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03(第2页)
前期快感的机制快感区在此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情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们均是通过适宜的刺激引发一定程度的快感,快感则引起紧张度的增强,从而为性行为的完成提供必要的能量。这一行为的最后阶段再次需要适宜对象(**黏膜)对快感区(阴茎的**)的刺激。由兴奋引起的快感提供了能量,通过反射渠道释放性物质。这最后的快感最为强烈,其机制也有别于早先的快感。它完全由释放引发:得到完全的快感满足,力比多的紧张此时也烟消云散。
我认为,由快感区的兴奋所引起的快感,不同于性物质释放时所形成的快感,二者的区分只有明确其名方可清楚。前者要称为“前期快感”(fore-pleasure),后者则叫做“终期快感”(end-pleasure)。前期快感与幼儿性本能所曾产生的快感相似,只不过范围更小。后期快感是新型的,恐怕要到青春期的某些条件出现时才能产生。快感区的这一新功能或许可描述为:通过快感区的前期快感之途(像在幼儿生活中一样)达到更大快感的满足。
最近,在心理生活的另一领域里我还发现了类似的其他情形,即少许的快感却引发了更大快感的获得,如同“额外诱因”(iivebonus)发挥了功效。由这种相同的联系我可以对快感的实质做出更深刻的探讨。[113]
前期快感的危险然而,前期快感与幼儿**的联系由于可能产生的病态现象而更趋昭然。正常性目的的实现明显地会受到前期快感的机制所威胁。在性过程的准备阶段,若前期快感较为强烈而紧张度太小,那么危险就出现了。此时,性过程继续推进的动机已经消失,整个过程被拦截,准备动作替代了正常的性目的。经验表明,这样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这一相关快感区或相应的组元本能在童年期曾有过大量不寻常的快感;若有新的因素介入,导致固着,那么以后生活中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强制性行为,即抵抗前期快感进入更新的状态。许多性变态者的形成机制便是如此,在性过程的准备动作上滞留不前。
假如**的主导性在童年期就初具形态的话,前期快感所引起的性功能失败就可避免。在童年期的第二阶段(从8岁到青春期),这种情形似乎已经出现了。此时,生殖区的活动已与成熟期形式相差无几了,每当其他快感区的快感得到满足之后,生殖区便会有兴奋感觉,并有准备性变化。只是它还没有目的,即不能使性过程继续下去。因此,在童年期快感被满足的同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性紧张,只是不够持久,数量较少。在讨论性的根源时,我们现在已能理解:为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性满足的过程也就是性兴奋的过程了。我已注意到,在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夸大了幼儿**与成熟的**的区别,现在我想加以纠正。无论是变态的还是正常的**,均决定于幼儿性欲的表现。
二、性兴奋问题
快感区的快感在被满足的同时却伴有性紧张,对这种性紧张的根源及实质我们尚一无所知。[114]说紧张源于快感本身虽最清楚,但这不仅全然不可能,而且难以立脚,因为在最大的快感到来之时,随着性物质的释放,紧张非但没有产生,而且还被排遣。因此,快感与性紧张只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联系的。
性物质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除了性物质的释放才使性兴奋趋于停止外,在性紧张与性物质之间还有其他的联系。过着禁欲生活(tlife)的男人,其性器在不同的间隔时间里并非总受制于清规戒律。比如在夜里就可释放性物质,并伴有快感,这是梦中幻化的性行为的产物。就这一过程而言[梦遗(noalemission)],恐怕不能不做出这样的结论,性紧张借助幻觉对真实行为的替代,将性物质中的精液释放了出来。性机制已枯竭的体验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若精液枯萎,不仅性行为无法产生,快感区对刺激也会变得迟钝,其相应的兴奋也便无快感产生而言。由此可见,一定程度的性紧张对快感区的兴奋也是必需的。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会导致一个已经广为流传的假设,即性物质的积聚产生并维持了性紧张。性物质的压力作用于性储存器的内壁,作为一种刺激传至脊髓中枢,更高的中枢接收了信号后便意识到了所熟悉的紧张感。如果说快感区的兴奋增强了性紧张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假设可能成立,即这些快感区早已与这些中枢建立了解剖学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兴奋的强度。性紧张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产生性的动作,否则就刺激了性物质的产生。[115]
这种理论虽被接受,比如埃宾在解释性过程时就采用了,其弱点却在于,它适于成年男性的性活动,然而却无法解释下列三种情形,即孩子、女性与被阉割的男性。在这三种条件下,都不存在性物质的积聚问题,这便使得该理论的应用陷入困境。不过还得承认,这一理论的某些方面也许还适用。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过分强调性物质积聚的作用。
内**的重要性对阉割后的男性的观察表明,性兴奋可独立于性物质的产生而达到相当的程度。阉割手术虽旨在对力比多加以限制,然而结果却往往不尽然。此外,人们早就知道,被疾病剥夺了男性性细胞的病人,虽然已无生育能力,但其力比多与**能力却未受损害。[116]因此,当里格尔(Rieger,1900)认为成年男性失去性腺后对其精神行为不产生作用时,我们就不必大惊小怪了。[117]不过,若阉割在更柔弱的年龄即青春期前施行,或许会影响性特征的形成。然而问题在于,除了性腺的真实丧失外,对发展过程中其他因素的抑制(与性腺的丧失有关)也起了作用。
化学理论性腺移植实验,包括动物睾丸与卵巢及人类中两性间的移植[118],多少使性兴奋的起源问题有了新的进展,同时也使性物质积聚的重要性有所消减。实验[如斯坦纳(Steinach)]已可使雄变雌或雌变雄。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身体性征的变化,心理性欲(又译性心理的)(psychosexual)行为亦出现相应改变。然而,性腺虽可产生特定的性细胞(**和卵子),但性征却似乎与此无关,倒是被称为“青春腺”(puberty-gland)间隙组织的分泌物决定了性征,更进一步的研究或许将表明,青春腺也是双性[119]的。果真如此,那么高等动物的双性(bisexuality)理论便获得了解剖学基础。同时,青春腺或许不是造成性兴奋和性征的唯一器官。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知道的甲状腺对性的作用与这种新的生物学发现是吻合的。因此,可能的情形是,性腺的间隙部位产生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然后被带入血液系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变化,形成性紧张(我们已熟知毒物进入人体的现象,特定的器官会出现类似的毒性变化)。性兴奋如何由快感区的刺激引起?纯粹的毒性刺激与生理刺激在性过程中会起什么样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假设的层面上,也非我们目前的知识所能解释。我们要执意坚持的无非是性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即性代谢产生某些特定的物质。[120]这种已为事实支持但不乏专断的设想虽很少引人注意,但却值得更进一步审视。在因**受到干扰的神经症患者身上,其临床症状与因吸毒或麻醉而引发的中毒现象或禁欲现象十分相似。
三、力比多理论[121]
为理解**的心理表现(psyifestations),我们已建立了基本的概念,这与性兴奋具有化学基础的假设是极吻合的。我们已将力比多的概念,界定为一种量化力量,可对性兴奋的过程与变化进行测量。力比多作为精神过程的背后能量,由于其起源有别当然也就有量的差异,但我们同时认为也有质的不同。之所以对力比多与其他的心理能量做出区分,无非是要做出这样的假设:由于特殊的化学因素(specialchemistry),有机体的性过程与营养过程是有区别的。关于性变态与精神神经症的分析表明,性兴奋不仅源于所谓的性部位,而且源自身体的所有器官。这样我们就有了力比多的量化概念,将心理表征(meion)称为“自我力比多”,它的产生、增强或减少、分配与转移,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所观察到的性心理现象的理解。
然而,只有当自我力比多用于性对象的贯注,即变成对象力比多时,才适于精神分析的研究。此时我们看到,它聚集、固着于对象之上[122],或将对象放弃,游动于对象之间,由此导引着性活动趋向满足,即力比多实现了部分和暂时的消解。精神分析关于移情性神经症(癔症与强迫性神经症)的研究终于使我们对此茅塞顿开。
我们可以对对象力比多的变化进行追踪性的研究。当它从对象撤回之后,便进入了一种特定紧张的悬浮状态,最后又返回自我(ego),再次成为自我力比多。与对象力比多相对应,我们亦可称自我力比多为“自恋”力比多。以精神分析之见,我们只能在无法超越的边界的另一侧观望自恋力比多的活动,并在它与对象力比多之间建立某种观念性的联系。[123]自恋或自我力比多如同一个大仓库,将对象贯注送出又收回。对自我的自恋力比多贯注,是在童年早期就形成的原始状态,虽为力比多的扩散所掩盖,但仍在幕后保持原色。
在神经症和心理障碍中,力比多理论应用“力比多”这一简单明了的概念去表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推断的过程。不难设想,力比多的各种变化在解释疾病,尤其是深层的心理障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在于,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精神分析,只可为我们提供对象力比多转换(transformations)的确切知识[124],却不能对自我力比多与在自我中起动力作用的其他形式做出直接的区分。[125]
因此,目前除了进行某些推论之外,力比多理论不可能有什么新的发展。[126]如果谁跟随着荣格将力比多的意思仅等同于一般的心理本能力量(psystinctualforce),那么由精神分析观察所获得的所有成果都将毁于一旦。我已说过,性功能具有特殊的化学基础,这一设想对将性本能冲动与其他本能冲动区别开来,并使力比多概念保持在原来的有限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男女的分化
众所周知,男女两性特征的明显区分直到青春期才确定。自此之后,这种差异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形态。的确,男女特性早在童年期就极易辨认出来。不过,在性压抑方面(羞怯、厌恶、同情等),女孩比男孩来得要早,且它受到的抵抗也较弱,女孩的性压抑倾向似乎更大,当性的组元本能出现时,也多采取被动形式。然而,快感区的“自体性欲”活动在两性间却无差异。有鉴于此,两性间的差异在青春期前是不可能发生的。就“自体性欲”及性活动的“**”(masturbatory)表现而言,我们或许可以说,小女孩的性活动全然具有男性特征。的确,如果对“男性”和“女性”概念给以更确切的定义的话,我们就会认为,力比多在本质上注定为男性的,不管它出现在男性身上还是女性身上,也不管其对象为男性还是女性。[127]
既然我们已熟悉了双性概念[128],那么,我认为它具有决定性作用。若不考虑双性理论,那就不可能理解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所观察到的性表现。
男性与女性的主导区除此之外我只想再补充一点。女孩主导性(leadingzones)的快感区在**,它类似于男性的阴茎。我的经验表明,所有小女孩的**行为均与**有关,而与以后在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外**无关。我甚至怀疑,女孩是否会因引诱,而对**之外的部分进行**。这种情况即使出现,恐怕也是罕见的。小女孩常出现的性兴奋的释放总通过**的**表现出来。即使不经指导,这一器官的经常**也会使女孩对男性的性表现做出正常判断,仅从自己的性过程她们就可猜出男孩的感受。
如果要了解小女孩如何变成女人的,我们必须对**兴奋性的变化做追踪性研究。青春期的到来,使男孩的力比多更加增强,而女孩此时却出现了新的“压抑”之潮,**的性活动尤其受到影响。因此,被压抑的便是她身上的男性的性特征,女人身上由青春期压抑所造成的性抑制的增强,对男人却成了一种刺激,并使力比多的活动得以加强。与此同时,若女人洁身自好,拒绝性活动,那么男人对其性的估价反而更高。当女人被允许有性活动,**被激动之后,它也仍保持着将兴奋传至邻近的性部位,如同一小堆细松木被点燃后引发一堆硬木燃烧起来一样。但在这种转移完成之前,常需要一段时间,只不过年轻的女子却是麻木不仁的。如果**区拒绝放弃兴奋,那么这种麻木不仁会持续长久,这往往是童年期**活动过度的结果。众所周知,女性的麻木常是表面的、局部的,她们的**虽然麻木,但这并不意味着**及其他区都不能兴奋。性的麻木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有作用,它们都由压抑造成。
如果性刺激能成功地由**转向**,那就意味着女性开始形成了新的性活动主导区,而男性的主导区却一直不变。主导区的变化及青春期的压抑,使女性失去了童年的男性特征,故极易患神经症尤其是癔症,这些因素与女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129]
五、对象的发现
生殖区的主导性在青春期开始确立,男性的阴茎已能**,并开始寻找新的性目的,即进入能使生殖区兴奋的空洞。与此同时,从心理方面开始于童年早期的对象寻求已经结束。当最初的性满足与营养摄取密切相关时,性本能便把性对象指向孩子的身外,即母亲的**;当孩子完全意识到了给他带来满足的器官属于谁时,他的本能才会放弃这一对象。此后,性本能变成了自体性欲的,到了潜伏期之后,原先的关系才得以恢复。因此,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孩子吮吸母亲**的过程是所有爱情关系的原型,发现一个对象不过是对它的重新发现而已。[130]
幼儿早期的性对象即便在性活动脱离了营养摄取之后,这种性关系的最基本和重要的意义却依然存在,以有助于对象选择和恢复已经丧失的幸福。通过整个潜伏期,儿童学会了去同情那些于无望中帮助他们并满足了他们爱的需要的人,这不过是他们与喂其乳的母亲关系的模式的延续。有人或许不同意在孩子对其照料者的感情与尊敬之中介入**的成分,然而,我认为精神分析的更深刻研究肯定会证明这是真的。孩子的照料者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性刺激和快感区满足,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总是以源于自己**的感情对待孩子:抚摸他,亲吻他,摇摆他,十分明显地将其视做一个完整性对象的替代品。[131]如果母亲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会唤起孩子的性本能并使其强度增加,那她肯定会惊诧不已。既然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她总是避免让其**更兴奋,那么她就会视自己的所为为“非性”的“纯洁”之爱;然而,我们已知道,性本能并非仅靠刺激生殖区而直接唤醒。我们称为“感情”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表现出对生殖区的影响。此外,如果母亲理解了本能在整个心理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所有的伦理和心理成就方面),那么即便在她领悟之后也不会自我谴责了。她不过是履行职责,教孩子如何去爱。总之,孩子必然长成为强壮大汉,充满旺盛的性需要,在本能的驱使之下完成人类应该完成的一切。诚然,父母的溺爱有害于孩子,使其出现性早熟,并且对孩子宠爱,也会使他无法忍受爱的暂时缺失或减少。孩子是否长大后会变成神经症的最明显标志之一,便是对父母无限度的感情要求。另一方面,具有神经症的父母,往往又善于表现出过分的感情,从而极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症倾向。如此看来,具有神经症的父母在将疾病传染给孩子时,有比遗传更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