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情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第1页)
草木情: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
一、钗黛合一,还是钗黛一身?
“钗黛合一”,老听人这么说,但我很懵懂。后来听了红学家们的解释,我愈发糊涂了。
俞平伯先生提出过“钗黛合一”,但其实这句话最早是脂砚斋(很可能是曹雪芹的妻子)说的: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馀,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使二人合而为一”,是说林黛玉和薛宝钗在第四十二回合成了一个人。什么叫合成一个人?这本身就非常诡异。
有红学家说,黛玉代表理想宝钗代表现实,理想和现实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人格。还有红学家说,黛玉和宝钗本来性格脾气不同但后来和好了。但这些解释实在牵强得可以。说二人性格互补就行了嘛,或者说二人成为闺蜜就好了嘛,何必说什么合而为一呢?
更加诡异的,是脂砚斋说的第一句话——“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这可不是说“钗黛合一”,而是说“钗黛一身”!
脂砚斋说,林黛玉和薛宝钗名字虽然不同,但就是同一个人!
这个怎么理解?是某种比喻么,还是真的是一个人?
历来的红学家都认为是某种比喻。但在某个寂静的深夜,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如果这不是比喻,而是真的呢?林黛玉和薛宝钗有没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呢?
背后不禁有点发凉。
当然,如果林黛玉和薛宝钗真的是同一个人,很多红学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以前不明白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什么被写在同一个判词、同一支曲里。如果是一个人,当然要写在一起喽。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难道贾宝玉精神分裂吗?不对啊,其他人也都林妹妹、宝姐姐地叫着,贾府全家都精神分裂的话,这小说也过分了。是我精神分裂也不可能是贾宝玉啊。
既然贾宝玉不是精神分裂,那么在现实世界,林黛玉和薛宝钗肯定就是两个人。但等等——贾家所处的世界并不是现实世界!
根据曹雪芹的设定,林黛玉是仙界绛珠仙草的化身,是到人间来“造历幻缘”、体验生活的。贾家所处的人世其实是个虚拟世界。
林黛玉既然是绛珠仙草的化身,如果林黛玉和薛宝钗真的是同一个人的话,是不是说薛宝钗也是绛珠仙草的化身?!也就是说,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绛珠仙草的两个分身?!
这个假设是不是太荒诞了?毕竟从没有红学家这么说过。但是,脂砚斋的话咱们也不能轻易忽略,难道绛珠仙草下凡时真的化身成了两个人?
我赶紧查了一下《红楼梦》的原文,发现曹雪芹还真没有直说绛珠仙子就是林黛玉,只是通过描述她爱流泪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她就是绛珠仙草,到人间就是还泪来的。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薛宝钗和绛珠仙草有联系吗?
二、薛宝钗和绛珠仙草
1.草木之人
《红楼梦》开篇说,绛珠仙草生在三生石畔,受神瑛侍者灌溉,修成女体,成了仙了。后来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子就也跟着神瑛侍者下凡了。绛珠仙草说要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给神瑛侍者,报答他前世的灌溉之恩。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仔细看看这里对绛珠仙草的描述:绛珠草、草胎木质,这和薛宝钗有关系吗?
草!(请不要删,我没在骂人。)
薛宝钗的薛字是草字头!这就是绛珠草的草?
林黛玉的林字呢?木字旁。草胎木质——一个是草,一个是木!
这是不是太牵强了呢?还有别的暗示吗?
我查了一下,发现林黛玉也曾经说“草木之人”:
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只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脂砚斋:自道本是绛珠草也。)
注意啊,林黛玉没有说“我”,而是说“我们”——“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我们”是谁啊?草木之人——林黛玉是木,薛宝钗是草,两人合在一起才是草木之人啊!
而且脂砚斋在这里也强调,“草木之人”指的就是“绛珠草”。
还有什么线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