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1页)
02
清一哥说着,盖上便当盒盖。“日本的林业成为夕阳产业已经多年,即使是大山林地主,坐在家里享清福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后来我渐渐了解,清一哥不仅林业技术一流,经营山林也很有一套。
清一哥彻底养护那些较易采伐、离村庄比较近的山林,有计划地改造成高效率的山林,只要采伐周期顺利,树龄三十年的杉木也可以赚钱。由于国产木材价格暴跌,只要能够稳定供应一定数量、规格统一的木材,就足以对抗需要额外运输费用的进口木材。拥有广大山林的清一哥可以办得到。
在林业的世界,树龄三十年的树算是年轻的。用与喜的话来说,是“小毛头树”。很懂得生意之道的清一哥当然也注意到了利润更高的树木。
清一哥家里是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山林地主,听说以前光是中村家拥有的山,就可以从神去走到大阪。三重县中西部到大阪的山几乎都是他家的,规模相当庞大。
之后,中村家卖了一部分山林,目前拥有的山林比以前少,但中村家代代细心植林,仍然拥有不少长了很多高大的杉树和桧树的山林。
树龄大部分在七八十年,甚至更长。采伐时,超过一百年的杉树和桧树会很费工夫,需要相当的技术和心力,由于林业人手严重不足,很多地主只能忍痛放弃深山里的这些大树,任凭它们生长。
但清一哥把焦点锁定在那些想要“打造出有品质坚持的家”的客户身上。他和建筑公司和营造公司签约,打出“按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木材”的口号,也就是创造出“中村林业”这个品牌。或许有人认为木材需要什么品牌,但是,那些深受“病态住宅”之苦或是想要打造“善待大自然的家”的人,仍然愿意出高价选择中村林业这个品牌。如今,中村林业接高单价的订单接到手软。清一哥的计划成功,他的战略获得胜利。
而且,清一哥手上掌握了神去山这张王牌。在村庄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神去山的山顶,那里也是神去村的最高峰。神圣的深山,那里……啊呀,这件事也等日后有机会再写了。
在了解中村家所有的山林有两百五十六个东京巨蛋球场那么大后,午休的时间也结束了。大家做着简单的伸展操,活络筋骨。下午继续栽植树苗。大家各自背起装了树苗的袋子。
就在这时,与喜的手机响了。在山上听到了手机铃声觉得很是格格不入,是酒店小姐打来的吗?因为我之前向美树姐做了保证,所以就竖起耳朵仔细听。
“与喜,出事了!”
手机里传来美树姐的声音:“山太失踪了,你们赶快回来!”
一行人提早下山,回到村庄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祐子姐从家里冲了出来,扑倒在清一哥的怀里。
“怎么办?怎么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到清一哥松了一口气的关系,祐子姐哭了起来。“山太原本在庭院里玩,我稍不留神,他就不见了。”
“别担心,很快就会找到的。”
清一哥抚摩着祐子姐的背,语气平静地说。
村民都聚在清一哥家里。山太是在上午十点左右失踪的。大家看到祐子姐在找儿子后,主动帮忙一起在村里四处寻找。
繁奶奶也在清一哥家。她说,“东家的少爷失踪是大事”,要求美树姐把她背了过来,但年迈的繁奶奶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坐在清一哥家客厅的角落。
所有人都一脸抑郁的表情。山太是小孩子,不可能走多远,可已经找遍了整个村庄,就是找不到,难道是掉进了河里,或是被外人带走了?
我想起山太天真无邪的笑容,胸口隐隐作痛。坐在旁边的与喜也不发一语,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在山上工作时,可能担心会引发山林大火,所以大家都没有抽烟的习惯。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与喜抽烟。
有几个人分头去村庄寻找,但都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是不是该报警?”
终于有一人开口了,他是住在河对岸的山根大叔。听到他这么说,坐在客厅里的人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有没有去兵六沼找过?”
“山太怎么可能走去那么远的地方?”
“谁知道呢?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别说了,真不吉利。”
“河边有没有脚印?”
“叫你别说了,对了,有没有看到来路不明的车子?”
“如果有外车,早就用广播通知了。”
神去村有发生灾害时用的广播,平时主要用来通知“有陌生的车子进入本村,请大家注意居家安全”,可见这里真的是很少有外人造访的乡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