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大唐群星(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王维就这样参禅修佛寄情山水,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算是舒舒服服地过了许多年安稳日子,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

又是那个熟悉的时间,天宝十四年(755)年底,安禄山起兵叛乱,号称二十万大军,到了次年六月,攻入长安,朝野震惊。

这一年王维都五十五岁了,不知是身体弱跑不动,还是他平时太佛系,对时局不够敏感,没有跟着唐玄宗一起逃亡,就被叛军俘获了。安禄山知道王维的名气大(盛唐时期王维比李白、杜甫都要红),派人将他拘禁在菩提寺,希望他能在自己手下当官,出面安抚长安城的官员百姓。

王维一度拒绝,故意吃让自己拉肚子的药谎称有病在身,年老体衰,请安禄山放过自己。可是王维毕竟有文人的软弱性,因为怕死,最终还是做了伪官,在安禄山手下当了给事中。

这件事给王维无垢的一生留下了抹不去的污点,尽管可以理解,但总归在道义上有所欠缺。

后来唐军收复长安、洛阳,肃宗秋后算账,其他伪官基本上都被处以死刑。到了王维这里,因为他弟弟王缙平叛有功又舍身力保,再加上王维在“安史之乱”时期写过一首叫《凝碧池》的诗,表达了对安禄山的愤怒与对唐王朝的思念之情,才算留下了性命: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人生最后的几年,王维反而官运亨通,在唐肃宗时期做到尚书右丞,所以世称“王右丞”。

不过此时的王维早已不在乎功名利禄了。

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一直以出世之心过着入世生活的王维,好像一下想通了,他将自己的辋川别业捐给朝廷做了寺院,将自己的田地粮食分发给穷困的百姓与灾民,然后竭尽所能照顾家里人,尤其是自己的弟弟王缙一家。

临终前不久,他还见了不少老朋友,比如他的最后一首诗《送邢桂州》,写的就是送老朋友邢济前往桂州上任,看诗的内容,精气神相当不错: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王维写书信向亲朋好友一一辞别,在无病无灾的情况下,在家安然离世,享年六十岁。传说当时是在打坐入定中微笑而死,似乎来这红尘走一遭,终于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王维早年曾有个聪慧的儿子,可惜因病早夭,后来妻子也伤心过度逝世,自从妻子死后,三十年未曾续弦,一心向佛。

他这一生,说热闹是真热闹,繁花锦绣、盛唐气象都经历过,说孤独也是真孤独。

他来人间走一趟,就像是来体验荣华富贵只是一场虚妄,体验爱恨别离不过是痴人说梦,人间总是充满遗憾与污浊,领悟到苦集灭道,诸行无常,功成名就、风清云游又如何?不过都是执念而已。

王维最终不再留恋红尘的一切,坦然离去。

诗佛,再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