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成因 甄宝玉送玉的真相解开红楼梦的最大谜团(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空空庙”和“空空道人”很接近。也许“空空道人”这个名字的灵感就取自“空空庙”?

而且,据说曹雪芹当年还用“空空道人”做过斋号。吴恩裕先生所著《有关曹雪芹十种》中的《考稗小记》曾说:

“得魏君藏‘云山翰墨冰雪聪明’八字篆文,谓为雪芹所书。按篆文并不工。下署‘空空道人’,有‘松月山房’阴文小印一方,刻技尚佳,……见之者邓之诚先生谓的确为乾隆纸,而印泥则不似乾隆时物,盖乾隆时之印泥色稍黄云云。余为谓倘能断定为乾隆纸,则印泥不成问题。盖不惟此印泥本即为浅朱,即使为深朱亦不能必其为非乾隆时物。‘空空道人’四字尚好。此十二字,果为雪芹所书否,虽不可必,然1963年2月晤张伯驹先生,谓‘空空道人’四字与其昔年所见雪芹题海客琴樽图之字,‘都是那个路子’云。”

无论这些考证是否有道理,但即使单看《石头记》原文中对空空道人的描写,说他将《石头记》“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也能感到这个空空道人很可能就是作者假托的一个名字。

空空道人很可能就是指曹雪芹自己!

所以说,空空道人去大荒山抄录《石头记》,很可能就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一个比喻。脂砚斋说“石兄”去过“青埂峰”,应该也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一个比喻!

五、解开“甄宝玉送玉”之谜

既然是这样,“甄宝玉送玉”的情节如果是甄宝玉把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通灵宝玉还原成石头,石上呈现《石头记》全文,那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情节了。

甄宝玉是曹雪芹,石头是《石头记》。

甄宝玉送玉,玉变成石头,石上呈现《石头记》这部小说。这个情节完全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过程的一个精彩的隐喻!

而且,“大荒山无稽崖”有着“荒诞无稽”的寓意,而小说正是虚构的,也是“荒诞无稽”。所以“大荒山无稽崖”也是对《石头记》小说创作的一个很恰当的比喻。

我们试想一下,在《红楼梦》的最后一章,贾宝玉大彻大悟,升仙而去,归位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在天界重聚。通灵宝玉则恰好落在甄宝玉的手中,他也许受到癞头和尚或是跛足道人的指引,将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无稽崖,通灵宝玉还原为石头,石头上呈现出它在人间的所见所闻,也就是《石头记》的全文。

这个情节实际的意思是,曹雪芹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把曹家的真事隐去,借说贾家的事情,虚构成小说《石头记》。

这才是“甄宝玉送玉”的真相!

六、甄贾宝玉和庄周梦蝶

“甄宝玉送玉”原来就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譬喻!

对于这个结论有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贾宝玉曾经梦到过甄宝玉。如果甄宝玉是现实中的曹雪芹的话,贾宝玉怎么可能梦到曹雪芹呢?

这个问题很好。但请你细看一下这段甄、贾宝玉梦中相遇的文字,到底是贾宝玉梦到甄宝玉,还是甄宝玉梦到贾宝玉呢?

宝玉心中便又疑惑起来:若说必无,然亦似有;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心中闷了,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盘算,不觉就忽忽地睡去,不觉竟到了一座花园之内。宝玉诧异道:“除了我们大观园,竟又有这一个园子?”正疑惑间,从那边来了几个女儿,都是丫鬟。宝玉又诧异道:“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也竟还有这一干人?”只见那些丫鬟笑道:“宝玉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宝玉只当是说他,自己忙来赔笑说道:“因我偶步到此,不知是那位世交的花园,好姐姐们,带我逛逛。”众丫鬟都笑道:“原来不是咱家的宝玉。他生的倒也还干净,嘴儿也倒乖觉。”宝玉听了,忙道:“姐姐们,这里也更还有个宝玉?”丫鬟们忙道:“宝玉二字,我们是奉老太太、太太之命,为保佑他延寿消灾的。我叫他,他听见喜欢。你是那里远方来的臭小厮,也乱叫起他来。仔细你的臭肉,打不烂你的。”又一个丫鬟笑道:“咱们快走罢,别叫宝玉看见,又说同这臭小厮说了话,把咱熏臭了。”说着一径去了。

宝玉纳闷道:“从来没有人如此涂毒我,他们如何更这样?真亦有我这样一个人不成?”一面想,一面顺步早到了一所院内。宝玉又诧异道:“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忽上了台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那边有几个女孩儿做针线,也有嬉笑顽耍的。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宝玉听说,心下也便吃惊。只见榻上少年说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个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头,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宝玉听说,忙说道:“我因找宝玉来到这里。原来你就是宝玉?”榻上的忙下来拉住:“原来你就是宝玉?这可不是梦里了。”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且又真了。”一语未了,只见人来说:“老爷叫宝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个宝玉就走,一个宝玉便忙叫:“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细读这段文字,我们就能发现,这里不仅是贾宝玉“忽忽地睡去”梦见甄宝玉,而且甄宝玉也“作了一个梦”,梦见了贾宝玉!

贾宝玉梦见甄宝玉,实际上是庄周梦蝶的翻版!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其大意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他飞呀飞的,停在花上睡着了,结果梦见自己是庄子。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中变成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中变成蝴蝶的庄子。

有人曾经也看出甄、贾宝玉的梦中相遇是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但是大家并没有了解曹雪芹用这个典的真实目的。

实际上,贾宝玉梦见甄宝玉,即贾宝玉梦见曹雪芹。而根据庄周梦蝶的典,表面上是贾宝玉梦见了曹雪芹,实际上是曹雪芹梦见了贾宝玉!

小说是现实的投影,梦境是现实的映像。

贾宝玉是曹雪芹虚构的人物,也可以比喻成曹雪芹梦境中的人物。因此,曹雪芹梦见贾宝玉,就是对曹雪芹塑造贾宝玉这个小说人物的一个很好的比喻。所以,把贾宝玉写进曹雪芹的梦里,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七、甄宝玉和通灵宝玉

有的读者可能还会问,脂砚斋说“《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这说明甄宝玉手上肯定是有通灵宝玉的。但他是怎么得到这块玉的呢?

关于这一点,书上的线索很少。不过我们仍然能从一些蛛丝马迹当中推断出一两个合理的情节。

首先,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听到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大彻大悟,还当场做了首民谣,作为《好了歌》的解注。这首解注可不得了,预示了《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命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