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3 90后的第一个特征 简单(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提到微型小说的代表作家,当属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所谓的“微型小说”是指200字的Hangul(19)稿纸10页左右的小说。考虑到现行短篇小说的篇幅一般为50~100页,微型小说的长度可谓非常短了。微型小说的特点是只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进行描写。因此,与其他小说相比,微型小说更能及时把握时代变革及其在人们心理上的反响,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某种有益的感悟和启发。

2014年7月,韩国也出现了微型小说。曾在脸书上传社会批判性短篇小说的张周元(音)作家将自己的69篇作品结集出版为小说集《???》(《呵呵呵》)。韩国国内的短篇小说篇幅一般为80页,而张周元的小说只有6~7页。虽然作家本人坦承这完全是因为“自己属于无法过于专注于某件事的类型”,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书的出现正式宣告了韩国微型小说的登场。

在这些充满幽默和讽刺的文字被冠以微型小说之名出版之前,张周元已经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社交网络明星作家。当然,他的脸书粉丝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他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特有的幽默,读来非常有趣,但最重要的还是篇幅短。假如当初他上传的文字是给读者带来阅读压力的长篇大论,那么就算再有趣,估计读的人也不会太多。

目前,随着微型小说的数量越来越多,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微型小说专区。2017年,文化创意公司studiobombom(??????)在Naver(20)的读书文化版和pandaflip网站首页上正式推出了“微型小说专栏”,用来刊登阅读时间在3分钟左右、字数为20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此外,赵南柱、张康明、成硕济、孙宝美、金延洙、千明官、杜娜、裴明勋、金司果、南宫仁等韩国知名作家也积极加入了微型小说的创作之中。40

App一族的时代,纸质书籍会消亡吗

纸发明于105年,迄今为止,纸已经伴随人类度过了2000多年的时间。但无论东、西方,书籍历来都主要属于部分知识阶层和权力阶层,而这些人长期以来都试图对普通人隐藏书籍。在写作和阅读的机会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真相被隐瞒,虚假的故事和虚无缥缈的神话盛行一时。

在西方,《圣经》一度是用很难的语言写成的,像拉丁语一样,普通人是很难看懂的。在《圣经》被整理出版之前,神职人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所说的话都是出自《圣经》。因为不认字的人根本无法读《圣经》。后来随着出版的普及,《圣经》被翻译成德语等一般语言出版,这也导致了基督教后来的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触发了宗教改革,两周时间里这篇文章就在欧洲全境传开。如果没有古登堡的印刷术普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来,随着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渐渐熟悉了纸质书籍。

但是,书籍在19——20世纪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报纸、留声机、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的出现。19世纪初,报纸开始广泛发行,仅伦敦就有超过100种的报纸。许多人甚至放言,纸质书已经面临存亡之秋。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当初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也有不少人预言纸质书会消失。但是纸质书顶住了报纸的冲击,然后又克服了留声机的冲击,因为倾听取代不了阅读。爱迪生的发明多被用来演奏音乐,而不是朗读诗歌、散文。电视和电影也是一样。

被称为21世纪的古登堡革命的电子书面世时,很少有人认为现有的纸质书会消失。电子书是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电脑、手机等进行阅读的数字化图书、文件,或手持阅读器。印刷后整齐装订起来的纸张被看作一项伟大的发明,500多年来这种信念一直没有变过。一些“纸粉”愿意相信,纸的生命力起码还能持续几百年。

其实,在所有的大众媒体中最能抵抗住网络影响的就是书。互联网问世后,随着阅读对象从经过印刷的纸张转到电子屏幕,出版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书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向数字时代转换的过程中,唯独书的转换速度很慢。作为一种阅读工具,书相比电脑有几个优点。首先,拿到海边去读的话不用担心沙子的问题;即使打瞌睡时书掉到地上,也没有关系;睡觉之前还可以抱着它上床;洒了咖啡不用怕;垫在屁股下面坐着也无妨;把读了一半的书倒扣着放在桌上,过几天再拿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样子;不需要插电源,也不用担心电池没电。

其次,纸张上黑色墨水印刷出来的文字比闪烁的屏幕上像素组成的文字看起来更舒服。通过设备阅读的时候,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但用纸质书读上几十页甚至几百页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而且翻页也更快、更灵活。因此,尽管电子书为提高阅读体验开发了很多功能,但仍有很多人说找不到看书的感觉。纸质书可以在空白处做笔记,还可以给感兴趣的内容画下划线,书的扉页可以让作者签名,书本可以放到书架上,还可以把书借给朋友。

综上所述,虽然这些年电子书好像变得越来越流行了,但大多数人对电子书并不热衷,毕竟购买纸质书阅读更便捷、舒适。而有些人动辄花费数百美元购买所谓的“数字阅读器”,也经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事情。

但是,未来书籍还是无法避免受到数字媒体革命带来的冲击。出版社和物流公司不可能无视数字生产和流通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如,它不需要大量购买油墨和纸张,也不用花费印刷费以及用卡车装运沉重的纸质书,更不用考虑库存的问题。

曾经一度因为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大众阅读时代正在逐渐消失,读书很有可能仅成为少数精英阶层的领地。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们在2005年发表的《社会学年度评论》(AnnualReviewofSociology)中提到,最近人们的阅读习惯在发生变化,这暗示着,所谓的大众阅读时代在人文史上只是一个短暂的“例外”。大众阅读正在回到从前,即读书仍然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事情。首尔大学教授张大翼(音)在2017年国会发布的《读书与市民品格》中也表示,人脑的进化程度决定了它本来就不擅长读书,读书是较晚才出现的事情。从进化论来看,人们之所以进行没有必要的读书,只是因为读书能带来利益。

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在介绍Kindle电子阅读器时有些自卖自夸:“我们制作了一款最大程度还原纸质书阅读体验的产品,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它将改变人们阅读的方式。”这是肯定的。人们的读写方式已经被网络改变了,而且随着文字从印刷的纸张中跃出,融入技术的生态系统中,这种变化还会越来越多。

(1) “汉字文化圈”指的是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且曾使用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区域。

(2) 原意是“钦差”或“御史”,此处为韩语“?????”(尴尬的关系)的缩略语。

(3) 韩国人最常用的一款聊天软件,类似于QQ或微信。

(4) 表示惊讶的感叹词,相当于“晕”。

(5) “????”中每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意为“这是真的”。

(6) “??”(承认)一词每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

(7) N抛世代,指放弃恋爱、结婚、生子、人际关系等目标的年轻人。

(8) 即“地狱李朝”(HellJosen),是韩国网民对韩国的蔑称。

(9) 英语“youonlyliveonce”首个字母的简称,意思是“你只活一次”,指把及时行乐奉为人生信条的人。

(10) 外来词,指外表冷淡傲娇,内心火热的人。

(11) 指汽水一般令人爽快的人,及时雨。

(12) “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决定什么都不说”这句话的缩略语。

(13) “????????”(冰美式咖啡)的缩略语。

(14) “????”(取向尊重)的缩略语,意为尊重他人的爱好或选择。

(15) 韩文是由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主导创制的朝鲜语文字,创制之初被称为“训民正音”。

(17) 韩国移动聊天软件KakaoTalk推出的表情包,家族成员由八个个性迥异的卡通形象组成。

(18) MembershipTraining的缩写,是韩国大学内非常流行的一种集体旅行形式。

(19) 一款韩国的办公软件,其文件格式为HWP。

(20) 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