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成因 甄宝玉送玉的真相解开红楼梦的最大谜团(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好了,既然“甄宝玉送玉”是发生在仙境的故事,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的情节:

情节一:甄宝玉把贾宝玉送到仙境,贾宝玉归位神瑛侍者;

情节二:甄宝玉把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通灵宝玉还原成石头,石上呈现《红楼梦》全文。

之所以“大荒山”也可以算作是仙界,是因为《红楼梦》第一回就说“大荒山”是空空道人在“访道求仙”时经过的地方。既然是“访道求仙”,那么“大荒山”应该就是在仙界,或是一个仙界和人间交界的地方。

实际上,“大荒山”这个名字的典故应该也是出自《邯郸记》的《仙缘》。在《仙缘》这出戏里,吕洞宾把卢生带到蓬莱仙境,面见八仙,就曾经把蓬莱仙境称作“荒山”:

(生)是也。(张)卢生前来。(生跪介)(张)你虽然到了荒山,看你痴情未尽,我请众仙出来提醒你一番,你一桩桩忏悔者。

现在我们需要用上之前得出的结论——甄宝玉就是曹雪芹。把曹雪芹替换甄宝玉,就会发现,“甄宝玉送玉”的情节只可能是:

情节一:曹雪芹把贾宝玉送到仙境,贾宝玉归位神瑛侍者;或

情节二:曹雪芹把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通灵宝玉还原成石头,石上呈现《红楼梦》全文。

那么,这两个情节哪一个更合理呢?

四、曹雪芹去过大荒山?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情节一,即“曹雪芹把贾宝玉送到仙境,贾宝玉归位神瑛侍者”。如果是这样,好像有问题,说不太通。

首先,如果是曹雪芹把贾宝玉送到仙境的,那曹雪芹一定要是个神仙才行。在《仙缘》中把卢生送到仙境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红楼梦》中把甄士隐、柳湘莲送到仙境的是跛足道人,也是位神仙。但是曹雪芹是个凡人,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度脱贾宝玉?他怎么可能把贾宝玉带到仙境呢?

曹雪芹恃才傲物,自比“真宝”,我们都信服。但他如果自比神仙,是不是有点太不要脸了呢?他应该不好意思这么写。

其次,如果“甄宝玉送玉”送的玉是贾宝玉,这句话写成“甄宝玉送玉”就有些奇怪。为什么不写“甄宝玉送贾宝玉”或是“甄玉送贾玉”呢?书中也很少把贾宝玉直接简称为“玉”。

我们再分析一下情节二,即“曹雪芹把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通灵宝玉还原成石头,石上呈现《红楼梦》全文”。

这样说得通吗?

乍一看好像也说不通,曹雪芹怎么可能去过大荒山?

等等,曹雪芹真的没去过大荒山吗?我好像在哪儿看到过……

我赶紧查了查脂砚斋批语,发现曹雪芹好像真的去过大荒山!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红楼梦》第一回脂砚斋批语

这里脂砚斋的意思是:《红楼梦》没写完,曹雪芹就眼泪流尽、去世了。我常常为曹雪芹而哭,泪也快流尽了。每每想去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再去问曹雪芹,但无奈遇不到癞头和尚啊!郁闷啊!

石兄这个称谓,脂砚斋一般用来称呼通灵宝玉,但有的时候也用来称呼贾宝玉或者曹雪芹,这里的语境显然是指曹雪芹。脂砚斋想要去大荒山找曹雪芹,说明曹雪芹就在大荒山,或至少去过大荒山。

曹雪芹去过大荒山?这怎么可能呢?

话说到底有人曾经去过大荒山吗?我查了一下,书中去过大荒山的只有三个人。除了一僧一道外,去过大荒山的只有空空道人,而且空空道人是唯一一个去过大荒山的凡人!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红楼梦》第一回

空空道人不仅去过大荒山,而且就是他把《红楼梦》的全文从大荒山的那块大石上抄录回来,带回人间的。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一回

那么,空空道人到底是谁?难道他就是曹雪芹吗?

我查了一下,发现有一种说法是,曹家被抄后举家搬到北京,曹雪芹先是住城里,后来搬到西郊的黄叶村。据说曹雪芹经常沿小道步行到附近的白家疃村,还自制药石,给当地的村民看病,所以他在白家疃的荒凉之地上有了一处居所。关键的是,白家疃村南面山上有一座小庙,只有十平方米,因为庙中没有神祇偶像和牌位,空空****,当地人叫它“空空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