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记 林黛玉还魂绛珠仙回生(第5页)
【薛宝钗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贾宝玉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首先,林黛玉用的是“借得梅花一缕魂”,暗示林黛玉的魂是借来的。向谁借的呢?当然是绛珠仙草。魂既然是借了,当然要还的。而且这里的梅花也大有深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死后就是葬在梅花观的梅树下,后来也在此地还魂回生。所以林黛玉诗中的“借得梅花一缕魂”,就是预示林黛玉会像杜丽娘一样死后还魂。
其次,与林黛玉相对应,薛宝钗用的是“冰雪招来露砌魂”。“雪”谐音“薛”,即薛宝钗“招来”“魂”。也就是说,林黛玉死后,薛宝钗会招来绛珠仙草的魂魄!
最后,宝玉用的是“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这两句暗示得更加清楚了。先看第一句“出浴太真”,指的是杨贵妃,而宝玉曾经把体态丰盈的薛宝钗比作杨贵妃的。这里的“冰”也是暗示“雪”(“薛”)。所以“出浴太真冰”指的就是薛宝钗,“作影“即成双,指婚姻。因此,这第一句的直白解释就是——薛宝钗是妻子。
再看第二句“捧心西子”,指的是西施。《红楼梦》中一直把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比作西施。这里“玉”也是指“黛玉”。所以“捧心西子玉”就是指林黛玉。因此,这第二句的直白解释就是——林黛玉是魂魄。
让我们把宝玉做的两句合起来,“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它暗含的意思就是:“薛宝钗是妻子,而林黛玉是魂魄”——这就是贾宝玉将来面对的状况。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而薛宝钗的魂魄仍是绛珠仙草。贾宝玉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其实是一个人——绛珠仙草,因为神瑛侍者命中注定的情缘只属于绛珠仙草。
七、金钗是还魂的象征
1.《牡丹亭》中的金钗
金钗在《牡丹亭》中是还魂的象征。杜丽娘还魂后与柳梦梅相会时,就有诗句:
金钗客寒夜来家,玉天仙人间下榻。
——《牡丹亭》第二十八出《幽媾》
这里的“金钗客”指的就是还魂后的杜丽娘。
在柳梦梅帮助杜丽娘回生后,“金钗”还被用作形容杜丽娘回生后的样子:
艳质久尘埋,又挣出这烟花界。你看他含笑插金钗,摆动那长裙带。翠黯香囊,泥渍金钗。
——《牡丹亭》第三十六出《婚走》
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有一把“金锁”,名字上又有“钗”字,她与宝玉的婚姻被称为“金玉良姻”,她的判词也是“金簪雪里埋”。所以“金钗”二字最配薛宝钗。
既然绛珠仙草的形象借鉴了《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而杜丽娘还魂、回生后的象征物品是金钗,这又说明林黛玉还魂的对象就是薛宝钗。
2.《长生殿》中的金钗
金钗除了在《牡丹亭》中是还魂的象征,在《长生殿》中也是定情、还魂、再续前缘的象征。《长生殿》讲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生死之恋,金钗和钿盒不仅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定情信物,也是杨玉环还魂后的精神寄托,更是帮助杨玉环和李隆基感动织女娘娘、再续前缘的重要道具。
这金钗、钿盒,是娘娘分付殉葬的。
——《长生殿》第二十五出《埋玉》
[哭介]怎忘得定情钗盒那根节。[出钗盒与贴看介]这金钗、钿盒,就是君王定情日所赐。妾被难之时,带在身边。携入蓬莱,朝夕佩玩,思量再续前缘。只不知可能够也?
——《长生殿》第四十七出《补恨》
收拾钗和盒,旧情缘,生生世世消前愿。
——《长生殿》第五十出《重圆》
3.作为还魂草的金钗
金钗还是一个中药名,就是金钗石斛,而金钗石斛又被称作还魂草,据传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而且我们之前分析过,金钗石斛还是绛珠草的原型,这又暗示了还魂与宝钗的关系。
八、牡丹是还魂的标志
《牡丹亭》讲的是杜丽娘还魂的故事,而且杜丽娘就是在“牡丹亭内进还魂丹”而还魂的,因此牡丹本身就是还魂的标志。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大家玩儿占花名的游戏,宝钗占到的就是牡丹。把宝钗安排成牡丹,又是在暗示宝钗与还魂的联系。
另外,林黛玉占花名时抽到芙蓉(指水芙蓉,即荷花)。《牡丹亭》也有提到芙蓉,而且是在杜丽娘回生后:
似倩女返魂到来,采芙蓉回生并载。
——《牡丹亭》第三十六出《婚走》
可见,薛宝钗、林黛玉的花名牡丹、芙蓉,都借鉴了《牡丹亭》中的典,而且都与还魂有关。
九、蘅芜暗示还魂
大家知道,薛宝钗住在“蘅芜苑”,薛宝钗的别号也是“蘅芜君”。而“蘅芜”本身就暗示还魂!
传说汉武帝梦见李夫人给他蘅芜香,醒来,香气经久不绝。后来,蘅芜被当作能召回死人魂魄的一种香料。《长生殿》中的道士杨通幽应召为杨玉环招魂,就提到要采蘅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