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路的尽头是故乡(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

风不平浪不静心不安稳,一个执念锁住一个人。

“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山名,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

征铎:挂在马脖子上的大铃铛。

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枳(zhǐ):一种小乔木,春天开白花。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温庭筠曾自称“杜陵游客”。

凫(fú):野鸭。

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

译文

早起驾车出门去,铃儿叮当响;客行他乡在路上,一心想家乡。

雄鸡打鸣茅草店,明月依然在;行人踪迹板桥上,早春覆寒霜。

槲叶枯萎纷纷落,堆满荒山路;枳花绽放驿站墙,淡白而明亮。

忽而想起昨夜梦,梦中回杜陵;野鸭大雁在曲折的池塘自在游。

故事

诗人温庭筠家世不差,祖上是做过宰相的,本人又文采风流。

只是他恃才傲物,老是讽刺得罪权贵。人到中年之后,因为得罪的人太多,仕途十分不顺。

得罪权贵也就罢了,诗人嘛,不得罪几个权贵都难以称得上清流,但他连皇帝也得罪了。

话说唐宣宗有一次微服出访,听说温庭筠的才名,特意去他住宿的旅馆见他。

然而两个人话语不投机,越说越生气。

“年轻人,莫要这么狂!”唐宣宗惜才,可谁受得了自大狂,当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人不轻狂枉少年!要你管,你谁啊?莫非是个司马、长史之类的官?”

“哼,你不妨再大胆点儿猜!”

温庭筠瞄了他几眼,不屑道:“看阁下的面相,撑死也就是主簿、县尉之流。”

唐宣宗心想,胡说八道,我的面相只能是九五之尊!当下拂袖离开:“我看阁下的面相,最多也就做个县尉。”

于是乎,温庭筠被贬为隋县县尉。

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按照温庭筠的个性,还真看不上县尉一职,但他别无选择。

四十八岁的温庭筠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赶往隋县,经过商山。听到鸡鸣声时,已走到一座积满晨霜的板桥上。

看着落叶满山路,枳花开在墙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想自己年轻气盛的时候,多么不可一世,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却越发迷茫。

他扳起指头开始数,到底是得罪了谁才导致今天的下场,但数也数不过来,于是长叹了一声:

“做人哪,还是不能太嚣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