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记 林黛玉还魂绛珠仙回生(第2页)
(杜丽娘:)“奴家杜丽娘女魂是也。只为痴情慕色,一梦而亡。凑的十地阎君奉旨裁革,无人发遣,女监三年。喜遇老判,哀怜放假。趁此月明风细,随喜一番。呀,这是书斋后园,怎做了梅花庵观?好伤感人也!”
——《牡丹亭》第二十七出《神游》
以往红学研究者都承认,脂砚斋的批语“《牡丹亭》中伏黛玉死”,预示着林黛玉会像杜丽娘一样因情而亡。但大家忽略的是,既然《牡丹亭》的杜丽娘有还魂的情节,那么“《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是否预示着林黛玉死后也会还魂呢?
很有可能!
而且,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茗玉小姐和杜丽娘,就会发现两个故事如出一辙。杜丽娘也是大家闺秀,也是独生女,也是知书识字,也是十七岁一病而死,死后也是修了祠堂,也是有人烧香拨火,之后杜丽娘也是还魂了!
再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茗玉小姐的名字也大有玄机。“茗玉”倒过来就是“玉茗”,而“玉茗先生”就是《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汤显祖写作的地方就是临川老家的“玉茗堂”,他创作的四部戏曲也被称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开场戏里就提到“玉茗堂”:“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原来,茗玉小姐的故事就是从《牡丹亭》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牡丹亭》!
丽娘小姐、茗玉小姐、黛玉小姐的细节比较:
(1)独生女
丽娘:“夫人单生小女,才貌端妍,唤名丽娘”。
茗玉:“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
黛玉:“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
(2)知书识字
丽娘:“有女颇知书,先生长训诂”。
茗玉:“小姐知书识字”。
黛玉:“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3)父母爱如珍宝
丽娘:“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
茗玉:“老爷太太爱如珍宝”。
黛玉:“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
(4)名字
丽娘:《牡丹亭》是玉茗堂四梦之一。
茗玉:茗是茶的意思,而茶是青色的。
黛玉:黛是青黑色。
(5)死亡时间
丽娘:十七岁。
茗玉:十七岁。
黛玉:十七岁?
(6)死亡原因
丽娘: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茗玉:一病死了。
黛玉:因情而病,因病而亡?
(7)死后祠堂
丽娘:“起座‘梅花庵观’,安置小女神位”。
茗玉:“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
黛玉:死后修祠堂?
(8)死后还魂
丽娘:“似倩女返魂归来,采芙蓉回生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