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记 林黛玉死亡案件的科学推理(第2页)
为了验证植物学书上的理论,我还专门跑到母校清华大学的荷塘边做了测量。我选了三个位置做了测试,一处约0。27米,一处约1。2米,一处约1。27米。与植物学书上写的完全一致!0。3-1。2米就是人工荷塘的设计水深范围!
大观园池塘的水很浅,除了荷花这个细节外,还有其他细节佐证。例如,贾家人等曾经在池塘里坐过船,而这个船是靠撑的。这在第四十回中有详细的描述。
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舡。贾母道:“他们既预备下船,咱们就坐。”
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众人扶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这一只,落后李纨也跟上去。凤姐儿也上去,立在舡头上,也要撑舡。
凤姐儿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到了池当中,舡小人多,凤姐只觉乱晃,忙把篙子递与驾娘,方蹲下了。
既然是撑船,水就不可能太深,要不然撑杆都够不着水底。所以,撑船的细节也能印证大观园池塘的水很浅。
水很浅,淹不死人,道理很简单。
当然,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林黛玉在别的地方沉湖行不行?一定要在大观园内么?这样问的读者可能不清楚古代女性和现代女性的区别。现代女性天天想去哪里都可以,而古代未出嫁的少女,一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天天深居简出。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更是如此。女孩子们不仅很少出门,出门也要有人陪同。整部《红楼梦》中,几乎都没有看到林黛玉出过贾府的门。在那样的年代,林黛玉独自跑出大观园,然后找个地方投水,这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说,那些坚持沉湖说的学者们,是不是没有好好观察大观园的水文地理呢?
2.林黛玉嫌水脏
当然除了这种独门的植物学分析,我们还可以从林黛玉说的话看出,她根本不会选择沉湖自尽。原因很简单,林黛玉嫌水脏!
在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这个故事中,宝玉本来建议“把花扫起来,撂在水里”,但是黛玉却说: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在林黛玉看来,池塘里的水看着干净,但是流出去外面以后就会被各种浊物污染,因此花瓣不能撂在河里。
林黛玉对花瓣都如此珍惜,何况对自己的身体。明知会被“脏的臭的”“糟蹋”,自己怎么会跳进这不清不楚的水里呢?
因此,从林黛玉的内心分析,沉湖也绝对不是她的选择。
3.“潇湘妃子”的真实寓意
我相信,让沉湖派想到沉湖这个死亡方式的,一定是林黛玉的别号“潇湘妃子”。
传说舜帝的王妃娥皇、女英二人追随舜巡视南方,当来到洞庭、湘水时,得悉舜已死,二人便泪洒斑竹,投水以殉,化为湘水女神,或称湘夫人、湘妃、潇湘妃子。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种满竹子,而且林黛玉天**哭,因此探春把林黛玉比作湘妃,并送了她“潇湘妃子”的别号: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按照沉湖派的思路,既然林黛玉被称为“潇湘妃子”,而潇湘妃子又是投水死的,那么林黛玉应该也是投水死的。
这是个大胆的假设,也是个合理的假设,提出这个假设的学者至少看了潇湘妃子的典故。可惜这个结论没有经过小心求证。
无论从大观园池塘的深度,还是林黛玉对洁净的癖好,还有林黛玉的前世病根(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讨论),沉湖都不可能是林黛玉的结局。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问,如果“潇湘妃子”不是暗示林黛玉投水,这个别号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暗示么?
当然有。“潇湘妃子”的寓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层含义,潇湘妃子娥皇、女英看到舜帝死了,泪洒斑竹,从而湘妃竹上有了泪斑。而林黛玉也是爱流泪,她到人间就是为还泪的。第二层含义,潇湘妃子是因情而亡的,林黛玉也是因情而亡。
前两层含义学者们基本都能看到,但难的是第三层含义。这第三层含义并不是预示投水,而是人数!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两个人,而绛珠仙子也是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这才是潇湘妃子典故中最深层次的寓意。。
这才是曹雪芹把林黛玉比作“潇湘妃子”的深层次原因。
4.“冷月葬花魂”与沉湖有关吗?
沉湖派的另一个论据是中秋联句中林黛玉说的“冷月葬花魂”。当时正值中秋月夜,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即兴对诗。最后两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中,“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赋的,“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赋的。
沉湖派认为“冷月葬花魂”预示着黛玉沉湖,但是我凝视着这五个字,许久许久,但是无论如何,我实在看不出来有投水的意思。这句根本就没有提到水啊!
沉湖派也许会说,一定要加进“寒塘渡鹤影”的意境才行。好吧,“寒塘”确实有水了,但这有问题啊!“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说的,应该是预示史湘云的命运,怎么能随便用在林黛玉身上呢?而且,就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两句都是在形容林黛玉之死,这两句的意境也跟沉湖没有关系啊!
“寒塘渡鹤影”的意境是:一只仙鹤飞过,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池塘上。“冷月葬花魂”的意境是:在寒冷的月夜,花魂被埋葬了。这两句的意思都与沉湖的意境差太多了。如果曹雪芹真的要暗示黛玉沉湖,得让黛玉吟出“寒塘葬花魂”之类句子才说得过去吧。
二、论上吊说之荒谬
也有学者认为林黛玉是上吊死的。这种说法只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论据,那就是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玉带挂在树上,是不是预示着林黛玉会上吊自杀呢?
当然不是。让我同样地用植物学的知识来驳倒你吧。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此条判词的插图。让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下,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第五回
请注意,这条判词的插图上画着“两株枯木”。就笔者看来,光是“两株枯木”这四个字,就与上吊的情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