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猎鹿博弈 怎么才能更好地合作(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自己也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出过类似的题目。题目是:如果你是一位学生,你的一位朋友要到学校来找你,你们约好了明天中午12点半在学校见面,你会在以下三个地点中选择哪个地方等对方。

1。校医院门口;

2。图书馆楼下;

3。学校大食堂一楼的教育超市门口。

当然,我的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想简单地了解一下同学们最喜欢选哪一个,因为我还增加了一条规则:如果你的选择地点是全班同学选择比例最高的,期末总成绩加2分;如果你的选择地点是全班同学选择比例居中的,期末成绩加1分;如果你的选择地点是全班同学选择比例最低的,期末成绩不加分。如果某两个选项全班的比例相同,则由任课老师决定两者的比例高低。

最后的统计结果是:96名学生中,4人选了校医院,76人选了图书馆,16人选了学校食堂。这是一个班的统计结果,另外一个班,我给了另外三个不同的选项:(1)行政楼的大门口;(2)临湖餐厅门口;(3)校医院边上的校门口。统计结果是:86名学生中,24人选了(1),11人选了(2),51人选了(3)。相较于前面班级,这个班在地点的选择上要稍微分散一点。

当一个博弈有很多均衡结果时,某个更容易被预期的均衡结果被称为“聚点均衡”。因为是谢林最早提出的,所以该理论也被称为“谢林点”(Sgpoint)。本书的第9章“共同知识”中所提到的,韩国首尔机场大厅里写着“MeetingPoint”这个会合点,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谢林点。我国深圳机场里面也能看到好几个“MeetingPoint”,你去深圳机场的时候可以去找一下。

回到一开始的猎鹿博弈。为了收获更多的猎物,猎人们需要相互沟通和协调。协调的目的是在多个纳什均衡中找到某个均衡点。在这里,均衡选择依赖参与人之间对博弈拥有相同的信念。

这种相同的信念,可以是来自以往的博弈经验。试想,两个猎人之前一直是各自打兔子,结果有一次刚巧碰到了一起,并联合起来干掉了一只鹿,让双方的收益都比以前增加了一倍。那么,他们下次出门的时候,自然就会“不约而同”地去猎鹿,正如我们约会的时候特别喜欢说“老地方见”一样。

经验的积累会逐步转化为习俗、惯例、道德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猎人们的后代从父辈们总是一起去猎鹿的经验中,建立了一种群体的习俗和惯例。这种习俗和惯例具有强大的自我强化功能。那些选择偏离的猎人们发现自己每次打猎(打兔子)的收获都没有一起去猎鹿的猎人们的收益高,自然地,他们也就不再选择单独去打兔子了。

其实,这种通过协调找到均衡点的博弈不仅仅局限于猎鹿博弈、夫妻博弈这样的合作关系中,即便是之前介绍的懦夫博弈也同样如此。两个人同时站在一个门口要进去,这个门很小,每次只能进去一个人。这个时候为了避免出现碰撞,总会有人先进去,有人后进去。靠什么来协调呢?一般是靠文化、道德或习俗。比如女士优先、老人优先、地位高的人优先、站右手边的优先等。

除了习俗和文化,很多时候也需要靠法律。十字路口的“红灯停、绿灯行”就是一种硬性的法律规定。人们制定法律同样是为了更便捷地找到谢林点,从而降低协调成本。

在我看来,人类文明(技术和制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降低协调成本的过程。微信的巨大成功正是源于它极大地降低了人类的协调成本。中国努力发展5G技术,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

本章小结

1。猎鹿博弈描述了合作比单干好的博弈关系。

2。猎鹿博弈中沟通有用,囚犯困境中沟通没用。

3。人类挤在城市的重要原因是可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成本。

4。习俗、文化、道德、法律等都是为了低成本地找到谢林点。

5。人类文明一定会朝着不断降低协调成本的方向演进。

考考你

在本章学习的最后,给你三个题目,看你能否准确回答。这是我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玩的三个小游戏。你能预测出这三个游戏的谢林点吗?

第一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发1~20元红包,如果总金额刚好等于19。99元,两位同学各得20元,多于或少于19。99元,钱被没收。当我请A和B分别发红包的时候,他们各自会怎么发?

第二个游戏:请三位同学发1~10元红包,如果总金额刚好等于10元,三位同学获得双倍红包返还,多于或少于10元,钱被没收。请问A、B、C三位同学会分别发多少元?

第三个游戏:请三位同学发1~10元红包,如果总金额刚好等于11。11元,三位同学获得三倍红包返还,多于或少于11。11元,钱被没收。请问A、B、C三位同学会分别发多少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