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1页)
(三)
(诸位注意,从此处起,下文并无任何波澜起伏的戏剧性,多的是对某些抽象概念之探讨的记叙,若只想读故事,可于此处弃稿打住了。)
我自负完整地记叙过椰子姑娘和稻子先生的十三年爱情长跑,于斯人所知不可谓浅。
可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我忽然发现对稻子先生解读不了了。
他那时开始谋划一件很难用言语描述清楚的事情,性质和意义都极抽象,某种意义上讲,背道而驰于这个时代,乍看之下,莫名其妙。
反正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挺疯的。
那是件非营利的事情,甚至于钱会赔掉不少,若真上马,将耗去他接下来人生中的大量精气神和小宇宙,却显而易见地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换来多大的收益。
初闻那个消息时,我费解了半天,不知他所谓何求。
若是想实现自我价值,那著书立说岂不更善巧方便?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他虽是个现象学学者,但本职工作是建筑设计,他谋划的那件事却和他的本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可椰子姑娘却说,其实关系很密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建筑。
像当初稻子先生支持她另辟路径从头再来一样,椰子姑娘对于稻子先生的那个想法百分百认可加支持,为此她甚至开始计划收缩蒸蒸日上的新事业战线,腾出精力和时间,方便加油打气、辅佐和照料。
她甚至为那个想法做好一份赔钱企划书,规划好了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帮稻子先生把钱赔掉。
总之是一个正常人家的媳妇儿干不出来的事儿,她干得兴致勃勃的。
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爱他,对于她的这种爱的方式,我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能消化得了。
椰子姑娘说,稻子先生谋划的事情,叫“旅行私塾”,与他一直以来所致力的“感知体验”有关。这个私塾非营利性质,他想用所知所学去帮助一小部分人,以对得起自己的所知所学……
啥私塾?啥叫感知体验?有啥用?
非营利?做善事呢?言传身教是很耗费心力和精力的事情呢,不会影响建筑设计师工作吗?
稻子先生说:评估过了,会有影响,但从鸟瞰这场人生的角度去分析的话,是很值得去做的。
椰子姑娘说:简直太值得了,多有意思的事情啊!
先前也没发现他们有这么理想主义的倾向哦……
窗外是灯火璀璨、车水马龙的深圳,邻桌是各种谈生意经的人们,面前的两口子自自然然地看着我,两张自自然然的面庞,于是我糊涂极了。
他们说:算了算了,不聊这个了,吃菜吃菜……
知道是拿我当朋友才和我分享,我可不想他们因为我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而失望,饭桌终不是对谈的好地方,为解惑故,约好了笔谈,断断续续在网上聊了很久,最终我把问答整理提炼了一下,我和稻子先生的。
椰子姑娘曾说过:可能他觉得他愿意去开口的话题,你够呛能听得懂吧……
她说中了……
确实有些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