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世态是炎凉的 人心是温暖的(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已三年。唐玄宗灰溜溜地逃到蜀中,放弃了长安,任由安禄山烧杀抢掠。

太子李亨分兵北上,登基为唐肃宗。杜甫想要投奔唐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困在长安大半年。直到郭子仪镇压叛乱的大军到来,杜甫才找到时机,冒险逃出长安,从荒草丛生的小路投奔肃宗。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投奔肃宗的过程凶险万分,等他见到肃宗,已经衣衫褴褛。肃宗让他做了左拾遗的官。

杜甫为人正直厚道,不太圆滑,他的好朋友房琯当时在唐肃宗那里做宰相,很受信任。有了皇帝的信任,房琯膨胀了,心态飘了,本是管理经济政务的能臣,非要主动跟皇帝申请带兵打仗,决心收复长安。唐肃宗也是心大,真让这个毫无打仗经验的书生去了。

结果不言而喻,房琯大败而归,损失了四万多人马。唐肃宗气得肝疼,罢黜了房琯。于公于私,唐肃宗不杀他都已经算是仁慈了。可是杜甫就一根筋,觉得好朋友有危险,自己必须为他说好话,结果唐肃宗更生气了,让杜甫从眼前消失。

杜甫回到了自己在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暂时居住的家。这次回来,村里人倒是热情,虽然没有好酒好菜,他们还是尽力招待杜甫。

杜甫跟乡亲们闲聊,知道这些日子大家过得都不好,村里的年轻人都没了,全出去打仗了。

想到自己不但无法平定乱世,反而被皇帝嫌弃,更是悲从中来,唱歌抒发。

杜甫声音嘶哑,但一曲唱完,乡亲们无不涕泪纵横。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东风:传说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因为突如其来的东南风而使孙刘联军的火攻成功。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都督。

铜雀:铜雀台,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二乔:三国时期东吴两位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

译文

一根折断的长戟埋在江边的泥沙中,亲自打磨清洗之后认出这是从前赤壁之战的武器。

回想当年,若不是东风借给周瑜方便,曹操就可能获胜,抢走大乔、小乔,关进他的铜雀台了。

故事

杜牧经过赤壁,在江边踏浪而行。

突然脚被沙中的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杜牧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根断了的戟。杜牧清洗掉锈迹,发现这竟是三国时期东吴军队的武器。

“古董!这里是古战场,想必还有好东西!”

于是乎,杜牧认真地在赤壁附近“玩”了一天沙子,却再无收获。

杜牧望着夕阳感慨:“所以人生呀,就像赤壁之战中的周瑜,能不能赢,能不能发财,有时候就看一场东风、一次运气。”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