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 孔融 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5孔融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打小就有一个或多个阴魂不散的夙敌。

不管这些夙敌在哪儿,都不妨碍爸妈随时搬出他们来碾压你。而这些一提起来就让大家闻风丧胆、自惭形秽的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汉朝末年,就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光荣事迹还被写进《三字经》,成为后世孩子教科书式的榜样。他就是大圣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

小贴士

正所谓“出名要趁早”,跟孔融相比,七岁砸缸的司马光、六岁称象的曹冲也有点弱爆了——成名实在太晚了。“孔子第二十世孙”的标签,是孔融成为网红的天然条件。顶着孔门后人的巨大光环,在千万双眼睛的关注下,孔融随便做一件小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四岁那年,孔融因为“让梨”一事而火遍“家长圈”。

小贴士

孔融四岁时,每次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捡小的拿。长辈们问他原因,他说:“我年龄小,就应该拿小的。”没想到这个小不点竟然这么懂事,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宝宝。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这事被写进了《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十岁时开始追星,但他从来不追歌星、电影明星,只追文化界的大明星。

小贴士

当时,有个文化界的大明星叫李膺。李膺有个小毛病,爱摆架子,他只见两种人:一种是文化名人,另一种是跟他有交情的人。如果是其他人上门求见,都会被他家的保安轰走。有一次,孔融趁着老爸带他去京城期间,跑到李府要见李膺。保安问孔融跟李膺有啥关系,孔融称跟李膺家有交情,保安这才放他进去。

李膺和朋友们没想到一个小屁孩竟然这么会攀关系,都快笑出鹅叫了。就在大伙夸奖孔融的时候,有个家伙却泼了一盆冷水。

孔融特别爱学习,不管啥书他都看,家里的书都快被他翻烂了。

十六岁时,孔融惹上了官司,还差点要了他的命。

小贴士

汉朝末年,宦官特别坏,文武百官见了他们跟耗子见了猫似的。有个叫张俭的地方干部,因为举报宦官的家属干坏事而遭诬陷。官府下达A级通缉令,要抓张俭。张俭跟孔褒是铁哥们,便逃到孔褒家。当时,孔褒不在家,孔融擅自做主,收留了张俭。后来,事情暴露,虽然张俭成功逃跑,但孔融和孔褒却因为窝藏罪犯而被抓进监狱。

窝藏罪犯可是要杀头的,孔融和孔褒必须死一个。

当时,孔融的老爸早已去世。主审官估计是天秤座,有选择困难症,不知道杀谁好,便去审问孔融的老妈。

一家三口抢着要挨枪子,搞得主审官脑壳疼,主审官便将皮球踢给了朝廷。朝廷倒是干脆利落,下令杀了孔褒。

虽然孔融未能成功替哥哥顶罪,但这事却让他名气大增,使得他与当时的名士陶丘洪、边让齐名。

孔融是个“三好学生”,才华好,人品好,口碑好,这在当时几乎是做官的标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