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红楼梦的艺术拓本(第1页)
《牡丹亭》:《红楼梦》的艺术拓本
《牡丹亭》梗概:南安府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知书识字,在游园后触景生情,梦中遇到书生柳梦梅,与其共云雨之欢。杜丽娘醒后因思念柳梦梅抱病而亡。杜宝夫妇将其葬在后花园的梅树下,并修建梅花观安置其灵位。杜宝夫妇后奉圣旨离家,与叛军作战。恰逢柳梦梅进京赶考路上,留宿梅花观,杜丽娘的鬼魂与柳梦梅半夜相会。在杜丽娘的指引下,柳梦梅开棺,杜丽娘回生,柳、杜私订终身。杜宝平乱有功,但与太太甄氏失散,以为甄氏已死。柳梦梅战乱后只身找到杜宝,但杜宝不相信女儿复活,反认定柳梦梅妖言惑众,将其囚禁,并要将其问斩。这时柳梦梅中状元的消息传来,皇帝召见杜宝一家,认可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婚姻。杜宝也和甄氏团聚。
一、大观园与后花园
大观园是一座情爱的花园。
在这个花园里,发生了不少情爱故事。除了宝、钗、黛的感情纠葛,还有宝玉和袭人的初尝禁果,小红、贾芸的相思传帕,贾蔷和龄官的两厢痴愿,司棋和表哥的半夜**等等。
只怪这座园子太美、太浪漫,撩动了少男少女们的春心。
大观园里湖光山色,美丽如画,李纨形容它“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黛玉形容它“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宝钗形容它“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这座大观园的原型到底在哪里呢?
对此红学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金陵小仓山的随园,以前是曹家所建,后来辗转由清代学者袁枚买下;也有人说是在北京后海边上的一个园子,周汝昌先生则具体指向北京后海的恭王府;还有人说是北京的芷园、南京的明故宫、南京的织造府等等。
个人觉得这些都不是大观园最主要的原型。大观园的原型应该是《牡丹亭》中的后花园,因为大观园中的有些东西,只有这个后花园里有,其他那些园子里都没有。
比如说花神。
大观园里可是有花神的,这点很多人可能没注意。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有读者可能会问,祭拜花神并不能说明真有花神存在吧?但如果你留意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给巧姐治病时说的话,就会发现这花神好像真的在这园子里!
刘姥姥道:“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去。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凤姐儿笑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南京的随园可没有花神,北京的恭王府也没有花神,但《牡丹亭》的后花园中可是有花神的!
〔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采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而且,在杜丽娘到后花园春游之后,就是这个花神带她入梦,让她在梦中和柳梦梅云雨欢会的。
花神是百花之神,也是情爱之神。后花园中有花神,因为《牡丹亭》中的后花园就是一座情爱的花园。
杜丽娘的父亲杜宝是南安的太守,这后花园就是南安府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景致秀丽,“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情爱故事,就是从杜丽娘游园开始的。
只因老爷延师教授,读到《毛诗》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悄然废书而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春香因而进言:“小姐读书困闷,怎生消遣则个?”小姐一会沉吟,逡巡而起。便问道:“春香,你教我怎生消遣那?”俺便应道:“小姐,也没个甚法儿,后花园走走罢。”
——《牡丹亭》第九出《肃苑》
〔贴〕故此了。小姐说,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书要埋头,那景致则抬头望。如今分付,明后日游后花园。〔末〕为甚去游?〔贴〕他平白地为春伤。因春去的忙,后花园要把春愁漾。〔末〕一发不该了。
——《牡丹亭》第九出《肃苑》
“后花园要把春愁漾”。可见,这个后花园是少女怀春、伤春之地,也就是情生之地。
在这个后花园里,杜丽娘触景生情;在这个后花园里,杜丽娘和柳梦梅梦中相会;在这个后花园里,杜丽娘寻梦不得;在这个后花园里,死后的杜丽娘化为鬼魂,与柳梦梅夜半相会;在这个后花园里,柳梦梅将杜丽娘的棺木打开,助杜丽娘回生,两人结成连理……
南安府的后花园就是一个情爱的花园。
荣国府的后花园呢?同样如此。
元春省亲后,贾宝玉和女孩子们都搬进大观园里住。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别住进园子里的怡红院、潇湘馆和蘅芜苑,三人间微妙的感情纠葛从此开始。
大观园也是情生之地。
林黛玉在大观园中漫步时,因为听到戏班唱《牡丹亭》的曲子而感慨缠绵、心痛神痴,而她听到的正是杜丽娘在游园后的唱词!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都是杜丽娘形容后花园的唱词。林黛玉在大观园中听到这些唱词,大观园和后花园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