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孩子嫌弃(第1页)
如何不被孩子嫌弃
朋友携全家前来拜访,并共进晚餐。我们岁数相仿,他儿子也跟我儿子同岁,大家比较聊得来。孩子吃饭快,吃完就下桌疯去了。我们几个大人久不见面,酒酣耳热之际神侃胡聊,聊到家庭关系时,我朋友及其妻突然做唉声叹气状。
他的事业算是朋友圈里相当不错的。脾气不错,人也开明,又无任何不良嗜好,平日里也是能不应酬就不应酬,在一众中年男子中算着家率较高的,辅导孩子学习的事也从不推脱。
他妻子则是职场强人,知书达理,亦是可厅堂可厨房的一把好手,与他有共同的追求,夫妻和睦。
孩子在名校就读,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正经算不错——总之从各方面看,他们家是相当优质的,我所能想到的有关中年危机的任何矛盾点,他们都不沾,应该全无叹气的道理才对。
“兄台何以叹气?”我举起酒杯,“你们家这样的,还有什么可叹气的?”我尽量压住八卦的嘴脸,做出一副人间指南之相。
哥们儿仰天长叹一声:“别的倒没什么,就是我感觉我儿子嫌弃我。”
此言一出,他妻子也附和道:“他也嫌弃我。”
我问他俩何出此言,他妻子说:“我儿子跟我话越来越少,以前小时候妈妈、妈妈地叫,喊得可亲热了,现在基本上是没事不找我,找我就是‘妈,我那个本儿你放哪儿了?’,要不然就是‘妈,我今天穿哪身衣服?’,其他时候一概不怎么搭理我。我都从妈妈变成妈了。我说话他也不爱听,一脸嫌弃,根本不服。”
说到此处,情绪激动。
我看了一眼朋友:“那你呢?爸爸变成爸?”
他摇头:“那倒没有。”
我心说怪不得如此淡定,混得比妈妈还强点。
他喝了口酒,深沉地说:“那天我下班早,提前回家,我儿子放学推门看见我说:‘哟!’”
他仰脖一饮而尽,眼角带泪:“我是‘哟’。”
哟先生当时对我进行了各种夸赞,说我是一位深刻了解当代儿童心理的家长,我儿子跟我也很亲热——最起码还能拥有爸爸的名号,让我给分析分析是不是当代儿童成熟偏早,青春期叛逆提前出现。
“我怎么觉得咱们五六年级的时候爹妈还不至于变成臭狗屎呢?”他原话是这么说的。
这一困扰我不只听到他们俩说过,很多人都觉得跟自己孩子的关系在上了小学之后江河日下,每日的交流方式主要以互撅为主,看对方越看越讨厌,使得爹妈经常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虽然当代儿童确实成熟较早,但这种相看两厌、互相不服的亲子关系的出现其实跟他们是否成熟没什么太大联系。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只要去幼儿园没哭,会用勺子自己吃饭,擦屁股没弄一手,就足以让家长发出一声惊叹,抱起来亲几口是必须的,情绪激动时还要在朋友圈里发一条:“我的宝宝,恭喜你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简直家族荣光。
但孩子一旦上了学,做人标准就陡然提高,尽管出口成章、学识暴涨,也很难再从自己爹妈嘴里听到好话。浑身上下都是可以提高的,一天到晚都是需要进步的,称呼也从“我宝宝”变成了“你儿子”。将心比心,没有人喜欢听别人数落自己。
哟先生的妻子说:“我总不能不管他吧,哪个家长不辅导功课?我当然希望他越来越好了,而且我讲道理的时候,他也不服气啊!”
我:“一个人不能总是靠讲道理树立地位,讲道理很虚的。”
哟妻:“那不然嘞?”
我想是时候给这位妈妈讲讲真正的道理了,我微微一笑:“现在这么大的孩子不简单,他们知道的东西大人都未必知道,我问你,‘幸有微吟可相狎’,下一句是什么?”
哟妻:“不须檀板共金樽。”
我:“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钟面行程都知道是什么吗?”
哟妻:“知道啊。”
我:“现在孩子在学校的科学课都开始上编程了。”
哟妻:“是啊,Scratch嘛,我用得贼溜。”
我决定今后少跟这种人接触。
我只好变换战术:“你说孩子小时候跟你亲,那个时候你陪他干吗?”
哟妻:“玩啊。”
我:“那现在呢?”
她没说话。
我继续趁热打铁:“我儿子学习完全是我带,我之所以能带,就是我现在还能跟他疯玩。你要是能跟孩子玩起来,你就是家里的霸主。比如我,霸主爸爸那就是父王啊!”
事实上我儿子跟我撒娇时真这么叫过。
我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把我儿子喊来说:“儿子,你平时有玩相求的时候你喊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