认:“是。”

宋徽宗醋意大发,问:“郎情妾意,十里相送,周邦彦是不是又写了什么新词?”

李师师说:“还真写了一首,我这就唱给你听。”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兰陵王·柳》,以柳为题,写离愁别绪,萦回曲折,**气回肠,经李师师的演唱,更是情深意切,催人泪下。

宋徽宗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皇帝,诗词音律造诣颇深,听罢不由感叹:“这个周邦彦还真是个音乐方面的人才!算了,你也别再伤心了,我这就召他回京。”不但不追究周邦彦的责任,还任命他为大晟府提举,也就是皇家歌舞团团长兼东京音乐学院院长。

我就问你,这样的好老板,上哪儿去找?

作为皇帝的情敌,周邦彦此后也并未受到任何打击报复。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周邦彦病逝于河南商丘,享年六十四岁,临终之时,仍对李师师念念不忘。

六年后,也就是宋徽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与众嫔妃朝臣等共计三千余人被俘北上,史称“靖康之耻”。

汴京城生灵涂炭,被洗劫一空,李师师生死未知,下落不明。

有人说她将多年积蓄捐为宋军军饷,在慈云观出家做了道士;有人说她乔装南渡,在江南重操旧业,靠卖唱为生;还有人说她被金人所虏,不甘受辱,拔下头发上别着的金簪自刺喉咙,不死,又折断金簪吞下去,自尽而亡。

被囚禁在金国三姓城(也叫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的宋徽宗曾派人多方打探李师师的下落,听到李师师自杀的传言后,悲伤不已,作诗悼念:

苦雨西风叹楚囚,香销玉碎动人愁。

红颜竟为奴颜耻,千古青楼第一流。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