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篇(第4页)
我注意到,刘姥姥喝的是老君眉。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此茶又名仙茶!
神仙喝仙茶,自然再合适不过。
3.老妖精
王熙凤为给贾母逗乐子,给刘姥姥头上戴花,众人笑刘姥姥:“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老妖精了!”
老妖精?众人似乎不经意间说出了什么秘密。
4.阆苑
红楼梦曲《枉凝眉》中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里的阆苑仙葩指的是绛珠仙草。
那阆苑是什么呢?
阆苑也称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也就是西王母的居所!
5.刘姥姥的出场时间
刘姥姥出场非常靠前,是在全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而之前的第五回就是警幻仙子在太虚幻境开示贾宝玉那一回。
书中直书警幻仙子是神仙,在仙界亮丽夺目,她给的预示也几乎是明说,所以大家知道她是神仙,可以预示人物命运。但紧接着警幻仙姑出场的刘姥姥,大家很容易忽略,但其实她也是神仙,也在预示人物命运,而且这个神比警幻仙姑还大。
二、刘姥姥来贾家的目的
既然刘姥姥是西王母下凡,她来贾府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预言人物命运。
刘姥姥给贾家老小讲了茗玉小姐死后还魂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预示了林黛玉因病而死、死后还魂的结局。
这里多提一句,就是刘姥姥打量林黛玉的细节。
大家知道,刘姥姥情商很高、嘴很甜,见一个姑娘夸一个。比如她见到惜春,就夸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但是刘姥姥见到黛玉的时候,虽然“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竟然一个夸奖的字都没说,还岔开了话题!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贾母主动介绍外孙女儿黛玉给刘姥姥,但刘姥姥就是没夸她,这是为什么呢?我以前也不明白,但后来了解到刘姥姥是神仙、可以看透一切,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这是因为刘姥姥看到林黛玉命不长了!当然说不出什么好话!
反而,刘姥姥预知惜春将来要出家,是一心向佛之人,所以才夸奖她,说什么“别是神仙托生的罢”这样的话。
后来,刘姥姥又在与王熙凤的对话中预示了巧姐的结局,说巧姐将来能够“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正所谓因果缘定。因为贾母有慈悲心,王熙凤也是偶然善心一动,接济了一番西王母下凡的刘姥姥,才使巧姐儿后来逢凶化吉,在贾家倾覆后得到刘姥姥的收留。
第二、预言大祸临头,警示贾家上下
《红楼梦》书中的设定是,人物自身有时能够借诗词、谜语、酒令等说出自己的结局,但能预示多个人物结局、能预示整个贾家命运的,往往都是神仙一级的人物,例如警幻仙子、一僧一道。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最高的神,不仅预示了林黛玉、巧姐的结局,还预示了整个贾家的衰败。
在刘姥姥讲故事的时候,一提到“柴”字,贾家突然就起火。火谐音“祸”,就是预示贾家未来将遇到的抄家之祸。
刘姥姥在行酒令的时候说“大火烧了毛毛虫”,也是在预示贾家之祸。毛毛虫暗喻贾府,这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交代了。冷子兴形容贾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第七十四回,探春形容贾家时也用了这个比喻:“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而且,在刘姥姥给大姐儿看病的时候,刘姥姥对王熙凤说:“院子里不干净”,“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哪个坟圈子不跑去”。刘姥姥这分明是把大观园比做是坟冢!满园坟冢,就是贾府未来的命运!
刘姥姥通过讲故事、牙牌令和闲谈话语,预示了贾家之祸。可惜贾府全家只顾着取笑刘姥姥,对这些警示充耳不闻。
警幻仙子在太虚幻境向宝玉展示了金陵十二钗卷册以及红楼梦十二曲,就是通过预示人物命运,希望宝玉觉悟。然而贾宝玉在看了判词、听了红楼梦曲后,“痴儿竟尚未悟”。
同样地,作为西王母化身的刘姥姥,也预示了贾家人物命运,也做了警示。可惜贾家上下也都未悟,只把她当做笑料消遣而已。
警幻仙子和西王母对贾家的开示,一个大雅,一个大俗;一个是明说,一个隐藏得极深。
三、曹雪芹创作刘姥姥的真实意图
刘姥姥这个形象,很多人都觉得只是穿针引线、插科打诨的。但也有分析家曾经指出刘姥姥身上的很多特点。例如,孙玉明先生分析过刘姥姥的“风趣幽默”“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红楼梦艺术论》(王国维、林语堂等著)中也评价刘姥姥“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很多人也同意,曹雪芹设计刘姥姥这个人物,是通过朴实农民的眼睛观察贾家,反映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应该也符合曹雪芹本意。不过,如果仅止于此,真有点小看曹雪芹的境界了。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刘姥姥的真实身份是西王母。那么,曹雪芹创作刘姥姥的真实意图就自然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