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新的时代新的雇佣体系(第1页)
03 新的时代,新的雇佣体系
2018年的“一周52小时工作制”
2018年,韩国正式开始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根据2018年2月修订的《劳动标准法》,自2018年7月1日起,韩国所有员工超过300人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关均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度,即5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再加上12小时的可允许加班时间,52小时将成为一周允许的最长工作时间。自此,韩国每周最长工时上限从68小时下调至52小时。20
之前的周工作时间上限之所以高达68小时,主要是因为政府对公休日工作做出的行政解释存在问题。按照以前的劳动法,公休日工作时间不计入加班时间。这样一来,一周40小时的法定工时加上12小时的加班时间,再加上周六、周日的16小时,劳动者每周最多工作68小时。
新修订的《劳动标准法》规定,公休日的工作时间也必须计入加班工作时间,而法律允许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如此,在以往的每周68小时工作时间上限中,减掉两天休息日的16小时,便是每周52小时工作制。新劳动法实施后,小到90后一直高呼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大到国家层面上的低劳动生产率的现象都有望得到改善,就业率也有望提高。
但是,有观点认为,缩短工作时间导致的人力不足、企业的费用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者工资减少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考虑到上述问题,为减少2018年7月1日起实行的每周52小时工作制对产业造成的影响,政府将给中小企业6个月以上的过渡期,以延缓对违反法定劳动时间的处罚。另外,政府将根据企业规模,分别采取不同的适用时间。50~299人规模的中型企业及5~49人的小型企业,将分别从2020年1月和2021年7月开始实施该项制度。
当然,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短期内可能会使一些矛盾凸显,但从长远来看,应该是利大于弊。况且,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制度的优缺点,而是今后的工作时间、雇佣体系以及作为社会主力军的90后的想法和行动。
实行“一周52小时工作制”以后
一周52小时工作制会对整个产业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不同产业、不同职业、不同雇佣形态所感受到的影响可谓千差万别。实行一周52小时工作制,可能给一部分人带来夜生活,也可能给另一部分人带来吃不上晚餐的生活。而且,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动,对政策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在实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1个月以后的8月3日至10日,以韩国1515名19岁以上成年男女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关于缩短劳动时间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每10人中有6人对缩短劳动时间给予了肯定评价。从各年龄段来看,年龄在19~29岁的90后做出的肯定评价占72。6%,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比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值高出8。4个百分点。
对缩短劳动时间后如何利用时间的提问,回答“家庭生活”(与家人共度时间)的人最多,占64。0%,而19~29岁的90后中,回答“爱好、休闲、旅行”的占59。7%。现实中,以90后的年轻人为对象举办的各种兴趣讲座及休闲活动正在增加。尤其是52小时工作制实施以后,很多文化活动中心在百货商店或超市举办的各类讲座大幅增加。据一家百货商店公布,2018年夏天举行的文化讲座比2017年暑期(6800个)增加了1900多个,下午5点(上班族的下班时间)以后举行的讲座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0%左右,听课生增加了15%左右。
与此相反,从前因为企业的频繁聚餐而门庭若市的餐厅或酒吧的销售额可能会受到打击。特别是此次调查中90后在回答“平时工作和生活很难保持平衡的理由”时,11。8%的人的答案是“有聚餐、工作之外的聚会等惯例”,在全体调查对象中比例最高。因此,以二十几岁年轻人为主要目标顾客的餐饮行业预计将遭受重创。在此情形下,预计商业版图也将重新划分。
如何引导90后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尹正求(音)于2018年6月在自己的脸书上写道:“一场海啸正在袭击HRD,HRD已被判死刑。”他说,如果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间变成40小时或52小时,首当其冲的将是人力资源开发(HumanResourent,缩写为HRD)行业,因为培训时间原本也应包括在工作时间之内,这样一来,很多培训内容会被压缩。不知道一周52小时工作制是否会真的会导致传统HRD行业的崩溃,但HRD将出现根本性变化是毋庸置疑的。说不定,公司今后需要花钱才能购买员工下班后的时间。
90后的上班族下班后,有的人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掏钱参加聚会,有的人加入文化中心学习各种课程,还有一些人应该会报班学习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还有学习外语。既然工作时间缩短了,那么公司完全可以想办法引导员工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这与之前在公司内部接受培训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以前,公司要求上班时加入培训项目,或听网络课程。随着工时制度的变化,这种培训方式会慢慢消失。但是,公司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学费支援,以引导员工进行某种学习,这将成为HRD发展的新趋势。另外,学习方式不一定非得是听课。如果说企业HRD的大方向是“提高职员的工作效率”,那么也可以为职员提供获得充分休息或修炼身心的培训。
LG集团子公司SERVEONE正在运营一个被称为西方代表性冥想技法的“心灵修炼计划”。近3年来,SERVEONE以“职场内的幸福”为目标,从职员到经理级均需在昆池岩的度假村参加“心灵修炼计划”,这是员工进修的必修课程之一。如果一周52小时工作制以后,此类冥想课程难以为继,为了员工们能继续保持心理健康,公司可以考虑支持员工学习其他同类课程。
一周可能只工作4天吗
韩国首次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是在2004年7月。此后,一周5天工作制逐渐在所有行业推进了。但是,在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以前,韩国国内两方的意见曾一度针锋相对。反对阵营认为,还没有完全跃升为发达国家的韩国不能轻率地效仿发达国家,不然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但10多年后的今天,一周5天工作制已稳定下来,而且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结果。最近开始有人建议,韩国能不能效仿美国和英国,实行4天工作制。
英国公共卫生专家约翰·阿什顿(JohnAshton)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每周4天工作制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同时还可以降低失业率。他说:“在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的情况下,劳动者因为休息时间不够而倍感压力,甚至有人还得请病假。精神健康对劳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他还说:“一些人忙得要发疯,另一些人却没有工作。”因此,他提议引入每周4天工作制。21
美国谷歌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Page)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时间持续减少将成为时代趋势,他还主张应该进一步压缩工作时间。在公布的视频资料中,佩奇和著名风险投资企业科斯拉创投公司的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Khosla)、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还公开讨论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佩奇和科斯拉指出,1900年美国9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2000年这一比例仅为2%,并强调缩短劳动时间是大势所趋。佩奇说,“毋庸置疑,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的时代”,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无须长时间辛苦劳动。人要生活,就需要住宅、安全、子女教育等,但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源和劳动。佩奇表示,投入必须领域的资源和劳动还不到社会全体劳动力和资本的1%。22
其实佩奇并非提出缩减工作天数的第一人,墨西哥通信业巨头、世界新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在接受财经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如果一周只有3个工作日,我们就会有更多休息时间来提高生活品质。此举将会催生更健康、生产效率更高的劳动力。”“人们在年轻时应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后。”为此,他提议每周工作3天、每天工作11小时,剩下的4天用来休息。他还补充道,减少工作时间后,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还要为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不断学习。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缩短工作时间。那么,实际上有没有企业愿意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间,尝试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呢?
1930年的家乐氏——一天6小时工作制
全球顶尖的食品生产商家乐氏的创始人威尔·凯洛格(WillKellogg)在1930年大恐慌开始时,将1500名职员的工作时间从每天8小时缩短为每天6小时。当时,家乐氏公司总裁路易斯·布朗(LewisBrown)也发言支持了创始人的决定,他说:“如果将8小时3班倒工作制改为6小时4班倒,就能给居住在巴特尔克里克的300多名家长提供工作岗位和工资。”但是,这样一来,就得减少现有人员的工资。于是,家乐氏提高了时薪,并承诺提供津贴,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
不仅如此,家乐氏还意识到,人们正在一个迅速转动的劳动和消费的怪圈中迷失自我,并且因为这种狂热而脱离群体。本杰明·哈尼卡(BenjaminHunnicutt)在《家乐氏公司的每天6小时上班制》(Kellogg'sSix-HourDay)一书中说,布朗和家乐氏在自由市场上进行的财物和劳务、自由交换劳动并不意味着盲目消费至上主义和对人类天然资源的无尽压榨。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飞跃,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也取得了成功。
巴特尔克里克地区的工人们欣然接受了多出的两小时闲暇时间。他们主要在家里陪家人或见朋友,在享受了时间带来的解放感后,他们也开始关注起休闲生活来。妇女们做针线活、侍弄庭院、造访邻居、一起做饭;男人们运动、打猎、去图书馆等。哈尼卡表示:“两小时的闲暇时间成为唤起劳动者对家庭、共同体和市民权意识的宝贵契机。”
家乐氏的一天6小时工作制让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工作时间缩短后,工人们工作起来更加卖力。此前,每人每小时可平均包装切成小块的全麦饼干83块,但工作时间减少后,每小时的人均包装数量增加到96块。间接费用和劳务费、劳动相关事故也有所减少。在暂时中止这一做法后,1946年实施的民意调查显示,77%的男性工人和87%的女性工人仍然愿意选择每周30小时工作制,即使这样会导致工资有所减少。
虽然缩短工时制取得了成功,而且深受大众欢迎,但家乐氏在1943年不得不中断这一做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人手不足、产品需求增多,工厂只能重新回到8小时工作制。当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正着手制定一系列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标准化政策,这也是今天大多数企业采用的制度。家乐氏也只能顺应这个决定。但后来有劳动者表示:“大家都以为每天工作8小时就能回家,但事实并非如此。”
就在写作的当下,家乐氏公司又出现了回归一天6小时工作制的呼声。在美国、大部分欧洲地区和澳大利亚,也掀起了呼吁通过闲暇时间充电,重塑社会资本的运动,人们希望借此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以及共同体的价值。
韩国也有企业进行过缩短工作时间的尝试。2018年,新世界集团成为韩国首个实行一周35小时工作制的大企业。如果以每周5天工作40小时为标准,相当于每天减少1小时的工作时间。为了取消加班现象,让员工在下午5点准时下班,公司实行下午5点30分电脑强制关机制度。如果没有主管人员的事先批准,电脑将无法重新启动,从而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加班。另外,公司内部定期公开经常加班的部门,并在干部、部门负责人的人事评价、奖项上做出相应的扣分。
虽然有不少人对这种做法表示担忧,但是半年之后,组织成员的满意度似乎很高。在新世界集团工作的朋友申某(1988年生)介绍说:“我们也没想到真的会实行35小时工作制。但到目前为止,35小时工作制执行得还算比较彻底,职员们的满意度也很高。”伴随着这种变化,一些实行每周4天或每周4。5天工作制的企业也在不断出现。
以送餐App“送餐民族”闻名的“优雅的兄弟们”公司将每周一上午指定为休息日,实行周一下午开始上班的每周4。5天工作制。出版社金英社也从2015年开始实施4。5天工作制,每周只工作到周五下午1点。综合旅行社“旅游博士”将隔周的周五指定为休息日,目前正在试运行每周4天工作制。运营住宿软件“这里怎么样”的公司“创意者”(WithInnovation)每周一上午休息,午餐时间为90分钟,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当然,对缩短工作时间做出响应的企业仍是极少数,而且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仅限于试运行阶段。
乌托邦时代的每周4天工作制
乌托邦人将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只安排6小时工作。从早上到中午工作3小时,正午吃午饭。午饭后休息2小时,然后再工作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