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90后的第一个特征 简单(第1页)
03 90后的第一个特征:简单
给90后的共同特征下定义很难。因为即使是出生时间都在1990年到1999年的人,想法和行动也不可能都相同。道格拉斯·库普兰德认为“X世代”的特点就是不可捉摸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性格,这一点在90后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90后普遍不喜欢一切“冗长又复杂”的东西,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应该避开的恶。理解这一代人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简单”。为了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有必要先来观察一下他们的语言习惯。想从某种文化中找寻某种真相,往往可以从语言中获得钥匙,因为语言是与他人交流想法和感觉的桥梁。追求简约的90后经常使用缩略语——
“现在才稍微熟悉了学生们使用的语言,刚开始我还以为在外国给学生上课呢。孩子们都说缩略语,我简直听不懂。真是什么话都能省略。”
久未谋面的大学同学见到我后发了一通牢骚,他现在在首尔某高中担任教师。看来,在新生代的语言世界中受到冲击的不只我一个人。不过,他好像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影响,说话时也不时蹦出一些缩略语。
我们经常说的缩略语其实是由“缩略”和“语”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绝大多数缩略语都不是标准语,而且,就连“缩略语”这个词本身在韩国国立国语院的标准国语大词典中也无法查到。缩略语与简语一样,是为了缩短词或句子的长度,将其中的一部分省略掉之后的形态。
重要的是,无论古今中外,这种长话短说的表达方式在各种正式、非正式场合都一直被频繁使用,尤其在像韩国这样的汉字文化圈(1)国家更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非正式用法也渐渐变成了标准语。那么,今天如此广泛使用的缩略语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90后的语言——全方位使用缩略语
首先,70后在20世纪80年代正值十几岁的青少年期,当时出现了很多引用电视中的广告歌曲等广告语的缩略语。例如,当时“?”(假话)一词第一次被用来表示谎言,是模仿了当时一些饼干商品的广告语35,另外,还流行“天才(??)”(天下最倒霉的人)、“ET”(不漂亮还高冷)等词。36
在80后进入十几岁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手机、传呼机(BB机)等的出现,缩略语进一步增多。最为大家熟知的一些缩略语有——“???”(欢迎光临)、“??”(见到你很高兴)、“??”(这样)、“??”(地铁)、“125”(到这里来)等。当时一篇新闻报道还评价说,这是反映经济危机时代节约精神的缩略型,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费用。37不过,这些缩略语在当时只能算是十几岁青少年之间小范围内使用的隐语。
但是,90后使用的缩略语已经超越了之前的青少年教室隐语和电脑通信文化,并开始全方位扩散。90后缩略语的特点是,从电脑通信和聊天文化扩大到网络和游戏文化,以网络为中心的虚拟世界和以现实为中心的现实世界相结合的缩略语开始出现。比如,“??”(菜鸟)一词最初是用来指网络游戏中的新用户,而在现实中则用来统称所有领域的新手。开始一项新的兴趣爱好的人、大学新生和踏入社会的新人也常常被叫作“菜鸟”。熟悉网络世界的90后还迅速将网络游戏语言带进了现实。打游戏时被父母突然打断叫“父母袭”(FatherMotherAttack),朋友联系不上的时候叫“潜伏”(Burrow),很难买到的商品是“稀有物品”(RareItem),得到好东西叫“得”(tem),为某人辩护叫“加防护”(shield)。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缩略语的使用者从以小学、初中、高中为主的青少年逐渐扩大至大学生,最后甚至影响到了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势力范围可谓全方位扩大。例如,大学里两节课之间间隔时间很长的情况被称为“????”(宇宙空讲);拥有相同目标的求职者共享知识和信息的生活学习小组被称为“??”(生学);通常被理解为孤家寡人意思的外来词outsider也被缩略成“??”(assa)。相反,insider(圈内人)则被说成“??”(inssa)。
“我第一次听到‘??’(assa)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这是练歌房里某种机器的名字。我完全不知道最近还有这样的说法。还有,后辈们总是叫我‘??’(2)(aossa)。”
2012年,毕业多年后重返校园的07级学生金某与在校生后辈们聊天时深受打击。原来,当后辈们听到他大学生活的故事时,说了句:“看样子前辈以前是??(意为‘特立独行的人’)啊!”头一次听到这个词,他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发现彼此沟通有问题后,后辈们又说,我们真是“??”(aossa)啊。意思是彼此是“尴尬的关系”。
在90后生活和活动的所有领域,这种缩略语现象都广泛存在。可以说,缩略语已经渗透到一切领域,就连企业的固有品牌名称也全部“缩水”。“巴黎贝甜”被称为“巴贝”,“米斯特比萨”被称作“米比”,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烤肉自助餐”和“寿司自助餐”分别被称作“肉助”和“寿助”,“文化商品券”被称作“文商”。如此,几乎所有的类别和品牌都有自己的简称。不知道这些词也没关系,在KakaoTalk(3)上聊天时总会遇到,用几次就会很快熟悉。
应该注意到,现时代的缩略语在无限扩大范围,且快速影响着现有词汇。而且,它不仅影响着年轻人的文化,也影响到了语言本身。现在,不仅是韩国本国人爱用缩略语,一些外国人也开始学习韩语中的缩略语了。
“我在韩国生活已经超过8年了,韩语水平还算可以。但经常遇到不懂朋友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回去以后需要上网搜索的情况。特别是朋友们习惯性使用的‘?’(4)这个词,我始终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这一度给我带来很大困扰。”
在韩国上完大学后,进入韩国大企业工作了3年的美国人马克如是说。他在韩国读过语言学校,大学毕业后又在韩企工作,但是每次听到一些韩语词典中查不到的单词时,他坦言感到非常无奈。如果你想知道外国人对韩语中的缩略语有多好奇,现在可以打开智能手机,在谷歌搜索窗口打出一个“?”(晕),屏幕上会自动弹出相关检索“?”(meaning)。这足以表明,有很多英语圈的韩语使用者对“?”的实际意思感到不解。目前,韩国的外国人居住人数为200万,从外国人的立场上来看,韩语中出现了这么多字典中查不到的单词,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韩语语言本身,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2005年前后开始,很多机构都进行过本年度最热门新造词及缩略语小测试。2017年,首尔某高校选取了“????”(5)“??”(6)“N???”(7)“???”(8)“YOLO”(9)“???”(10)“???”(11)“????”(12)“??”(13)“??”(14)10个新造词对教授们进行了一个小测试。
在这些词中,对于“???”(地狱李朝)、“???”(及时雨)、“N???”(N抛世代)等反映社会现实的新造词,教授们回答的正确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地狱李朝)、“???”(及时雨)两个词,所有的教授都清楚它们的含义,有几位教授甚至还表示,这样的词汇说明了韩国的年轻人内心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时期,让人心情沉重。与此相反,对于“????”(这是真的)和“??”(冰美式咖啡)这类仅由辅音字母组成,或由较长的句子缩略而来的新造词,教授们鲜有了解。尤其是“????”(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决定什么都不说)一词,没有人答对。38
90后隐语的特征和类型
前文提到的90后隐语,其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缩略语的比重非常高。而且以前的缩略语一般是将句子或单词缩略为2~3个音节,而如今的90后往往只用1个音节,甚至只留下每个字的初声(辅音字母)。第二,新隐语的生成和衰退速度很快。前面提到过的2012年的缩略语中,有一些现在已经消失或不再流行了。90后使用的缩略语就是这样,产生得快,消失得也快。第三,这些缩略语会以更丰富、更有创意的方式存在下去。由于缩略语并非以单纯的缩略或合成的方式组成,所以仅看字面很难猜出其含义。想要了解这一代人,仅仅学习他们使用的语言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些词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或被其他新词取代。
比起这些,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他们使用语言的原理。缩略语的产生和扩展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最经典、最常用的“缩略型”。这是创造缩略语的最常见的方式,是为了减少现有单词或句子长度而省略一部分正常标记的方法。大部分做法只是将现有的单词和句子进行压缩,但也有将原来的缩略型进行二次变形的形式。例如,意为分情况对待的“????????”(CasebyCase)可压缩为“???”,而它又带来了“???”(意为因人而异)的变形,后来在宠物社区又流行起“???”(每只狗都不一样)、“???”(每只猫都不一样)等说法。
这种压缩法多用来压缩特定的句子,压缩后的部分一般可以概括整句话的意思。比如,“????”(见机行事)和“????”(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决定什么都不说),压缩后的部分足以用来完成对话或说明情况。
第二种是超级压缩的“初声型”。“初声型”缩略语最早出现于1999年年初,但使用范围比较有限。最常见的例子有——“??”(GoGo)的缩略型“??”“??”(祝贺)的缩略型“??”,以及“??”(嗯嗯)的缩略型“??”。但是,最近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于“??”(承认)、“??”(巢蜜,指非常棒的体验)的初声型缩略语。
现在二十几岁的90后当中,很多人只靠初声就可以进行KakaoTalk对话。相比过去那些简单、容易猜出意思的初声型缩略语,最近出现的一些流行语变得更为复杂难懂,句子长度变得更长,其他年龄段的人很难看明白什么意思。比如,“????????”的意思是“这个真的无法反驳”,“??????”的意思是“疯了疯了”。
第三种是句子和单词相结合的“合成型”。2018年在Olive播出的《饭blessyou》是由“饭”“bless”和“you”组成的合成词,意为“饭能让你们平静”。其实这是“法律blessyou”(法律救了你),即“如果没有法律我不会放过你的”这句话的变形。据说,当时节目组一直未能最终敲定一个满意的节目名称,后来制作组里的一个90后想出了这个名字。假如不是这个90后的建议,就不会有今天的《饭blessyou》这个节目名了。
这个类型的合成型是将两个以上的现有单词或短语拼接在一起,创造出新单词或用语的造词方法。与缩略型不同的是,有时它会失去一部分词语原来的意思。例如,“????”是“??”(年龄)和“mileage”(消费积分)的合成词,意思是“年龄越大权力越大”,一般用于批判倚老卖老之人。
第四种是一些常见的打字错误导致的“误打型”。误打型缩略语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第一种就是像名称中所说的那样,由于用电脑键盘打错字而衍生出的单词,“???”和“???”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用韩文键盘打字过快的时候,很容易打出这两个词,它们本来应该是“??”(管理)和“??”(完全),这类词的使用属于将错就错。第二种通常被称作“野民正音”,是网络社区dside的“国内棒球迷”和“训民正音”(15)的合成词。这类词将形状相似的字形进行切换,有意制造错别字,常见的例子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主要使用的“食堂体(16)”。比如,将字形相似的“?”字和“?”字进行切换后,就出现了“??”(队长)、“???”(光头)等形态;将“?”和“?”进行切换,就出现了“???”(可爱)、“??”(放屁)等形态。
“过分省略”的后果
还有人指出,二十几岁的90后过分热衷于使用缩略语,虽会为交流带来一定的乐趣,但也会成为代际间沟通不畅及矛盾产生的根源。就当前的缩略语使用问题,韩文学会学术部部长成基知(音)表示:“10年前学者们大都认为缩略语流行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消失,不必过于担心。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缩略语一般把“????”(小学生)叫作“??”,把“???”(老师)简称为“?”,大家只要听到发音就能大致猜测到其含义。但现在,除了特定人群,其他人根本无法明白这些缩略语代表什么意思。成基知部长还评价说:“如果缩略语存在的意义仅仅在于带来乐趣,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沟通障碍,那就值得我们注意了。”39
但是,隐语本来就是不希望其他阶层或群体的人听清的,是只在自己成员之间频繁使用的语言。再者,代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前隐语只能通过电视进行有限扩散,但在实时传播迅猛的今天,这种扩散趋势是很难阻止的。
特别是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缩略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90后之间传播开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KakaoTalk等聊天工具全面改变了人们之间的通信方式。老一辈的交际通常是一对一的,沟通主要依靠快速打字和使用适当的表情符号。因此,经常用手机发短信的80后这一代也被称为“拇指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0年,让人眼花缭乱地快速打字被视为一种能力,很多地方还举行过打字比赛。
但是,2010年起移动聊天应用飞速发展,快速通过键盘输入文字的能力已不再受到追捧。实际上,2010年以后打字比赛已经销声匿迹了。而且,90后主要通过移动聊天工具KakaoTalk进行交流,通信方式也变成了一对多,仅靠打字已经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