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生石 石头的三生三世与石头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邯郸记》-《红楼梦》

吕洞宾-二仙(度人的神仙)

磁枕-石头通灵宝玉(神仙带到人间的宝物)

卢生-贾宝玉(被度的人)

当然,石头的“戏份”远远超过《邯郸记》中的磁枕。

石头作为《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视角,有时还会跳脱开本来的叙事节奏,以第一人称叙述情节,十分有趣。例如第十五回,宝玉抓到秦钟的把柄后,就寝时“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这时突然转换成通灵宝玉的视角,来了一句第一人称的叙述:“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账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通灵宝玉有时还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扭转乾坤。例如第二十五回,贾宝玉受到马道婆妖术蛊惑,生命垂危。这时二仙出现,利用通灵宝玉治愈了贾宝玉的病。癞头和尚还对通灵宝玉讲了一段话:

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可叹你今朝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癞头和尚对通灵宝玉说“沉酣一梦终须醒”,再次强调了后文人间梦醒的情节,而“冤孽偿清好散场”,也预示着石头最终的回归。可见,石头一直伴随着《红楼梦》故事,作为主人公人间幻历之旅的旁观者和见证者,贯穿全书始终。

2.《牡丹亭》中的石道姑

石头这个角色,除了借鉴《邯郸记》中的磁枕,还借鉴了《牡丹亭》中的石道姑这个人物。石头和石道姑有如下相似点:

(1)同样的名字:都有“石”字。

(2)同样的出身:都是被人所弃。

石头的出身是: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石道姑的出身是:

贫道紫阳宫石道姑是也。俗家原不姓石,则因生为石女,为人所弃,故号“石姑”。

(3)同样的特质:通灵

通灵宝玉之所以有“通灵”这两个字,因为它是神仙带到人间的,本身就带有仙气,还具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的功能。第二十五回贾宝玉被赵姨娘施邪术弄得奄奄一息时,通灵宝玉还被一僧一道用来治疗贾宝玉的病。

石道姑也是连接凡人和冥界、可以通灵的角色。在杜丽娘临死之前,石道姑也去为杜丽娘治过病,为杜丽娘贴过符、念过咒。特别是石道姑为杜丽娘“开设道场”“招魂”之后,杜丽娘的鬼魂马上就出现了。可见石道姑特殊的通灵身份。

(4)同样的作用:故事的见证者、婚姻的缔结者

《红楼梦》中的石头幻化成通灵宝玉后来到人间,一直伴随贾宝玉,成为贾宝玉人间故事的见证者。这一点与石道姑的作用也比较类似。因为石道姑在《牡丹亭》故事中充当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柳梦梅和杜丽娘爱情的见证者。

另外,《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还是金玉姻缘的缔结者。大家知道,薛宝钗和贾宝玉之所以被称作“金玉姻缘”,是因为薛宝钗有一把金锁,而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薛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所以说,石头通灵宝玉还充当了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的缔结者。

这个婚姻缔结者的作用很可能也是承袭《牡丹亭》里的石道姑的,因为石道姑不仅帮助柳梦梅开棺复活了杜丽娘,而且还成全了柳梦梅和杜丽娘的婚姻,也是二人婚姻的缔结者。

3.《一捧雪》中的玉杯

《一捧雪》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关于玉杯“一捧雪”的故事。戏文内容前文已做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一捧雪》和《红楼梦》的设定类比如下:

《一捧雪》-《红楼梦》

一捧雪玉杯-石头通灵宝玉

莫怀古-贾宝玉(玉的主人)

严世藩-忠顺王(夺玉者)

汤勤-贾雨村(卖主求荣者)

三、《石头记》的三段落

石头经历了三生三世,而石头上呈现的《石头记》也是个三生三世的故事。

《石头记》前八十回的叙事是从仙界开始的,故事的展开则在人间。八十回后,除了要完结人间的故事,《石头记》最终会以仙界的情节作结尾。这是因为:

1.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下凡有去有还

按照书里第一回的设定,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本是仙界的神仙,他们两个一同下凡,神瑛侍者是为了“造历幻缘”,绛珠仙子是为了还泪: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