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脂砚斋是谁 史湘云的归宿破解红楼梦最暧昧的谜团(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世难容》——妙玉

《喜冤家》——贾迎春

《虚花悟》——贾惜春

《聪明累》——王熙凤

《留馀庆》——贾巧姐

《晚韶华》——李纨

《好事终》——秦可卿

刘心武先生发现了这个重大问题,并提出了自己新的设想。他认为《枉凝眉》是湘云和妙玉合写,认为《枉凝眉》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史湘云这朵海棠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刘心武先生虽然看出了红楼梦曲不工整的问题,但他认为《枉凝眉》写的是湘云,就大错特错了。

刘心武先生可能忘了,《红楼梦》故事的起因就是神瑛侍者要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下凡给神瑛侍者“还泪”。所谓的“幻缘”“还泪”不就是《枉凝眉》中说的“奇缘”“泪珠儿”吗?《枉凝眉》中“阆苑”和“仙葩”对应的也就是仙境和绛珠仙草。所以这首词无疑是指绛珠仙草的,而不是史湘云。书中其他地方也没有任何暗示史湘云是神仙的伏笔,说她是“阆苑仙葩”实在是太牵强了。

不过,刘心武先生是敢于问问题的,所以我很佩服他。很多红学家明明听到这个问题了,但就是不愿意正视问题,只是一味打压新的意见。这样的话,永远搞不清楚真相。

真相是什么呢?我在前文中已经分析了,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绛珠仙草,这就是为什么脂砚斋说“钗黛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前文中有非常多的论据,请读者朋友们参考。

因此,“阆苑仙葩”指的不仅是林黛玉,还有薛宝钗,所以《枉凝眉》也是钗黛合写!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枉凝眉》其实和《终身误》一样,每支曲黛玉、宝钗都各占一半。整个红楼梦十二曲其实从来就非常工整,每个女子都各有一支曲。

《终身误》——林黛玉和薛宝钗

《枉凝眉》——林黛玉和薛宝钗

《恨无常》——贾元春

《分骨肉》——贾探春

《乐中悲》——史湘云

《世难容》——妙玉

《喜冤家》——贾迎春

《虚花悟》——贾惜春

《聪明累》——王熙凤

《留馀庆》——贾巧姐

《晚韶华》——李纨

《好事终》——秦可卿

所以说,红楼梦十二曲根本没有不工整的问题。学者们以后请别再费心去把《枉凝眉》硬套在史湘云或是别人身上了。形容史湘云的只有《乐中悲》。

另外,周汝昌先生个人认为,《红楼梦》的女一号应该是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人。估计刘心武先生也是受到这个观点的影响去解读“阆苑仙葩”的。

但是,周先生这个观点忽略了很多小说中的事实。例如,红楼梦曲的第一支就说“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就是说《红楼梦》的故事是悼念薛宝钗(金)和林黛玉(玉)的。

我在前文中也分析过,《红楼梦》故事开始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奇缘,小说最后也会以两人在仙界的重聚为结尾,因此整部书的主线就是围绕着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而写的。神瑛侍者在人间化身为贾宝玉,绛珠仙草在人间先后化身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因此,人间的爱情故事一定是在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展开的。

贾宝玉绝不会和史湘云发生什么爱情故事,否则就偏离造历幻缘的主线了。癞头和尚曾经说过“冤孽偿清好散场”,也就是说,当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冤孽偿清”的时候,人间的故事就该“散场”了,绝对不会再有什么爱情故事续集了。

对于贾宝玉送麒麟的事情,脂砚斋评语也说是“间色法”,是间色而不是换色,说明主线脉络是不会变的。

还有人分析过,从书中的文字看,贾宝玉和史湘云之间的关系纯属兄妹之情。例如,当听说史湘云要出嫁后,贾宝玉没有表示一点难过或不快。如果说两个人之间早有什么意思,作者不可能这么处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六、史湘云嫁给甄宝玉了吗?

按理说,这篇文章已经写完了。我已经解答了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的三个主要疑问,所以已经可以得出史湘云没有嫁给贾宝玉的推断。

第一,“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的双星在《长生殿》和几乎所有古诗词中都是牵牛星、织女星的意思,没有两个寿星的意思。而且《长生殿》中引用《白头吟》的典故,所以可以确信“白首双星”的寓意是夫妻离散。这符合史湘云和卫若兰之后的命运,但不符合史湘云和贾宝玉多年后相遇结合的假设。

第二,即使史湘云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史湘云也不会嫁给贾宝玉。因为曹雪芹不是贾宝玉,而是甄宝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