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红楼梦的艺术拓本(第2页)
而且,这里描写林黛玉的情生,文字有些蹊跷,曹雪芹点到为止,但似乎有点性暗示。
“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
听到一句唱词,怎么就站立不住了?我以前读到这里也没多想,只感叹林黛玉内心太敏感,身体也弱了点,所以就蹲身坐下了。
但后来仔细看了看“你在幽闺自怜”这句话的语境,才发现这部分唱词原来是一段艳曲!讲的就是杜丽娘在梦中受到柳梦梅的挑逗,然后两个人在后花园里**的那一段:
〔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惊喜,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鲍老催〕〔末〕单则是混阳蒸变,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颠。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呀,**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向鬼门丢花介〕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看见没有?柳梦梅唱完“在幽闺自怜”这句,就强抱着杜丽娘温存欢会去了,而且后面还有很多隐晦描写**的唱词。再想想林黛玉听后为什么会“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
你懂的。
这回的回目就叫做“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曹雪芹也承认牡丹亭是艳曲。不过多说一句,既然是艳曲,怎么可能“警”芳心呢?用个“迷”字还差不多。我忍不住想说:“老曹,你这个‘警’字用得太虚伪了!”
不过听听艳曲又怎样?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就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奇女子。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有觉醒的自我意识,敢于挑战礼教的约束,是杜丽娘人格的延续。
不过这种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在几百年前有点过于前卫,因此难免受到周围环境的打压。杜丽娘的丫鬟春香第一次提到这个象征着情爱的后花园,就被陈最良老师用荆条打。
〔末〕哎也,不攻书,花园去。待俺取荆条来……〔末〕又引逗小姐哩。待俺当真打一下。〔末做打介〕
——《牡丹亭》第七出《闺塾》
杜丽娘的母亲甄氏也不同意女儿去后花园。
〔老旦〕你这贱材,引逗小姐后花园去。倘有疏虞,怎生是了!〔贴〕以后再不敢了。〔老旦〕听俺分付:
〔征胡兵〕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问绣窗针指如何?逗工夫一线多。更昼长闲不过,琴书外自有好腾那。去花园怎么?〔贴〕花园好景。〔老旦〕丫头,不说你不知:
〔前腔〕后花园窣静无边阔,亭台半倒落。便我中年人要去时节,尚兀自里打个磨陀。女儿家甚做作?星辰高犹自可。〔贴〕不高怎的?〔老旦唱〕厮撞着,有甚不着科,教娘怎么?小姐不曾晚餐,早饭要早。你说与他。
——《牡丹亭》第十一出《慈戒》
同样地,在《红楼梦》中,大观园这个环境也备受家长们提防。袭人就曾劝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王夫人听了大为赞赏,后来还抄检了这园子,就是怕有“见不得人”的事发生。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可见,无论是后花园还是大观园,都因为是情生之地,而成为家长们的忌讳之地。
另外,说大观园借鉴《牡丹亭》的后花园,还因为大观园里就有牡丹亭!
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
——《红楼梦》第十七回
那么《牡丹亭》中的后花园呢?
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昼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史,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后花园中也是“牡丹亭”“芍药阑”并提!而且“牡丹亭”“芍药阑”都是情爱欢会的地点。大观园对南安府后花园的借鉴还不够明显吗?
不仅如此,大观园和南安府后花园一样,里面还有一个道观!
后花园中的道观叫做梅花观,是杜丽娘死后她的父母修的,里面安置了杜丽娘的神位。梅花观由石道姑看守。
〔外〕陈先生有事商量。学生奉旨,不得久停。因小女遗言,就葬后园梅树之下,又恐不便后官居住,已分付割取后园,起座梅花庵观,安置小女神位。就着这石道姑焚修看守。那道姑可承应的来?
——《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
大观园中的道观叫做栊翠庵,由妙玉看守。而且有意思的是,栊翠庵和梅花观一样,里面也有梅花!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
——《红楼梦》第五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