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90后的出现(第1页)
第一部 90后的出现
01 眼前的新世界
没有了电动扶梯,只有玻璃楼梯
1960年以后,韩国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出了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高速发展。这样的大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易于步入和融入社会的外部条件。当时,只要能成为现代、三星、大宇、LG这类大企业的普通职员,便等于从此踏上了职场坦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个人可以顺着组织内部架构的梯子逐步晋升。普通职员的位子通常都留给那些新入职的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这样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结构。
这一过程有点像不停自动上升的电动扶梯。踏上这部扶梯,只要不出意外,便可以逐渐升往更高的位置,并随之享受更高级别的权限和稳定性。一般来说,年满55岁以后便可以从扶梯上退下来,同时把之前占据的高级管理岗位留给后辈中级管理层。最后,你完全可以享受公司和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安享晚年。
但是,1997年的外汇危机(1)成为一个分水岭,自动运行的电动扶梯断掉了电源,猝不及防被留在停止运行的扶梯上的人们,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到终点。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脚下不再有电动扶梯,而是变成了玻璃楼梯,没有扶手,且随时可能断裂。直至今天,仍有许多人不断掉入它的窟窿,或者被推到两边,然后摔下去,非常可怕!但是,除了抬头迎着目标更努力地往上跑外,别无他法。
10名韩国待业青年中,便有4名是“公试族”
“最近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参加对就业没有帮助的社团活动。大家都很忙,参加社团活动可能会带来一些负担吧。虽然我刚入学的时候也有这种氛围,但是现在好像越来越严重了。那些被大家认为对就业毫无帮助的社团现在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在首尔某私立大学见到的一位社团会长向我这样抱怨道。其实,这是我上大学时参加过的魔术社团,会长的话让我深受触动。自2000年年初的那几年,随着李恩杰、崔贤宇等魔术师崭露头角,大学里兴起了一股“魔术热”,那时魔术社团还是最有人气的社团之一。据这位会长介绍,最近大学生们大都对社团不感兴趣,很多人比较排斥社团活动。目前,只有那些对就业有帮助的学术社团或各种备赛社团、对创业有直接帮助的创业社团勉强维持着运转,因为大部分大学生一入学便要投入所谓的“就业战争”中去。
后来,我开始去一些大学的图书馆阅览室或校园周边的咖啡店观察大学生们。我观察的第一个方面,是他们对话中的语言习惯和行动方式;第二个方面,是他们对哪些事物感兴趣,都在学些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大学图书馆里根本找不到座位。以前只有到了考试周才会出现一座难寻的情况,但现在,即使在平时也很难在图书馆找到空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学生不是在学专业知识、外语或考证,而是在看跟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关的书籍。
“我现在处于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学完专业课以后,空闲时间我一般都在看跟公务员考试有关的书。下个学期我打算休学,然后去鹭梁津正式备考。”
首尔H大英文系的金某(1993年生)是一名正在备考的公试族。她准备考税务公务员,最终目标是七级公务员,但是她说,即使考上了九级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工作。
我问她从前最想做什么工作,她说:“以前梦想着能成为三星电子之类国内大企业的营销人员。”但姐姐的经历让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姐姐比她大5岁,曾是韩国一家化学领域大企业的办公室文员,入职后的两年中,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最后姐姐辞职做了首尔地方雇佣劳动厅的一名九级公务员。姐姐告诉她,在大企业里很难撑满五年,所以她最终也决定和姐姐做同样的选择。
2018年6月,统计厅发布的《2018年5月就业动向》显示,整体失业人数为112。1万人,整体失业率为4。0%,但青年(15~29岁)失业率高达10。5%,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更令人惊讶的是,10名待业青年中便有4人是像金某一样的公试族。2016年5月,统计厅发布的《经济活动人口调查青年人群附加调查结果》显示,在65。2万待业青年中,准备普通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为25。7万,占整体人数的40%左右。
另外,公务员考试的参加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3年7月举行的九级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报名人数为204698人,首次突破了20万大关。2017年的国家公务员九级录用考试报名人数高达228368人,创历史新高。比起2011年的142732人,以及2012年的157150人,可谓飞速增长。但实际上,公务员考试的合格率只有1。8%。以2016年为例,大约28。9万人报名考试,但最终只有6000人合格,其余的28。3万人全部落榜。没有通过1。8%的独木桥的其他98。2%的人只能继续准备下一届考试。只准备两次的话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在公试生大军里,准备三考、四考的人比比皆是。即使现实如此惨烈,公务员的热度也分毫不减。听说最近鹭梁津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前面已经排起了两列队伍。一列是为了到班里占个听课的好座位;另一列则是为了来培训班报名学习。2017年,文在寅政府执政以后发布了扩招公务员的消息,于是,“这是成为公务员的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的说法在90后年轻人中不胫而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公务员考试的流行。
根据2014年女性家族部与统计厅联合发表的《2014青少年统计》显示,19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当时为16~25岁)最青睐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高达28。6%的人认为国家机关是最理想的就业单位,之后依次是大企业(22。1%)和国有企业(15。4%)。写作当下的2018年,距离调查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当时“想当公务员”的16岁的青少年(1999年生)现在已经20岁了。韩国现在二十几岁的年青一代俨然成了想当九级公务员的“九级公务员一代”。那么,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在哪里呢?
想当九级公务员的90后
韩国的70后经历了外汇危机时期的裁员潮,职业生涯也因此遭到了致命打击,目睹了这一切的80后被迫走上了“自我提升”之路。现实生活中,社会和企业的藩篱已经消失,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每个人都需要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断努力。托业(国际交流英语考试)是必考的,五大就业技能(2)是必备的,“自我提升”成为社会流行语。当然,对于80后来说,自我提升是建立在稳定的职业生涯的基础之上的。虽说有“四五停”(3)(45岁退休)和“五六盗”(4)(56岁还不退休无异于强盗)这样的说法,但不管怎样,步入职场后至少都能维持一段时间内的平稳。
可是,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稳定。和1997年的外汇危机不同,企业内的结构优化调整开始打破一定的壁垒。从前的结构调整一般仅限于高薪阶层和中间管理层,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出现的结构调整涉及企业所有人员。在这种形势之下,仅靠自我提升已经不能为个人带来最大限度的保障了。
表1 各代际人群特征
目睹了处于随时结构调整中的80后的恐惧,90后开始思考,未来做出何种选择才是最明智的?首先,要从频繁的结构调整的恐怖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将来的不确定性,即必须让人生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如此,最终的答案便是将目标锁定为排资论辈、保障退休年龄的国有企业或公务员。
在一些问卷调查中,新生代的这一趋利避害的未来选择方式已经初见端倪。首先,“选择未来职业时最看重的要素”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女性家族部发布的《2017青少年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全国5086个家庭9~24岁的7676位青少年的“未来前途和职业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2008年起实施的《青少年价值观调查》显示,13~18岁的青少年在选择职业时,最先考虑的一直是“能力”或“特长”。抛开“能力”和“特长”,青少年在选择未来职业时最看重的一点便是“经济收入”。而本次调查中,更多的青少年回答的是“职业稳定性”。2012年的《青少年价值观调查》中,把“稳定性”排在第一位的青少年(初、高中生)只占5。5%,而到了2017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3。6%。相反,2012年将“经济收入”排在第一位的青少年占14%,而在本次调查中,这一比例下降到了9。8%。1
“我觉得工资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能拿工资的年限长短。我已经听那些在大企业工作的前辈说过无数次,‘哪怕挤破头,只求更长久’。与其去私企面对朝不保夕的危机,不如选择公务员这座独木桥,毕竟这是个铁饭碗。”
——连续两年准备九级公务员考试的金某(1992年生)
金某听到太多刚进大企业工作不久的前辈说过,“一份工作,能长久地做下去是最理想的”,于是放弃了从前梦想着去大企业做营销人员的打算。她说,梦想虽然很诱人,但如果只是昙花一现,那还不如不要开始。
长久以来,“临时工”俨然已经成为各种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特殊用工形式的代名词。在全体用工人员中,高达46%的比例为非正式员工已经成为普遍情况。目前产业界流行的做法是“只雇用,不负责”,即雇用你来工作,但不承担雇佣责任。如此,90后的待业青年就业时把稳定性看得最重便不难理解了,而相对稳定的公务员或国有企业的职位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最受90后青睐的工作。
另外,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有法定保障,终身收入很高,所以,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公务员的累计收入并不比大企业的员工低。据韩国经济研究院调查,在校期间便通过公务员考试者,退休时拿到的累计收入可能会比私企就业者多出3亿3605万韩元至7亿8058万韩元。调查还显示,公务员工资涨幅为年均7%左右,高于大企业就业者的6。2%,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平均为56~59岁,也高于大企业就业者的平均年龄52岁。2现在的公务员早已不是“待遇虽不够丰厚,毕竟长久”,而是“待遇既丰厚,又能做得长久”。
最重要的是,公务员不需要担心结构调整的问题。自1953年以来,韩国政府从未进行过公务员结构调整。在这一点上,政府可以说是最好的模范雇主了。作为一名公务员,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过错,基本上不用担心失去工作。能从这种恐惧中解放出来,在现代社会最起码意味着有了一个铁饭碗。
“不管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如何改革,我都会继续走这条路。公务员本来就不发退职金,退休后只能靠养老金生活,现在政府又要改革养老金制度,挺让人无语的。不过不管政策怎么变,我还是会继续备考。”
——公试生金某
到目前为止,公试族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务员养老金。当然,公务员养老金比普通国民养老金更早出现了赤字问题,且政府需要填补的赤字缺口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历届政府提议的公务员养老金改革终于在2016年得以通过。养老金制度改革后,公务员养老金缴纳率从14%(本人负担7%)上调至18%(本人负担9%),支付率从1。9%下调至1。7%。同缴纳率9%(本人负担4。5%)、支付率1%的普通国民养老金相比,这意味着公务员养老金的收益率已经失去了优势。另外,之前的公务员养老金和国民养老金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公务员养老金不涉及所得再分配的问题,而2016年通过的改革案中采取了所得再分配措施。不过,正如之前金某在采访中所说,大多数公试族都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公务员考试。
当今社会,人人自顾不暇
1997年的外汇危机导致断电停止运行的电动扶梯,以及后来出现的玻璃楼梯上,所有人从此与“安逸”二字绝缘,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焦虑和压力。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谁还有能力分神额外照顾年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