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 亲子关系升温利器(第2页)
“啊?”
“一条可爱的小狗。”
原来我不仅仅是公主最忠实的朋友,还是全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可以牧羊的那种。
然后她就开始做(玩)起(弄)游(爸)戏(爸)。
我女儿牵着我说:“狗狗,我们今天去哪儿玩?”
我:“森林!”
她:“你是狗!你不会说话!”
好吧,我是狗。
她继续说:“我们去森林玩吧?”
我吐着舌头冲她点了点头。
她:“你得回答我啊!”
我:“我不是狗吗?!”
路过的人都以为我在辱骂自己。
她:“狗会汪汪叫啊。”
好吧,我会汪汪叫。
我:“汪汪汪!”
她:“你要很高兴啊,狗狗最喜欢去森林玩了!”
于是我抑扬顿挫地说道:“汪汪!王王王!!网网网网!!忘忘!!”
我身边正好溜达过来一只狗,它闻声停下来,看了看我,然后转过身子走了。
演艺之路如此辛苦,但我仍然觉得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有一次,我在商场里找厕所,在一个拐角处被一位站在墙边的大汉吓了一跳。这个人笔直站立,后背紧贴墙面,昂首挺胸,直视前方,眼神直愣,更重要的是,他肚子鼓胀,似乎塞了一些东西。总之看到他那一刻,我险些不用再去厕所。
那汉子看到我的反应,抱歉一笑对我说:“哥们儿对不住啊,我这跟我闺女玩游戏呢,她出去‘上班’了。”我赶紧说:“理解理解,没事没事,您踏实地等着孩子下班回家给您做饭吧。”那汉子说:“不用,我闺女让我演一大衣柜。”
我当时内心瞬间涌出惺惺相惜的情绪,同时感叹自己的美好生活——我起码还能演个活物,没有被要求让我和我爱人演一组组合柜,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大家都知道,影视专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括性说法,包含很多系别,比如表演、导演、编剧、摄影、配音、动画等,大多数人只可能选择其中一到两种学习,鲜有全能人士。但当了爹妈的人,在孩子的训练下,都成了人中龙凤,说学逗唱、胡编乱造、群魔乱舞,不在话下。
当代表演专业最高学位不是什么博士,而是爹妈,这个学位毕业后,至少甩出北影中戏高才生六十多个奥特曼。取得这个学位的人,绝对不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都是通过严苛考验的战士,是实打实的老戏骨——时间久了,自己能跟自己聊起天来。
我建议和我一样遗憾自己没有走上演艺道路,同时又不在乎人格尊严的朋友们,可以选择要个孩子,他们一定可以满足你在演艺事业上任何程度的需求——但由此引发的其他身体上的不适,本人概不负责。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跟孩子玩过家家或在各种场景里演戏,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我问过很多有儿子的母亲,她们对奥特曼的熟悉程度惊人,而有女儿的父亲,则对迪士尼各位公主的性格特征了如指掌。有一些家长对此不太认同,认为这是装傻充愣,浪费时间。但这种看似幼稚的游戏实则具有意义。
儿童玩过家家或者角色扮演的游戏起初可能仅仅是对成年世界或某些文艺作品的简单模仿,而后期的自我发挥则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你关注到他们慢慢对整个游戏剧本的细节的掌控加强,对包括你在内的每一个角色的安排的合理性增强,你会发现他们确实成长了。这种“幼稚”的行为对提高孩子做事的执行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有显著帮助的。
当然,即便你对你所参与的跟孩子一起表演带来的好处不能敏感地感知,你至少可以看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绝对不会让你后悔你的装傻充愣,那就是:你跟孩子的关系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