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纠错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第2页)
“就你爸,小时候玩勺子更绝,勺子咬进门牙缝儿里拔不出来了,张嘴塞着勺子坐在院子中间哭。”
我儿子抬头认真地倾听起来。
“就你爸,大鼻涕都流嘴里了,想闭嘴也合不上,为什么啊?勺子在那儿卡着呢!勺子拔出来之后门牙撑开那大缝儿太宽了,就你爸这勺子玩的那水平,哈哈哈哈……”
“妈……”我幽怨地看着我妈。
我妈赶紧转身,快步走进厨房。
我儿子愉快地继续玩起勺子。
我儿子四岁左右,在外面疯。
他疯“嗨”了不看路,闷头冲,跟另外一个孩子碰到一起,撞翻在地,仰面朝天,双手捂头,哭得惊天动地。
我走过去赶紧趁机教育:“儿子,看见没,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都要看人看路,低头跑多危险,撞到了吧!”
我儿子坐起来,抽泣着听着。他向我伸出双手,想让我扶他起来。
我要体现一个父亲的价值,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摇头:“你得自己站起来。”
他很失望,收回手,仍旧坐在地上。
作为父亲,我深深知道,孩子如果坐在地上,那么作为爸爸一定要蹲下来说话表示平等,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有强制的压迫感和不对等感。
我太科学了。
于是我蹲下来跟他平视:“你听我说儿子,我以前跟你说过,为了安全,跑步要看前面,但你没记住撞人了,所以你要自己站起来,而且你要跟那位小朋友道个歉。”
他坐在地上低头思考起来。
我向被撞孩子的妈妈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意思是再给他一些时间,他会想通的。
那位妈妈心领神会,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俩太科学了。
“我知道你是个懂道理的孩子,也知道你现在脑袋疼,但你还是要自己站起来,然后去道歉,好吗?”
我妈这时慈祥地走过来。
“听你爸爸的,他说的是对的,你要自己站起来过去道歉……”我妈声音洪亮、一身正气,自带样板戏光环。
我感动极了,多好的妈妈,把我拉扯大,还配合我教育我儿子。
“然后我就给你讲一个你爸像你这么大时走路撞电线杆子的事,就你爸,就那大包撞的,半拉脑门儿那么大,哈哈哈哈……”她双手比了个夸张的大小,足有烧饼那么大。妈,那不是包,那是瘤子。
我儿子瞬间从坐姿原地蹦成站姿,朝被撞的孩子冲过去。
“妈……”我幽怨地看着我妈。
我妈赶紧转身快步追我儿子去了。
我此时还蹲在地上。
被撞的孩子的妈妈站在那里像触电一样抖啊抖起来。
我儿子五岁的时候发烧咳嗽,我和我妈带他去医院。
诊断一番后大夫说有炎症,为了防止炎症加重,建议打点滴。
这是他第一次打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