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次机会(第1页)
前言一次机会
瞧着,如果你拥有一次,一次机会,
去完成你曾经梦想拥有的一切……此时此刻,
你是抓住它还是仅仅让它溜走?
——《迷失自己》(LoseYourself),埃米纳姆
我并不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人。但我一直深信,世上的每个人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机缘。世上的每个人也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天赋或才华,我们来到世间的目的正是达成某种只有自己才能达成的成就。不过,我并不相信“偶然凑巧”这四个字。
试想一下:在2013年夏天某个美丽的清晨,我驾驶着租来的道奇挑战者汽车,一面穿梭于洛杉矶——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的大街小巷之中,一面享受着四处盈溢的轻松气氛。收音机里播放的是埃米纳姆的热门歌曲《迷失自己》,其中的一句歌词如魔咒般打动了我:“瞧着,如果你拥有一次,一次机会,去完成你曾经梦想拥有的一切……此时此刻,你是抓住它还是仅仅让它溜走?”我沿着百老汇缓缓驶进,脑海中苦苦思考着这个问题。这时,一座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与这座天使之城的气氛是如此格格不入。我一时兴起,停下车看了看挂在建筑外壁上的牌子。这是布拉德伯里大楼,设计者是乔治·怀曼。当百万富翁刘易斯·布拉德伯里询问这位初出茅庐的设计师是否愿意为自己设计计划中的建筑时,乔治·怀曼还是一名为原建筑师萨姆纳·亨特绘制草图的技术人员,每周收入只有5美元。经过最初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接受了这项工作。尽管未曾受过任何建筑师的培训,也没有任何先前的项目可供参考,但乔治·怀曼还是成功创造了这座在一个多世纪中定义一座城市景观的标志性建筑,并受到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的赞赏。怀曼用自己的“一次机会”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但这也是他在建筑领域内唯一的成功——在布拉德伯里大楼完工后不久,这位新星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余生再未出现过令人眼前一亮的重要作品。
如果我没有在同一时间听到埃米纳姆的歌,这个故事可能不会对我产生如此神奇的影响。因为布拉德伯里大楼的设计师乔治·怀曼完美地体现了说唱歌手——本名马歇尔·布鲁斯·马瑟斯的歌词含义,他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以独特的方式融入歌曲之中:“瞧着,如果你拥有一次,一次机会,去完成你曾经梦想拥有的一切……此时此刻,你是抓住它还是仅仅让它溜走?”从那时起,我就对“一次机会”的想法着了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次特殊的机会来改变现状。有些人抓住了它,有些人一开始就让它溜走了,也有人甚至根本没注意到“身边的那个它”。我坚信每个人都拥有“一次机会”。可能甚至是两次、三次机会。但最重要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这一次机会将决定一切——无论是做生意、谈恋爱,还是经营人生。我们生活中的任务就是搞清楚我们用这一次机会做些什么。
不幸的是,太多的人会因为周遭汽笛发出的那些诱人但具误导性的信息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并总希望等待一个完美的开始时间。很抱歉,这个“完美的开始时间”永远不会来。如果没有抓住第一次机会,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生命进行第二次尝试。人生并不存在彩排或预演。我们的生命就是活在当下抓住眼前的机会,亲爱的读者,你也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有所作为,为了沟通交际,为了过上真正不负此生的有价值的生活。
不管你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今天就开始实施这个任务,或者至少开始探索这个任务究竟是什么。找准目标然后行动。做出变革,就像怀曼于洛杉矶百老汇的建筑一样——以你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风格,还有自己的个性做出变革。
在这一点上,你可能会向我提出多年前我自己第一次想到的那一个问题:
“我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拥有机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该如何找到这份机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曾徒劳地等待着答案,等待着开悟,等待着某种显迹。但无论自己多么仔细地搜寻,终归一无所获。直到我读到了索伦·克尔恺郭尔的一句名言,他明智地说:“生活只能事后理解,但必须向前瞻望。”这句话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现在的我十分清楚,自己的才能正是帮助人们,帮助企业及组织运用人格的力量作为第一成功因素,使他们在巨变时代茁壮成长。这便是我的“一次机会”,也是我的人生意义。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对“机缘”的追求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因为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对他人欲求的了解,以及激励周围人变革的才能,这些都是我年轻时的巨大力量。显迹一直在那里,只是我没有意识到而已。在我即将辞去公务员工作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直服务的那所综合幼儿园的园长自己决定学习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她非常惊讶。“但是伊利亚,”这位园长困惑地说,“你能和孩子们融洽相处,我建议你多做些与人打交道的事情。”由于我总是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身为卡尔施塔特、韦尔特海姆和宜家的董事总经理,我一直都非常成功。因为在各个地方我都拥有得力团队,每支团队都愿意为我赴汤蹈火。此外,作为一名商业导师和主题演讲人,我从未将工作重点放在流程、理论或模型上,而是始终放在个性鲜明的个体上。因为我坚信一个事实:
生活是一面镜子。它无法满足我们的欲望,却能成就我们的个性。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标题是“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当今时代,各个领域中的数字化程度都越来越高,回归个体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和独立状态(外加它们的所有的优缺点)将是未来最重要的成功因素。虽然这已经是我的第九本书,但它对我来说仍然是一本非常特别的著作。也许这本书就是我的“一次机会”,本书最初的灵感并非源于画板上的涂涂改改,而是源于一个令我精神振奋的话题。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接受了无数播客、杂志和其他媒体的采访。在每次采访的最后,我常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伊利亚,你有什么重要的建议希望与大家分享?”每当这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答道:
努力成长而不失赤子之心,努力投资自己。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未来几年中世界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复杂的情况以及普遍的不确定性。你所能百分之一百施加影响的唯一因素便是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它们,你将会乐观而自信地展望未来,因为那时你已经拥有一种充实的信心——那是一种无论周围发生了什么,你在思考和行动上总会充盈着灵活性的信心。
这是我对人类行为的经典描述,也是我在过去十五年中所得出的人生真知。这本书深入到人生的各个方面,详细说明了一切必要步骤。在未来几年中,人类的成功因素将决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只有那些将个性及其所有优缺点都放在努力中心的人,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混乱和日益复杂的未来市场中取得成功。这适用于我们的社会、经济,尤其适用于你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想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清晰的显迹。
我衷心希望能激励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你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提供最好的动力、想法和工具。在与客户的日常交流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让我们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充满浓浓的人性化因素,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积极塑造未来——做这一切的时机已经非常成熟。那种基于恰卡恰卡(荷兰激励大师埃米尔·拉特尔班德的一个著名术语)的“更努力,更迅速,更强大,并适应极端压力”的老旧理论早该被时代所淘汰。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最终会谈到目标、价值观和内在动力——它们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才是成就完满事业和人生的基础。
大多数人对无意义的活动、破坏灵魂的繁杂工作和令人沮丧的任务毫无兴趣,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当今社会,人们对工作的期望不仅仅是保证自己能够支付每月房租、租车费和享受每年的马略卡岛休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主寻找勤劳的“工蜂”,工蜂们完成机械性的工作,拿到了工资,然后开车回家——这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不,在那种“工作岗位比有积极性和高技能的人多得多”的经济环境中,有远见的人力资源经理寻找的对象会完全不同,他们寻找的是那些对公司高度认同、与公司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认为自己正在为社会发展做出有意义贡献的人。
什么?你觉得这听起来太过于乌托邦?我承认,这种趋势的苗头仍然很微弱,而且在许多地方,现实情况看起来仍旧与20世纪70年代没什么变化,但我已着手改变这种状况。因为只有在员工发生变化时公司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的关键讯息是:
未来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将是充满浓浓人性的变革者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