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木情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留意了一下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

草!竟然是三个草字头!

这是强烈暗示薛宝钗“草”的属性啊!什么草?绛珠草!

还有吗?

对了,“薛”字还谐音“血”,而血是红色、绛色的呀,就是绛珠草的绛!

书中介绍绛珠草的时候,脂砚斋还评论说:“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血泪,是不是也是薛泪呢?

2.绛珠仙草与金钗石斛

只是因为“薛”是草字头就说是“绛珠草”吗?只是因为“薛”字谐音“血”就说是“绛”和血泪吗?曹雪芹是不是太肤浅了呢?薛宝钗和绛珠仙草之间有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联系呢?

这我们得看看绛珠仙草的一个重要原型——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是一种中草药,在《神农本草经·卷一·上经·石斛》中有记载:“生六安水,傍石上”,就是生长在六安水的石头旁边。

而绛珠草呢?是生长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也就是灵河岸上的石头旁边。这与金钗石斛的生长地方十分相似。

“西方灵河”对应“六安水”,“三生石畔”对应“傍石上”。所以说,曹雪芹应当是借用了《神农本草经》中对金钗石斛的叙述,来描述他心爱的绛珠仙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金钗石斛的形状和色泽:

石斛名义未详。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石斛从生石上……其茎叶生皆青色,干者黄色。开红花。

可见,“开红花”的金钗石斛也符合绛珠草“绛珠”的颜色。

我找了一张金钗石斛的照片。没开花的时候,叶子又绿又长,很像草;开花以后,中间的花蕊就像一颗红色的珠子,而且是向下垂着的。这都与绛珠草的字面含义相符合(绛珠,是红色的珠子;绛也谐音降,可以理解为垂着的珠子)。

既然绛珠仙草的原型是金钗石斛,那么金钗石斛的“金钗”,不又和“薛宝钗”对应上了么?!薛宝钗名字上就有“钗”字,还自带“金”的属性(薛宝钗有一把“金锁”,她和贾宝玉的婚姻被称作“金玉良缘”)。薛宝钗就是金钗啊!

这是薛宝钗和绛珠仙草的又一层关系。

三、潇湘妃子的分裂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绛珠仙草一个神仙分成两个人,这种事情是不是太悬了?有先例吗?

还真的有。

林黛玉的别号不是潇湘妃子吗?而在古代传说中,潇湘妃子就是两个人!

潇湘妃子这个别号,是探春给林黛玉起的。这个典故是这样的: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舜巡视南方,娥皇和女英跟随。娥皇和女英来到湘水时,发现舜已经死了。两个人于是泪洒斑竹,投水殉情,化为湘水女神,或称湘夫人、湘妃、潇湘妃子。

林黛玉爱哭,住的地方是潇湘馆,里面种着许多湘妃竹,所以探春给黛玉起了“潇湘妃子”这个别号。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别号潇湘妃子。然而,潇湘妃子在传说中是娥皇、女英两个人。这是不是又在暗示,绛珠仙草也是两个人呢?

看来不是宝玉分裂了,也不是我分裂了,而是潇湘妃子分裂了。

潇湘妃子是两个人——娥皇和女英,绛珠仙草也是两个人——黛玉和宝钗!

想到这里,我不禁要再琢磨一下薛宝钗的别号。既然林黛玉的潇湘妃子大有文章,那薛宝钗的别号蘅芜君,会不会也有什么玄机呢?

蘅芜君是根据薛宝钗的居所蘅芜苑取的,之所以叫蘅芜苑因为里面有很多蘅芜。《红楼梦》最早描述蘅芜是第十七回,众人参观刚建好的大观园:

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做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在描述蘅芜的时候,贾宝玉追溯到屈原的《离骚》。我就查了一下《离骚》,里面确实有描述蘅芜的文字:“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原来蘅芜最早的文学意向出自屈原。

当我正陶醉于屈原大夫的古老诗篇的时候,突然发现,屈原还有一首诗也涉及了蘅芜,而这首诗的名字竟然就是《九歌·湘夫人》!对,就是潇湘妃子的别称湘夫人!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屈原《九歌·湘夫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