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毛泽东文章中的修辞研究(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5。析字

通过对单字或词的形、音、义三个方面的拆解、解析而变化出新的意趣,从而引申文章的效果,这是析字。汉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开发的空间。在文章最小的单元内都可以挖掘腾挪,这是汉字的独特魅力,任何外语都没有这个功能。

同志们!你们都知道,二十二年前我们什么也没有,二十八年前甚至连共产党也没有。为什么过去没有的东西今天会有呢?就是因为人民需要。从前我当小学教员时,只是靠教书吃饭,没有想到要搞共产党,共产党是后来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二十二年以前蒋介石压迫我们,我们就到井冈山上,成立自己的军队——红军。那时人很少,枪也很少。开始时,大家都说不行,国内外敌人反对我们,说我们是“匪”。匪者非也,就是说是“不应当有的”。但是我们现在有四百万人民解放军,我们行不行呢?行得很。拿铁路来说,我们也要和国民党比一比,看谁把铁路办得好,是国民党办得好呢,还是我们办得好?这在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到证明。但我相信,大概一年左右,特别是在东北,铁路事业就可以走上轨道了。将来我们再逐渐改进和发展,一定能在全国把铁路办得比国民党好。

《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

这里把“匪”借谐音析到“非”上,然后借“非”之义展开论说。

国民党是不承认我们的。我们参加国民参政会,按照参政会条例的规定,是以“文化团体”的资格。我们说,我们不是“文化团体”,我们有军队,是“武化团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先析出“文”的反义词“武”,再从“武”字上解析,然后引申,展开论说。

6。摹状

摹状就是摹写事物的状态,以造成一种如见其物、如临其境的效果。有摹写声音和摹写形状两类,来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审美。一般摹写声音的较多。

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涌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动不动捉人戴高帽子游乡,“劣绅!今天认得我们!”为所欲为,一切反常,竟在乡村造成一种恐怖现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何况这是党八股,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反对党八股》

一例的“劣绅!今天认得我们!”是摹声;二例的“哇哇地叫”是摹声;“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是摹形。

7。拟人

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还要好,还要进步。

《1956年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

这里“在羊肉面前没有威信”是把羊肉比拟为会说话、有思想的人。我们在和羊肉对话。

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反对党八股》

这里是把党八股比拟为一个人,一个瘦瘪三。

三、意境上的

这一类修辞虽然也会用到形式、材料等法,但这时要达到的重点效果不是形式感观的美,而是直取内容,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意境的、趣味的美。类似国画的写意。这时作者主要不是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的直觉美感,而是调动他的思维联想,制造一个供读者思考享受的空间。

1。讽喻

讽喻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临时造出一个故事,用故事来打比方,取讽刺、劝谏、阐发之效。与比喻不同处是,不只用一件事物比,而是用一个故事来比,但又不是寓言,这故事极简单,重点不在情节,而只在说出一个理。它有点接近寓言,但寓言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完整故事,而且是只寓意其中,并不挑明其意。讽喻是必须挑明其意,毫不避讳。如: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这是以坐井观天来喻主观片面。但作者不直接用成语“坐井观天”,也不慢悠悠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把这个成语故事飞快地、粗略地说了一遍,重在讲后面的理。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作者临时设计了一个“摘桃子”的故事,很生动。以后“摘桃子”倒成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2。递进

递进是用连续的口气步步深入,层层揭示以收刨根见底之效。如:

革命的同志、抗日的战士却被杀死了。什么人杀死的?军队杀死的。军队为什么杀死了抗日战士?军队是执行命令,有人指使军队去杀的。什么人指使军队去杀?反动派在那里指使。

《必须制裁反动派》

这是论证中的递进,层层推出是反动派在指使。

章节目录