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回 荧光闪闪揭开物理新纪元 白骨森森美人哪能不落泪(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伦琴先生,请问您打算怎样出卖你的这项伟大的技术专利?”

“根据德国大学教授的优良传统,我认为他们的发明和发现都属于整个人类,这些发明和发现绝不应受专利、特许权、合同等的阻碍,也不应受到任何集团的控制。我的实验室向着专利局的那一面窗户,永远是紧闭着的。”

“伦琴先生,关于神秘射线的研究您将还有什么重大突破?”

“我不是预言家,也不喜欢预言。我只知道我将继续我的研究,而且对暂时还没有把握的结果我现在绝不发表。我讨厌那种投机性的和广告式的狂热,也憎恨一切仓促的出版物,我想永远只应提供成熟的东西。”

“请问您准备在什么时候发表您的第二篇研究报告呢?”

“对不起,我有一个不好的毛病,总不愿单独解决某一个问题,所以一碰到问题就想做得更彻底些,就会前后左右引申得过远,所以我的论文也经常要修改和重编,很难说出准确的发表时间。”

这时记者越来越多,已是里三层外三层,有的问他发现的细节,有的问他的家庭,有的向他索要照片,有的邀他为刊物做广告,问题越提越怪,要求越来越多,伦琴早已被围得大汗淋漓,连挤进来保驾的会议主持人也一起被困在中心,许多青年学生又拥上来要求签名。这时,《英国摄影杂志》的一名记者挤上来说:“尊敬的伦琴先生,我们杂志很荣幸地注意到您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平时您只要一出门,照相机总是挂在肩上。可是近来我们发现您却总把它忘在家里,关于这件事您能向我们的读者解释一下吗?”

伦琴擦一把汗,抬头环视一下人们头顶上许多高高举着的照相机,用手一指说:“是,我过去出门总爱背一个照相机,可是近来我一看见这个东西就害怕!”

他这句半是抱怨、半是玩笑的机智的回答引起人们一阵欢快的笑声,记者们也突然觉得将他逼得太苦了,忙收起相机。

主持人趁机拉着伦琴挤出圈外,奔向客厅,那里还有一个小型酒会在等他呢。

深夜,伦琴回到家里,贝尔塔还在灯下整理近来收到的邮件。他脱下大衣,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好像这时才感到自我的存在。下午报告会上的喧闹,酒会上人们争相握手、祝贺,使他应接不暇,疲惫不堪。贝尔塔扶他坐下,一件件地抽出邮件,大都是各地有关X射线的报道,有1月8日出版的《纽约电气工程师》、1月10日出版的《伦敦电工杂志》、1月14日出版的《慕尼黑医学周报》、1月16日出版的《维也纳临床周报》……这些报纸、杂志有对X射线的严肃报道,也有不少诙谐的评述,还有许多可笑的猜测;有消息,有故事,还有漫画。贝尔塔捡起一份1896年3月12日出版的《生活》杂志说:“亲爱的,听我给你读一段。你看,你的射线都成了诗人创作的题材了。”

你是这样美丽,这样苗条,

但你丰满的肌肉哪里去了。

原来你已被无名射线精心改造,

却只用骨骼来向我拥抱。

你用二十四根肋骨来显示自己的线条,

你可爱的鼻子、眼睛哪里去了。

我低声向你耳语:“亲爱的,我爱你。”

你用洁白的牙齿向我微笑。

啊,可爱、残忍、温柔的射线,

伦琴教授这个伟大的创造!

伦琴听完这首小诗笑得差点儿将嘴里的咖啡喷了出来,他说:“报纸上还有什么热闹呢?”

贝尔塔说:“热闹事多着呢,你看这是伦敦一家公司的广告,说他们出售防X射线的外衣,小姐太太们要是不赶快购买,就再也不能遮羞。还有,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个州议员提出一个提案,要求州议会立法禁止在戏院里使用X射线望远镜看戏。还有,一家电气公司表示要向您收买有关X射线发明的专利……”

伦琴听着这些新闻,先是觉着好笑,接着越听越生气,他摆摆手说:“亲爱的,别念了,还是不要让他们来亵渎神圣的科学吧,多么纯洁的东西一到商人手里就立即裹上了一层铜臭气。我真不知道,当年是否也有人上门去向牛顿收买万有引力。噢,我的那些朋友,慕尼黑的、维也纳的、布拉格的,我给他们寄去了资料、照片,有回信没有?”

贝尔塔这才想起一件大事,忙从身后书架上取来一捆信札说:“朋友们正抱怨你办事不细心呢,你寄的照片大都没有收到,你签名的明信片全都没有收到。你还不知道呢,现在射线照片是无价之宝,你的签字是最时髦的纪念品。还有,我们家门口这几天已经车水马龙了,你今晚要是早回来一会儿准被记者堵住,不回答一百个问题,今晚别想睡觉。我们家已彻底没有安宁了。”

伦琴将杯子放在桌子上,颓然躺进圈椅里,他沉思了一会儿说:“贝尔塔,看来这个发现倒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你知道我是最怕见人的,现在只有一条路——逃跑,出国去旅行一趟。走前只给老朋友岑德回一封信,其他信件一律不回。好,我来口述,你来代笔吧。”

“我没有向任何人谈过我的工作,我只向我的妻子提过我正在进行一件事,这件事人们要是知道了会说:伦琴似乎发疯了。1月1日,我把加印的照片寄出去,于是出了岔子!维也纳《新闻报》首先敲起宣传的锣鼓,然后别的报纸也跟着叫嚷起来。有好几天我都对这件事感到厌恶,在这些报道里再也认不出我的工作了。对我来说,摄影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可是他们却把它看成最重要的东西。我也渐渐习惯于这种喧嚷了,但是这种风暴糟蹋了许多时间,差不多有四个星期的工夫我没有做一次实验。别人能工作,唯独我不能工作。你想不到这里把工作搅乱到什么程度。

“现在附上你所要的照片。如果你想在讲演中使用,我没意见。但是我建议你把它们放在镜框里面,否则是会被偷走的……”

却说伦琴连夜收拾东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带着贝尔塔出门去旅行了。谁知他刚登上马车,就听车后一阵议论:“那个穿棕色礼服的就是伦琴!”原来一群抢新闻的记者和抢着来签专利协定的公司、厂方代表,早就守候在他的门口。伦琴忙将礼服脱下塞进衣箱,一边喝令车夫:“快走!”啪的一声鞭响,马车冲出门外,车后那些人也跟着潮水般地追了上去。

正是:

治学最是要冷静,世人偏爱乱纷纷。

安得一棵遮天树,护我清凉一片荫。

究竟这次伦琴出门能否成行,且听下回分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