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们的境界都在有了女儿的那一刻升华了(第2页)
要独立,不管在任何时刻,都要保证自己有生存的能力和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任何冲击,并保持冷静、理智、客观的判断。
不以任何别人的观念为生活目标。别人的价值观,倘若不是你认同的,就不用妥协。不论婚姻还是生育都应该是你自然而然地认为是你的生命需要,而不是为任何人、为任何价值观、为任何世俗之见去做的事。
不要让任何人物化你,更不要自己物化自己。
眼界要开阔。开阔的眼界能避免很多卑微的、肮脏的事物污染你,你关注到它们,它们就千方百计阻挠你的脚步。你无视它们,就能踩着它们走过去。
爱和被爱都是严肃的,它们很重要,但都比不上爱自己。如果你发现婚姻并不是你所想的,要及时止损出局。你的人生远不止这些,路,长得很。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这些话现在说起来仍然是我的心声,但如果让我现在再聊一聊,我可能会说得更具体。比如,现在问我最希望她具备的一种品质,我首先会说是勇敢,因为这个世界太需要女孩子们勇敢起来。
我作为父亲,自然有成为她坚强靠山的觉悟,但我真正希望的是,她不需要任何靠山。
她如果是个勇敢的姑娘,就再好不过了。
我曾经做过一件事,就是在给女儿讲童话的时候,淡化了几个所谓王子公主的童话结尾,有一些甚至完全省略掉了这个人物。
我觉得王子不能因为他是王子,就成了女孩子的幸福归宿——这种归宿就连公主也逃不脱。我当然也理解王子公主可能是一种所谓门当户对的美好愿望,但我不认为这种观念应该出现在女孩们必须要做到的人生目标中。
这些年,迪士尼的童话也都在向这个趋势发展,公主就是公主自己,女孩们不是公主也无所谓,她们人生的美好是她们努力的结果,爱情虽然仍旧不可或缺,但幸福是因为她们自己聪明、善良、勇敢、无所畏惧、敢爱敢恨、有勇气追逐梦想。
大约在我儿子可以应付基本阅读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套罗尔德·达尔的童话书。这位老绅士不用我介绍,在孩子们中人气很高,他本人是一个拿奖拿到手软的作家,写了不少相当好看的童话,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这套书里有一些我没读过,所以在他看之前我先读了几本。其中有一个叫《玛蒂尔达》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玛蒂尔达》比起其他童话,并没有超越现实的神奇魔幻背景,整个故事是在相对更贴近生活的家庭、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之间展开的,而我的女儿不到三岁,跟这个故事的小女主角出场时的年纪很像。玛蒂尔达这个小姑娘坚强勇敢的性格又是我心目中优秀女孩的形象,所以印象很深。
玛蒂尔达是一个三岁就可以阅读成人书籍,四岁就具备了阅读世界名著和数学心算能力的天才女孩,但可惜她的父母是一对庸俗贪婪、目光短浅的奸商,他们对这个正直善良的天才少女极尽侮辱和嘲讽,父亲宁可教他儿子如何在生意里弄虚作假,也不对自己的女儿进行任何培养,甚至跟她说她读的书是下流的废物。而她的母亲更是告诉她,女孩子只要美美的、嫁得好就是幸福了。
玛蒂尔达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到了学龄期,在学校里,这个可怜的姑娘又遇到了对孩子怀有巨大仇恨的恐怖校长,她可以用三天三夜不重样的脏话辱骂孩子,也可以把孩子当链球一样扔到草丛里去。这样一个人因玛蒂尔达的父亲而对她怀有极强的敌意,经常侮辱和冤枉她。
玛蒂尔达在这种困境里没有放弃继续学习和读书,她坚持着她的标准,从不向那些恶毒的批判和评价妥协。她在学校里结识了善良的、可以理解她的亨尼老师,并且依靠自己的勇气、智慧、学识和超能力帮助了亨尼老师和同学们。
这是一个教人勇敢和坚持的童话,展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告诉孩子如何勇敢面对这个世界的丑恶,从这一点上看,《玛蒂尔达》比起一些历经苦难走到一起的王子公主的故事更加纯粹。它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和勇气的力量,尤其是对于一个女孩。即便她不过五六岁,也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甚至改变自己和其他人的人生。
这并不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故事,甚至在某些角度上很有现实意义。
当代世界对女性远达不到“友好”的程度,当你关注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诸如玛蒂尔达愚蠢的父母嘴里那些对女性的“标准”“限制”“禁锢”“刻板印象”,以及邪恶校长的“侮辱”和“冤枉”并不鲜见。
我并不认为罗尔德·达尔所塑造的父母和校长在当代看还是真实的父母和校长的社会角色本身——毕竟当代父母和教育的进步是可见的——我更认为这位老绅士笔下这些人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对孩子的命运和人生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在校园、职场和生活中都会出现——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们的一生不会遇到这种不公正和不正确的决定性力量。它跳出来虎视眈眈地横在孩子们面前,试图阻挡他们的脚步。这个时候,孩子们唯有自己懂得充满勇气而不轻易言败,坚持追求智慧和知识,才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这种能力就是当代父母希望自己亲爱的马蒂尔达能够具备的超能力吧。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如果总结我在文中对于我女儿的那些期待,我认为最核心的应该是完全独立的意识。只有意识独立,才有可能屏蔽掉狭隘的眼光束缚,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被其他人的意志左右,发展出独立判断的思维,并生出“自豪”“自爱”“开阔”“实现”等可能。
当然,这些所谓期待,也不限于“女儿”,当代男性也无法避免被世俗的标准贴上各种标签。何为成功,什么是失败,简单粗暴,不要为了别人的一些虚妄的眼光放弃了不少东西,甚至是人生的快乐。
我们都希望孩子以他自己认为最快乐的方式生活,但这需要在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之前就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可能又远在某一个具体知识、专业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