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红楼梦的艺术拓本(第4页)
6.牡丹
《牡丹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魂丹”。
《红楼梦》:薛宝钗抽花签得到“艳冠群芳”的“牡丹”。
解析:杜丽娘在牡丹亭还魂,牡丹本身就是还魂的标志。薛宝钗抽花名时抽到牡丹,暗示宝钗与还魂之间的联系。
7.金钗
《牡丹亭》:“金钗客寒夜来家,玉天仙人间下榻”“你看他含笑插金钗”“泥渍金钗”——金钗客就是还魂后的杜丽娘。
《红楼梦》:“薛宝钗”“金锁”“金玉良姻”。
解析:金钗在《红楼梦》中与金、钗二字最配的当然是薛宝钗。林黛玉还魂后的薛宝钗,正与《牡丹亭》中“金钗客”完全对应。
8.扫花
《牡丹亭》:“欲唤花郎,扫清花径”。——杜丽娘游后花园前,请花郎扫花。
《红楼梦》:“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脂砚斋:写出扫花仙女。)”——黛玉在大观园扫花。
解析:黛玉、宝玉扫花这个片段,主要借鉴的是《邯郸记》中的何仙姑扫花,以及后来卢生升仙、接替何仙姑在蓬莱扫花的故事。《红楼梦》的扫花片段,主要是为了衬托林黛玉、贾宝玉本来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的神仙身份,以及预示他们在幻历人间后,终将返回仙界。所以脂砚斋这里评道“写出扫花仙女”。同是《邯郸记》作者的汤显祖,看来很喜欢扫花这个细节,因此也将其嵌入了《牡丹亭》之中。
(二)贾宝玉
9.透露结局
《牡丹亭》:“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不可泄露。”——冥界胡判官向杜丽娘透露人物结局。
《红楼梦》:“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警幻仙姑通过判词和红楼梦曲向贾宝玉透露人物结局。
10.似曾相识
《牡丹亭》:柳梦梅拾到杜丽娘的自画像,“成惊愕,似曾相识”。
《红楼梦》: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11.美人画像
《牡丹亭》:柳梦梅对杜丽娘的自画像说话——
待小生狠狠叫他几声:“美人,美人!姐姐,姐姐!”……“咳,俺孤单在此,少不得将小娘子画像,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赞之。”
《红楼梦》:
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的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自然冷静,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想着,便往书房里来。刚到窗前,闻得房内有呻吟之韵。宝玉倒唬了一跳:敢是美人活了不成?
解析:画上的杜丽娘在《牡丹亭》中真的复活了。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则对画像说:“敢是美人活了不成?”
12.镜花水月
《牡丹亭》:“虽则似空里拈花,却不是空中捞月”。——杜、柳之恋。
《红楼梦》:“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宝玉与黛玉之恋情是镜花水月,宝玉和宝钗之姻缘不也是如此?
(三)甄宝玉
13.甄氏
《牡丹亭》:“内有夫人甄氏”——杜丽娘之母甄氏。杜宝一度以为夫人甄氏已被叛军杀死,但后来与甄氏重聚,以为甄氏是假的。但“真”氏怎可能是假的?
《红楼梦》:“内中只有江南甄家”。
14.真宝
《牡丹亭》:“何为真宝?”“小生倒是个真正现世宝”“由来宝色无真假,只在淘金的会拣沙”。——柳梦梅形容自己是“真宝”。“真宝”自然要对应“假宝”,“假宝”应该是暗指朝廷重臣杜宝吧?
《红楼梦》:“甄宝玉”“贾宝玉”。
15.读书人不得志
《牡丹亭》:读书人柳梦梅不得志而吟诗——“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老腐儒陈最良不得志而吟诗——“灯窗哭吟,寒酸撒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