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术语解读 让你的思考与众不同(第2页)
均衡是指所有博弈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合。它特指某种类型的博弈结局,在该类结局中,参与者已经无法通过改变自身的策略(及其行动)选择来增加自身的收益(效用)。基于纳什对博弈论的巨大贡献,我们在博弈论的分析中经常把博弈均衡称为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释义就是:给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就是对我而言最好的策略(或之一);给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对你来说最好的策略(或之一),即双方在对方给定的策略下已经没有积极性调整自己已选的策略。换言之,这是一种“没有人愿意偏离”的状态,因为缺乏偏离的激励。正如双方谈判,谈判到某个阶段,双方都不愿意再让步了,这个时候,我们会说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就是一种均衡的结果。因此,只要约束条件不变,均衡的状态就不会变。
由于均衡是一种相对稳固的状态,所以会出现所谓的“现状的暴政”(tyrausquo),即维持现状已成为一种常态或习惯。现状的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改变现状往往变得很难。我经常会提醒大家,改革需要理由,不改革却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明年的春节晚会继续办,很少会有人问为啥接着办。反之,如果明年春节晚会不办了,肯定会有很多人问为啥不办了。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推动一个组织的变革,请先找好一个能够打动人的理由。因为,每个人听到改革的第一反应都是:为什么要改?改革往往需要强大的推动力才能行动起来,进而取得成功。因此,很多社会改革往往是由危机推动的,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都成了发动改革的好理由。
均衡是我们唯一能够认知的状态,并没有所谓的“均衡”和“非均衡”的区别,只有某个均衡会持续多长时间的差异。证券交易过程中的每个成交价都是一个均衡价格,直到被新的买卖力量所打破。正如赫拉克利特那条生生不息、永远流动的河流,只有凝固成一颗颗静止的水珠才能被人类所认知。
均衡分析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否则世界(自然的或社会的)就如同瞬息万变的河流,永远是不可捉摸、难以理解并无法把握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均衡是指所有博弈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合,但并不意味着均衡是参与者希望得到的最优结果。后续有关囚犯困境的分析表明,有时候均衡恰恰是一个对双方而言总体最差的结果。
你或许会问,既然总体最差,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改变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改变,个体的单独改变只会让自己的境遇更差。试想,在经常堵车的北京,有多少私家车主愿意为了首都的蓝天白云而选择自行车或公交车出行呢?还有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对于企业来说,最好都卖高价,这样每家企业都可以多赚钱。问题是如果其他企业选择卖高价,你的企业卖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就可以多赚钱,那么大家都卖一个低价格就会成为一个均衡的结果。这甚至会导致在某个阶段,行业中的每家企业都不赚钱,从而出现全行业亏损状态。
博弈的规则(rulesofthegame)
参与者、行动空间和各种可能的结果,三者合起来统称为博弈的规则。博弈规则必须明确说明参与者是“谁”,每个参与者可使用的选择变量是“什么”,以及参与者群体每组选择中每个参与者会从中得到或失去“多少”。通俗地说,博弈规则规定了游戏可以怎么玩。从另一个角度看,规则就是一种限制,一种人为的限制,包括对参与者的资格限制、对行动空间(选择空间)的限制等。这种限制,不同于行动中所说的能力限制。比如,在封建社会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游戏规则的限制。“百姓无灯可点”是一种能力或条件的限制。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规则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1。博弈首先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
2。信息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资源多寡和能力大小决定了行动空间的范围,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行动选择,没有人是别无选择的。
4。策略的概念会在下一章的内容中详细展开。
5。损益是每个参与者最关心的内容。参与者所有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6。均衡是某种特殊的博弈结果,这个结果的出现意味着没有参与者愿意改变自己的选择。均衡是博弈的旁观者最关心的内容。
7。游戏规则代表着对博弈的人为限制。有了这种限制,我们才能更容易预测到每个参与者的策略(行为)选择及均衡结果。
希望你能透彻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术语,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反复用到。只有理解并学会应用这些术语,才会让你的思考变得与众不同。
考考你
在浙江的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一带,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在农历八月十六过中秋节的。宁波有句老话“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独宁波在十六”,听起来颇有些与众不同的自豪。在你看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把你猜测的答案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