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雪芹其人 曹雪芹不是贾宝玉(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曹雪芹其人:曹雪芹不是贾宝玉?

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贾宝玉的故事就是曹雪芹的自传。很多红学家这么说。

我不服。要较真一下。

如果贾宝玉的故事都是曹雪芹的生活,很多事情没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贾宝玉刚出生嘴里就含着一块玉,这我就不信了。曹雪芹刚出生嘴里会含着玉吗?而且那玉上面还有字迹,还是篆文,这要是真事我把头割给你。

还有贾宝玉曾经神游太虚幻境,跟着警幻仙姑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听了红楼梦十二曲,这些词和曲预示了十二钗的结局。这完全是神话故事,不可能是曹雪芹亲身经历过的事。

既然这些事情不是真的,估计小说中贾宝玉的事情还有好多都是虚构的,不能都当成真事看。

有读者会说,你这人也太较真了。怎么可能写得一模一样呢?!小说中的人物是借鉴真人真事,但不可能原样照搬啊!

哎,这么说我还真不同意。因为我发现《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就是原样照搬真实人物。而且被照搬的这个真实人物就是作者曹雪芹本人!但是,这个人物并不是贾宝玉!

什么?你问我这个人物是谁?

答案其实很简单:曹雪芹不是贾宝玉,而是甄宝玉!

《红楼梦》前八十回对甄宝玉的笔墨不多。甄宝玉这个人物在前八十回原著中只正面出现过一次,还是在贾宝玉的梦里,其余都是通过别人口中的介绍。甄家是酷似贾家的望族,甄宝玉又是酷似贾宝玉的公子。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曹雪芹要描写一个和贾家如此相像的甄家,又要描写一个和贾宝玉如此相像的甄宝玉。

其实从字面上你马上能理解原因:贾宝玉是假的,甄宝玉才是真的!“贾氏”就是“假事”,“甄氏”才是“真事”啊!

也就是说,贾家的很多事情是虚构的,甄家的事情才是曹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贾宝玉是个虚构的人物,而甄宝玉才是曹雪芹自己啊!

《红楼梦》第一回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说明《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用虚构情节呈现的作品。但大家也许没有注意到,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名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甄事隐”和“贾语存”。也就是说,甄家的事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即曹家旧事,而通过贾家的虚构故事来映射。

而且,脂砚斋也屡次暗示,甄家的事就是真事。例如第二回贾雨村提到“甄家”,脂砚斋就评论道:“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直言“甄家”是“真正之家”。

还有在七十一回脂砚斋有评语:“好,一提甄事。盖真事将显,假事将尽。”这里直接把“甄事”比作“真事”,说明“甄事”就是曹家真事。

所以说,甄家才是曹家,甄宝玉才是曹雪芹!

贾家的很多故事可能都是编的,但甄家的事错不了,就是曹家的真实历史!

一、甄家才是曹家

除了“甄”“贾”谐音“真”“假”以外,《红楼梦》文本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甄家就是曹家呢?

1.位置

甄家位置——金陵。

贾家位置——北京。

曹家位置——金陵。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和冷子兴大谈贾家和甄家的家事,其中就透露了甄家“在金陵城内”,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同样,曹家几代——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頫——都任江宁织造,而江宁也是南京的古称。

可见,甄家和曹家居住的地点是相同的。

贾家的位置反而和曹家不同。贾家居住的地方是今天的北京。例如书中说贾雨村送黛玉到贾府(第三回)说是“入都”,薛宝钗到贾府也说是“入京”(第四回)。这里的“都”“京”,指的是都城北京。

当然关于贾家的位置,学者们曾有争议。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辨》一书中就指出,虽然书中很多地方都说贾府在北京,但大观园中却存在着很多南方才常见的植物,比如“大观园中有竹,有苔,有木香、茶蘼、蔷薇,冬天有梅花,席面上有桂花,喝的是隔年雨水;怎么可能是说北方的事情?”除此之外,很多学者参与辩论,有的说大观园在北方,有的说大观园在南方,各自都提供了很多证据。

其实,贾家的位置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只要理解了甄家是曹家真事,而贾家是虚构故事,就知道大观园本是虚构的,所以兼具南方和北方特色。曹家几代在南京生活,曹雪芹自然会把南方的生活细节融入贾家的故事里来;曹家败落后,曹雪芹本人又在北京生活过多年,所以把贾家的故事定位在北京,然后把南北的元素都融进小说里,是很自然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