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亲子问题先解决情绪问题(第1页)
解决亲子问题,先解决情绪问题
当家长是一种修炼,尤其是家里有一个上了学的孩子的家长,就更需要修炼。
这件事虽已基本达成共识,我也曾经在多篇文章里阐述过同样的想法,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一直记在心里,并不时提醒自己,否则随时可能走火入魔。既然是一种修炼,就注定不会那么愉悦,总要抱持一颗坚定的被炼之心,方能坚持下去——在我看来,这不容易。至于如何被炼,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苦楚。
是修炼,就难免受伤。自古江湖儿女在成为大侠的道路上鲜有一帆风顺者,大多受伤无数,甚至有几次险些丢了性命也很常见。
然而也正是那些伤痛,造就了大侠:张无忌浑身寒毒,杨过掉只胳膊,令狐冲一天到晚吐血基本就没消停过,狄云就更不忍卒聊了。
做家长也是,不是你选择了对的路——比如我一定要当一个好家长啊——就能够一马平川,走平地摔跟头的人多了。人类幼崽是一种很不可控的生物,任你自认逻辑清楚、心胸开阔、目光如炬,但仍架不住他们挖坑挖得勤。
行走江湖受伤之处无外乎几点:孩子欠、孩子轴、孩子拧、孩子笨、孩子不长记性、孩子不上进……随便拿出一件事都够十五对爹妈吐槽半个月。
伤痛在所难免,伤痛铸就辉煌,当家长不要怕受伤,怕吐血的家长不是好家长。受伤不要紧,关键要会疗伤。光受伤不会治,铁打的汉子也受不起;光吐血不补血,再肉的T也要耗光HP。
疗伤固然重要,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很要命,无异于吃错药——吃错药是什么后果,大家心里都有数。若是逆行,唯有令气血翻涌,伤势加重。
选择对的方法疗伤,善于疗伤,才能有一个好身体,以保证不忘初心、坚持前进——身体这种东西如果作为本钱,只适合做保本的理财,天堂那么大,你肯定不想提前去看看。
正确的疗伤秘籍格外重要,就我个人经历——我本人虽距大侠远矣,但胜在善于受伤——倒是可以说道说道。
自问自答心经
面对孩子挖坑,家长很容易在暴怒之下歇斯底里地喊出一些扯淡的话——尽管在感情上我表示理解,但我还是要用“扯淡”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话,因为这些近乎天问,答与不答,皆是伤害,与导致发怒的事情本身早已脱离关系,除了让人多吐二两血,毫无作用。此时,需得用到自问自答心经,可有效压制气血,控制对话范围,防止拉清单式对话,做到就事论事。
自问自答,就是把你想喊出来的话,在脑子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简单干脆地回答一遍。比如:“你是不是要气死我?”
张嘴喊出来之前,不妨自己回答一下,自己亲爸妈如此天问时,自己做何回答。倘若明知道不可能回答“是”也绝不可能“是”时,那真是问得多余。
诸如此类的还有如下的天问: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你到底要错多少回?”
这是不可能回答出来的。
“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这属于很没脑子的提问。
“你怎么那么不上进呢?”
这是典型的不就事论事,只能导致矛盾升级。
“我不明白,这点事有什么不懂的?”
对啊,你又不是他,当然不明白。
这些话多说几次,孩子基本上就不会再听你说话了。自古以来,好人坏于话密,坏人死于话多。
扪心自问神功
家长在震怒之下往往盯着一件小事纠结,忘了“不忘初心”的目标。此时,扪心自问神功可及时让头脑清醒,拨云见日,修炼完成后,往往在下黑手前耳边会凌空响起“你到底要闹哪样?”的画外音,帮你及时止损,拨乱反正。
你感觉被孩子伤害了,你认为他怎么那么不懂你那颗为他着想的心,心痛到无法呼吸,那么,伸出你的小手,按住左胸——最好是右手,这样比较像宣誓,问问自己:
你养育孩子是为了什么?
你希望他今后变成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