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记 痴人的执着与救赎揭秘贾宝玉的结局真相(第3页)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也借悼念晴雯,表达了他对这些恶意中伤的愤慨:
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木石之约就这样被荼毒荒废。
有人问,林黛玉受到污蔑、攻击的时候,贾宝玉难道不会出来维护吗?他难道不会反抗吗?
我想说,如果贾宝玉在场,他一定会这么做。
可惜那时他并不在家,他被关进了牢里!
四、牢狱之劫
1.狱神庙
我们知道,八十回后贾家将经历抄家,贾家人等也将有各自的悲惨经历。在这次抄家后,贾宝玉应该是被抓进了监狱。关于此,最主要的证据是第二十回中脂砚斋的批语。当时文中提到宝玉,脂砚斋批语道: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
以及脂砚斋在第二十六回的批语:
“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狱神庙慰宝玉”“‘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说明红玉和茜雪曾经到狱神庙看望、安慰过宝玉。那么,狱神庙是什么呢?
沿袭往朝,明清监狱往往设有狱神庙,如濮文暹在《提牢琐记》中提及刑部有诸神,有总司、分司,统尊之曰“狱神”,中龛祀皋陶,旁龛所祀者包括关帝、龙神、门神、药王等。“诸神朔望则祀,履任则祀,报赛日(神的生日)则祀,勾决日则祀”,其用意在于“神道设教,用佐良箴”。狱官、狱卒和人犯等长年拜祀狱神,各求所愿:囚徒冀得狱神庇护而希望早脱牢狱之苦;而狱官、狱卒则望借助狱神之威,震慑囚犯,以求监狱安宁。
狱神庙等监狱庙宇的设立,初衷是利用人们敬鬼神的心理,震慑犯罪之人以及徇私枉法的官员,但是在清代的审判实践中,很多狱神庙变成非法羁押嫌疑犯、嫌疑犯亲属、证人和其他涉案人员的私牢,甚至成为衙役狱卒借机敲诈渔利的场所。更有甚者,也有衙役私建庙宇,专门用来敲诈涉案人士,营私舞弊。
狱神庙通常设立在监狱的最外面,狱神庙稍往里面一点是轻囚,再往里面就是重囚、死囚。康熙三十三年(1694),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有记载监狱的四层,而最外面就是狱神庙:
第一层近狱神庙者为软监,一切重案内从轻问拟者、应追赃未完及拟徒候遣者,居之;第二层稍进者为外监,流罪及人命窝逃正犯、偷窃未结者,居之;第三层又进者为里监,所谓重监是也,人命正犯、已结拟辟及强盗审明情可矜疑者,居之;第四层最深邃者为暗监,所谓黑狱是也,强盗、历年缓决及新盗拟辟者,居之。
所以说,茜雪等人到狱神庙探望贾宝玉,说明主要有这么两种可能:一、贾宝玉因为贾家出事被牵连入狱,被暂时收押在狱神庙或是软监;二、贾宝玉被判罪收监,例行到狱神庙拜祀时,遇到茜雪等人探视。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贾宝玉当时肯定是失去人身自由的。
2.“一捧雪”与通灵宝玉
贾宝玉牢狱之劫的原因,在前文也有一些暗示。例如第十八回元春点的四部戏被脂砚斋称作全书的四个“大过节、大关键”,其中第一出戏是《一捧雪》中的《豪宴》,脂砚斋说“伏贾家之败”。
所以说,贾家的败落应该就是莫家败落的翻版。
《一捧雪》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莫怀古家有一个祖传玉杯,是件稀世珍宝,因为色白如雪,所以得名“一捧雪”。莫怀古上京拜见奸相严世藩,并把自己曾经好心收留的门客汤勤推荐到严世藩府上任职。没想到汤勤趋炎附势,一上任就撺掇严世藩夺取莫怀古家的玉杯。莫怀古不敢不给,就请巧匠做了个赝品送了去,但被汤勤识破。严世藩大怒,将莫怀古抄家,莫怀古只好离家逃亡。莫怀古最后走投无路,莫家仆人莫成只好代主赴死。汤勤霸占了莫怀古的小妾薛雪艳,但薛雪艳新婚晚上把汤勤刺死。后来,莫怀古的儿子莫昊冒死上书,洗清了父亲的不白之冤,莫怀古和家人团聚。
通灵宝玉的原型就是那“一捧雪”玉杯!(通灵宝玉的原型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邯郸梦》中的磁枕、《牡丹亭》中的石道姑、甚至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等。)
通灵宝玉不仅身世稀奇(贾宝玉含玉而生),而且还具有“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的神奇功能,简直是无价之宝。所以,贾家之祸的一个导火索很可能就是有权势的人想霸占这块通灵宝玉,据为己有。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权势极大的忠顺王(对应严世藩),而撺掇忠顺王夺玉的应该就是贾家一手培养起来的贾雨村(对应莫怀古的门客汤勤)。
而且,贾赦为了敲出石呆子家的古扇,曾经借贾雨村的手迫害石呆子。那么因果报应,贾家的头号政敌忠顺王为了夺玉,很可能也会借助贾雨村迫害贾家。
3.活地狱
贾宝玉被关进监狱,人身安全就非常令人担忧了,他的处境将极其危险!忠顺王为了抢夺他手中的通灵宝玉,肯定会把他往死里整。官员和狱卒也想着勒索钱财,肯定是各种凌辱虐待。
要知道,清朝的监狱很黑暗的。有一本叫《活地狱》的书,介绍的就是清朝的监狱环境,十分恐怖。各种虐待,就是为了讹犯人的钱。狱卒会用镣铐把犯人的手拷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让他站不能站、躺不能躺。女性犯人都被拉去做妓女赚钱。就连死刑犯都有办法,比如绑绳子这个小事上就能敲出钱来,绑绳子的时候可松可紧,紧的可以直接把人绑骨折……
可以想象,贾宝玉这种娇生惯养的贵族公子,如何受得了这些虐待?估计支持不了太久。
4.误窃与拾玉
有人说,贾宝玉把通灵宝玉交出去不就行了么?可是问题没那么简单,因为当时通灵宝玉很可能已经丢了,贾宝玉想交出也交不出。
之所以说通灵宝玉丢了,是因为第八回中脂砚斋的批语。当时描写“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这是袭人每晚例行的工作,为了宝玉“次日戴时冰不着脖子”。而就在这里,脂砚斋的批语揭示了通灵宝玉被窃的信息:
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晴雯茜雪二婢又为后文先作一引。
“塞玉”“误窃”,说明通灵宝玉后来被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