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纠错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第3页)
当他看见戴着口罩举着大针头的护士时,眼神里流露出了极度的恐惧,再加上邻桌的孩子撕心裂肺浑身是戏的渲染,他终于“嗷”的一声哭了出来。
“家长帮一下,按住他的手。”护士语速很快,后面还有好几个孩子在排队,她眼神中透出一股子利落劲,在孩子看来,那是一股寒光,这让他更害怕。
我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而他开始激烈地反抗。
我拿捏着自己的力道,既要控制住,不让他甩开手,又不能使太大劲,让他更恐惧。
“儿子,打点滴是必须做的,不然你的病可能会更厉害。”
“疼,疼,我不想打,太疼了!”
我耐心地安慰他,一个孩子看见那么大的针头,一定要安抚好。
“儿子,你听我说,这个确实会有一点儿疼,但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疼,跟验血的时候差不多,而且只一下就好了。”
我儿子反抗的动作小了很多。
比起旁边那位只会责怪孩子的父亲,我太科学了。
“儿子,你看这个护士姐姐,她多有经验,她不会扎疼你的。”
护士眼中的寒光也似乎增添了一抹温柔。
“对啊,小朋友,爸爸说得没错,姐姐特别会扎,不会很疼的。”护士很配合地说。
我儿子停止了反抗。
我们俩太科学了。
我妈拿着化验单匆匆赶来时,我正跟儿子说我小时候勇敢打针坚决不哭的故事。
我妈接话说:“就你爸,我带他打针,脱了裤子趴在**嚎的哟。我眼见着护士擦碘酒,棉签刚一碰你爸那屁股,就他那屁股蛋子咔哧一下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儿,硬得跟石头似的,哈哈哈哈……”
“妈……”我幽怨地看着我妈。
我妈赶紧转身快步出去了:“我先取药去。”
好在我儿子已经破涕为笑,把手向护士伸了过去,我轻舒了口气。
然后我发现那位护士像触电一样抖啊抖起来,我的心又提了起来。
回过神来时,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借这次机会跟我妈好好谈一谈,坚决杜绝这位英雄母亲习惯性拆台的行为。
“妈,您过来一下。”
我妈看了我一眼,走过来。
“挣稿费了?多少钱?”
“就几百……不对,妈,我不是要说这事儿。”
“今儿这晚饭也不素啊。”
“跟晚饭也没关系,别打岔,妈,你这老拆台可不是事啊。”
“我哪儿拆台了?”
“就刚才。我这刚要说我小时候回家就写作业,你说你来这么一句,我没法继续说了啊。”
“你不是骗孩子吗?你哪天回来不是先玩啊。”
“……行,不说这个,你跟他说我勺子卡门牙的事,现在我闺女也知道了,我这形象教育孩子的效果事倍功半了啊!”
“本来就是啊,还吃一嘴大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