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004(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3][参见第52页(指标准版第4、5卷的页码,下同。——中译者)以下布达赫的论述。]

[24][参见第233页以下及第497页以下的进一步讨论。]

[25][下文第64页及第496页以下有进一步讨论。]

[26][1911年增注]巨人在梦中的出现可以与梦者童年时的某种场面的记忆有关。[参看第六章第六节]——[1925年增注]顺便说一下,书中给出的解释(指《格列佛游记》)不一定是正确的,解释梦的人不能不顾梦者本人的联想,不能只是随意地发挥自己的天才。

[27][1914年增注]除诊断方面的作用以外,其在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古代人也应已考虑到了。在希腊,有梦喻的传说,是病人为痊愈而去求得。病人去太阳神庙,做各种仪式以净化自己,清心寡欲,焚香祈祷,然后兴高采烈地躺在羊皮(已圣化的)上四肢伸展。之后他就入睡并梦见自己疾病的治疗。然后祭司就把梦再解给他听,或原封不动地讲述或以象征性的方式。关于希腊这种靠梦喻来治病的材料还可以参看黎曼(Lehmann,1908,第1卷,第74页),鲍柯-莱克(Bouché-Leclercq,1879~1882),赫尔曼(Hermann,1858,§41,262以下和1882,§38,356),鲍丁格(B?ttinger,1795,163以下),劳埃德(Lloyd,1877),杜林格(D?llinger,1857,第130页)——[弗洛伊德对梦的诊断价值在1917d开头部分有所评述,请参阅。]

[28][或许是“幻觉”,参见第59页注。]

[29][1914年增注]这位作者已写了两卷本的关于这一实验的报告[1910和1912],这些内容在下面将有所涉及[参看第223页注]。

[30][本节主题将在第五章第三节(第220页以下)继续讨论。]

[31]反复呈现的梦常受到人的注意,参见查巴尼克斯(eix)收集的梦例(1897,第190页)。

[32][这一节所提出的问题将在第七章第一节中再去讨论。]

[33][这一想法在本书第七章第二节另有论述,并更详细。]

[34][1911年增注]西尔伯勒(H。Silberer,1909)已给出一些很好的例证,以这种方式,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即使是抽象的想法都可以转变为图像,并表示相同的意思。[1925年增注]我将在以后再次讨论这一问题[参见第344页以下及第503页以下]。

[35]哈夫纳(Haffner,1887,第243页)也和德鲍夫一样试图解释梦活动,方法是通过引入一种变态条件,必然会产生在其他方面正确、完整的心理机制的功能发挥。但他对这种条件做了有些不同的解释,根据他的说法,梦的第一个标记是它与空间相脱离,即,一种从把主体以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秩序所占据的位置上解放出来的表现。第二个特点与下述事实有关,即,幻觉、幻想以及想象的联合物与外部感受混在一起,“心灵的所有高级能力(其中特别是概念形成能力、判断力、推理能力以及自由的自我决断能力)都与感性意象相联系,并总是作为它们的背景。因此,这些高级活动也会在梦意象的混乱无序中起到一定作用。我说‘一定作用’是因为在这些因素里我们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在睡梦中无法改变。我们的活动如清醒时那样头脑清楚,并和白天一样的自由。尽管在梦中,一个人也不会违反思维规律,如,他不可能把在他看来是相反的东西看成是相同的事物,等等。同样,尽管在梦中,他也只期望得到那些他认为是好的东西。但是,人的精神都由于观念的混乱而在思维规律的应用和意志规律的应用上发生了误导。于是就产生了梦中最大的矛盾、错误,而同时,我们又能做出最明智的判断,最果断的决定,最富逻辑的推理,……缺乏方向是梦中想象所做的飞行的最大秘密,而缺乏必不可少的反省和同他人的交往是我们判断力以及希望、愿望在梦中展现的无比荒诞的根源。”(同上书,第18页)[“现实-检验”问题将于下文566页讨论。]

[36][1914年增注]克拉巴莱德(Claparède,1905,第306页以下)将“无兴趣”看成是入睡的机制。

[37][1909年增注]在本书后面(第七章第一节)我们就会明白这个梦的含义,因为这些词的首音节发音相同。

[38][本段是1914年增加的。]

[39][这本书曾被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未署名地出版过。]

[40][这一段和下面一段是1914年增加的。]

[41]参考哈夫纳(1887)和斯皮塔(1882,第11页以下)。

[42][1914年增注]杜普里尔是一位十分有天才的神秘主义者,在前几版中我一直没有提到他,这是很遗憾的。他认为通往玄学的大门作为人类来说并不在清醒的生活之中,而是在梦罩(杜普里尔,1885,第59页)。

[43][1914年增注]关于这个题目的讨论还可以参看托波沃尔斯卡(1900)所列出的参考书。[参看本书496页以下]

[44][1914年增注]参照霭理士(1911,第265页)的评论,也可参看本书第七章第三节。

[45][参看弗洛伊德死后出版的论文(1941c),另见本书后附录(第623页)。]

[46][此句是1914年增加的。]

[47][1914年增注]了解宗教法庭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是很有趣的事。在凯撒·卡仑纳(Caesara)的《宗教法庭论》中有过下面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在梦中说了一些异端邪说的话,宗教法庭的审判官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去窥视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占据一个人白天心灵的东西在睡眠中会习惯地表现出来。”

[48][此书已查不到出处。]

[49][这两个句子是1914年所增加。]

[50][关于梦中情感问题在第六章第八节讨论。关于梦的道德责任问题的全部讨论在本书第七章第六节有所论及,在弗洛伊德1925i的第二节有更充分的讨论。]

[51][在同浮士德第一次谈话时(第一部第三场),恶魔梅菲斯特痛苦地抱怨说他的破坏力全被出现的成千上万个生命胚芽所毁坏。关于这个故事,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a)一书第六节中有全文引用。]

[52][罗伯特的理论在下文第177页以下及第579页有进一步讨论。在《癔症研究》(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1895)的注释中(见英文编者按语),弗洛伊德接受了罗伯特对梦中产生这两个重要因素之一的描述。]

[53][1909年增注]我们在梦中所见的东西是我们白天忽视了的可怜的残存物。梦常常是我们所看不起的那种东西对我们施行的报复,是对我们抛弃它们的谴责。

[54][第224页以下及第346页将进一步讨论施尔纳的理论。]

[55][1914年增注]最近探讨这些关系的作者有:费里[Féré,1887],伊德勒[Ideler,18623],拉塞[Lasègue,1881],皮雍[Pi,1896],里吉斯[Régis,1894],维斯帕[Vespa,1897],吉斯勒[Giessler,1888],卡佐夫斯基[Kazowsky,1901],帕肯托尼[Pai,1909],等等。

[56][这一问题后来弗洛伊德自己做了研究,可参看1922b第二节的后半部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